商业大佬的慈善观:马云称把钱捐出去“挺难”

2013年11月18日 16:04  中国企业家网 

  【编者按】“中国公益论坛”于2012年11月30日在中国北京举办。该论坛旨在建立国内外各界领袖在慈善方面的对话,并推进中国慈善事业的良好发展。对于慈善,中国著名的企业家们都怎么看?

  对于慈善,中国著名的企业家们都怎么看?

  曹德旺:无代价的慈善就是隐姓埋名

  我认为我捐赠有以下因素,首先,我捐赠的目的,我认为没有中国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我今天的事业,没有全中国人民对我的信任和和理解也没有我的事业,第一,我要向社会表达我对他们表达感激和感恩。第二,我信把企业办成百年老店,我必须为社会做出贡献,让社会接受我们,树立一个好的信誉品牌。这个事情我跟我的员工讲,我老板做这个事情为什么不捐到你们头上,因为我在给你铺路,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留一条路给子孙走,这条路就是给你们走。第三,我认为财富不能传承,财富像大海里的鱼,你真正想传承教孩子捕鱼的技术,这就是最大的传承。他如果有捕鱼的技术,不在我的船上捕到鱼,可以跳到其他的船上捕到鱼,因此我认为那是身外之物。我没有全部的捐赠,我想用剩下的股票对福耀集团进行有效的控制。

  隐功才能积德,佛祖跟我们讲了,不单单要慈善,还要推动无代价的慈善,无代价的慈善就是隐姓埋名,但是我觉得我做的太过分了,因为我很怕人家请我讲慈善,我觉得会让人家觉得太高调,受批评,因此借这个机会跟大家道歉,不是我喜欢来的,是主办方非要请我来的。

  马云[微博]:把钱捐出去挺难

  今天的钱不是我们的,当你有100万的时候这个钱是你的,你可以花。当你有一两千万的时候就变性质了,就变成了资本,你就要担心利息了。当你有上亿的时候,这就是社会资源,你就要替社会花好这些钱。

  马云称,从来没有想过阿里巴巴[微博]近2000亿的现金是阿里巴巴的,这是社会对阿里巴巴的信任,才把这个资源交给他们的。所以,最好就是利用好这个资源,让更多的人有就业机会,让更多的企业起来。中国需要3亿的就业,环境也需要保护,得把钱花在这上面。

  “其实捐出去,真的挺难的,我觉得,我交给谁的钱,他能管得好吗?”马云说。

  关于遗产,马云认为,如果不给孩子留下任何东西,这是不负责任的,都留给孩子也是不负责任的,留多少,这是个艺术。因为父辈们所有的努力,除了希望自己过的好以外,也希望孩子能过的好一点。

  任志强:慈善不是富人在赎罪 是承担政府无能力做的事

  中国的慈善机构如果和美国相比差的很远很远,很多人同时说政府的慈善机构是公正的,而我们民间的慈善机构是不公正的,或者说由于刚才前几位所说的,我们的认识上的水平问题认为你们都是赚了钱的人,你们都是富人,而你们是为了换取你们恕罪,这恰恰是我们一种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一种错误认识。

  在美国做公益,做慈善也有穷人,但是他们一视同仁的用减税和政府支持的办法鼓励支持他们,就是因为他们做的事情不管从哪个角度替代了政府无能力做的事情。比如环境报问题,比如农村的孩子解决贫困问题,比如我们乐平基金办了一个幼儿园,一位管吃管住才300多块钱,我们要普及成全国的一个幼儿园模式。比如最早出现在农村的小额信贷,就是要帮助穷人,比如打工子弟学校和保姆学校等等。但是,却有很多人对他们给以不公正。

  这种认识上的差别最后导致了我们政府行政机构的决策差别,而恰恰也是民间的各种公益组织的土地包括我们的媒体和网络逐渐的开放。特别是个人媒体,就是自媒体网络的不断开放,使中国政府不得不开始重新考虑和认识这样的一个问题。当他们重新考虑了以后才逐渐发展了。

  宗庆后:让更多人因企业生活无忧,是更大的善

  宗庆后表示,相比捐献资产的慈善行为,他认为当下中国更大的慈善是做大、做强企业,也就是要持续地为社会创造财富。

  宗庆后表示,在现阶段的中国,企业家若把钱用来投资,就能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能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更多财政收入,这才是更为可行的慈善行为。同时,这些年来,娃哈哈一直坚持的是对口三峡扶贫、对口西部大开发等长期的慈善项目。

  “我经常说救急不救贫。我们中国每次大灾面前,民营企业都在捐款,这是救急。如果是救贫,那只能越救越贫。”宗庆后表示,其实中国民营企业家一直都在从事慈善,只是由于制度、文化的差异,方式方法跟国外不同而已。

  “其实对于很多浙商来说,钱多到一定的程度,这些钱就不是自己的,它应该是社会的,要为社会带来更高的综合收益。”在宗庆后看来,他要坚持的,就是把娃哈哈做成世界一流的大品牌。“让更多的人因为娃哈哈的存在而生活无忧,这样才是大善。”

  王石:中国慈善家应该“国际性”

  中国的企业家,无论是老一代新一代的,他创造到一定财富,他一定会做公益,做慈善。并不是因为说中国人不善于做这个,其实是一样的但是有一个差别,就是基本上中国人的做慈善、做公益的是民族主义的、是国家主义的,就是你可以赚钱赚外国人的钱,你的市场是在国际上的,但是做公益是做中国的,没有国际性。但你看看欧洲、美国的企业家,他无论做大做小,他基本上是国际主义,做慈善不会局限我是英国的我只做英国,我是美国只做美国,不是的,根本全国际性的。所以我觉得中国的企业家,也应该在这方面如何从一个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变成一个国际主义。

  张朝阳:先把企业做好了再想慈善的事 不应强求富人捐赠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但在不同文化、不同国情,尤其是不同阶段之下,不能要求中国的富豪像美国富豪那样去做慈善。“中国的富人现在还处于类似洛克菲勒、卡内基那一代,那些人都是死了以后,其家族或企业才开始做慈善的。而且美国有着比较好的市场竞争制度,也有着基督教文化下的感恩氛围。”

  张朝阳认为,在巨大的背景差异下,不应强求中国的富人们做出捐赠承诺,否则将是一种不公。“后几代企业家应该捐赠的,却让第一代企业家来做,这是不合理的。”中国企业家首先要把企业做好,这是一种“本分”。“中国第一代企业家要先解决就业、创造价值,给国家交税,这是更本质的事。”

  冯军[微博]:没必要给孩子留一分钱

  “我冯军说到做到,一定在活着的时候,一分钱都不剩,全部奉献给社会。这是我冯军完全自愿作出的承诺,我把承诺看得比我的生命都重。”

  冯军表示,“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孩子如果争气,你不需要给他留什么遗产;如果孩子不争气,给他留那么多钱不是在害他吗?”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人社部官员:延迟退休将设几年缓冲期
  • 体育亚冠决赛纪录片:广州!冠军终归这里
  • 娱乐张震今日大婚 旧爱舒淇出席最受关注
  • 财经地方债藏匿手段:玩起“10个瓶子9个盖”
  • 科技苹果客服称iPhone待机爆炸或因电池老化
  • 博客马未都:二胎政策不如索性彻底放开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户口成大学生求职永远的痛 新浪教育盛典
  • 朱大鸣:三中全会后房价真会涨吗
  • 刘泳华:电商的高调与央视的低调
  • 齐格:看企业老总如何侃三中全会
  • 叶檀:北京补偿河北天经地义
  • 张五常:中国旧家庭礼教与国家盛衰
  • 沈建光:中国金融改革五大看点
  • 李光斗:央视广告收入将被百度超越
  • 曹凤岐:三种股票发行审核制度比较
  • 水皮:三中全会六十条 条条是干货
  • 潘英丽:单纯可兑换无助货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