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发现利润的慧眼:价值定价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4日 13:51  中欧商业评论

  高明的定价者决不应拘泥于产品的成本和所期望的利润来定价,而是应该大胆地从客户的视角出发,以产品对顾客的价值为基础来定价。

  文·Andrew Rees,Helen Chen ,支维墉

  长期以来,成本加成法是企业当之无愧的“定价圣经”。单位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润便是这个产品的价格,这种定价方法简单明了,易于操作,计算方便,尤为公司的财务人员所钟爱。

  然而,高明的定价者决不应拘泥于产品的成本和所期望的利润来定价,而是应该大胆地从客户的视角出发,抛弃以产品为中心的常规定价思维,发掘出产品对顾客的价值。大量企业的实践证明,基于产品价值的定价所能创造出的利润远远大于基于成本的定价。

  很多成功的企业之所以成功,一个必要条件是它们把产品价值作为定价战略的基础。星巴克成功地把原来只卖40美分一杯的咖啡卖到4美元一杯,这4美元正是包含了“体验”的价值;可口可乐将那种造价非常便宜的棕色液体卖得与牛奶价格相差无几,也是因为顾客接受了可口可乐所代表的“文化”价值。在本专题所描述的案例中,那家化妆品企业正是成功使用了价值定价法,把制造成本30多元的产品卖到100元,创造了超过60%的毛利率和18%的运营利润率,这是它为所有女性营造了一种“良好感觉”而应得的回报。

  不过,如果你认为价值定价必须出现在暴利行业或者新兴行业,或必须伴随着一种全新的理念、技术或商业模式而使用,那就大错特错了。L.E.K咨询公司的研究发现,即使是在零售业这种传统的、竞争极为激烈的行业,价值定价法依然大有用武之地。

  所以,我们缺乏的不是利润,而是发现利润的慧眼,这双慧眼就是价值定价法。在成本普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我们更应提倡这种先进的定价思路。

  理由:价格的杠杆效应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价值定价法亦是企业成功制定更高价格的方法。为什么更高的价格如此被我们提倡?因为企业的终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价格对利润有着比其他因素(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等)大得多的杠杆效应。如表1所示,在其他利润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将价格提高10%,企业的利润增幅将达到100%。而单位变动成本下降10%,只能带来60%的利润增幅;销量10%的增加,只能带来40%的利润增加。由此可见,价格的杠杆效应,远高于同等幅度的销量或者成本的改善所能带来的效应。

  在明确了价格的杠杆效应之后我们需要意识到,对企业来说,涨价比降价更可能带来利润的丰收,尽管后者可能会带来销量的增长,而前者可能会使销量下滑。

  以一种售价100美元、成本75美元、毛利率25%的T恤衫为例。如果T恤衫涨价10%,也就是每件衣服售价110美元,那么新的毛利率就是:35/110=31.8%,这意味着,提价10%以后,新销售额只要达到原有销售额的78.6%即可保住原来的毛利润(25%/31.8%)。

  但如果T恤衫降价10%,那么新的毛利率为15/90=16.6%,这时为了达到原有的毛利润,新销售额必须达到原来的150.6%(25%/16.6%)。

  也就是说,为了获得以前的毛利润,涨价10%允许有21%左右的销量下降。但降价10%之后,销售额必须比过去至少提高50.6%才能与原来的毛利润持平。

  所以营销理论认为,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企业应该尽量避免降价,最好能够成功涨价。但知易行难,中国企业家们的理性常常被价格战的冲动所驱逐。尽管去年以来我国不少企业纷纷涨价,但大多数是由成本上涨所驱动,本质还是成本加成法。

  价值定价法的实质,就是重新发现自身产品的价值,为高价战略寻找站得住脚并且能够实施的依据。企业根据其产品的差异性、所面临的竞争、细分市场等状况,决定其产品在市场中的认知价值,以该认知价值作为定价的基础,制定价格。近年来,价值定价法越来越被学者和高明的定价者所提倡。

  表2列出了一些液体产品的价格(以桶为单位),我们可以发现产品价格不完全取决于产品成本。

  牛奶的成本高于依云矿泉水和漱口水,但卖得却比后两者都便宜。可口可乐的成本很低,但价格却不低。同样地,石油的制造成本也就每桶3~5美元,但为什么能卖到每桶100美元?这就是价值定价法的威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