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塞罗那:盛宴仍在继续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1日 19:4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师琰 奥运使巴塞罗那面向海洋 “你可以想像一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城市,本身每一处都需要改造,” 巴塞罗那市政厅运动议员Pere Alcober i Solanas说,“我们必须感谢奥运会。” 1986年10月17日,对Pere Alcober而言毕生难忘。当天萨马兰奇在洛桑宣布:第25届奥运会将于1992年7月在巴塞罗那举行。 历史上,巴塞罗那曾先后申办1924年、1936年、1940年3届奥运会,均铩羽而归。 上世纪80年代初,巴塞罗那开始城市改造,当时巴塞罗那刚刚诞生第一个民选市政府,百废待兴。当时的重建思路主要集中于规划广场、街道和公园,以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申奥成功带动了全面的城市改造。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时任市长帕斯卡尔·马拉加尔(Pasqual Maragall)。 这个传奇人物,在巴塞罗那与奥运真正结缘的路上,只是萨马兰奇与前任市长塞拉之后的第三号人物,但巴塞罗那能有今天,马拉加尔功不可没。 马拉加尔曾是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政治学教授,40岁开始从政。他于1982年至1997年任巴塞罗那市长,2003就任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主席,2006年后,不再担任任何公职。 今天游人如织的奥林匹克港附近海滩,曾经是制造业工业区,周围分布着贫民窟,社区工人维权抗议曾是这一地区的一大特色。 当年奥运村和奥林匹克港选址计划曾遭到利益受损的普拉特城建公司和一些政商要员强烈反对。正是仰仗作风强硬的马拉加尔毫不退让,才让巴塞罗那的城市总体建设规划最终得以顺利实施,如今受益无穷。 整个巴塞罗那按规划分为四个大区:飞机场区、海滨区、中世纪保留区、1860年建成区。奥运会也主要由四块用地:奥运主场馆、大学区训练场馆、贫困区增加体育设施以及海滨地区奥运村。 其中,奥运村原本可以建在场馆区附近的一块空地上,但为了贯彻城市中心从靠山转向临海,将城市“开向海洋”的规划核心思路,政府决定把奥运村建在海滨地区。虽然开发这一地区面临更大障碍并需要更多资金投入,但当年开发也为巴塞罗那留下了宝贵的海滨旅游资源。 巴塞罗那最终耗资约362亿比塞塔建成近5公里长的海滨沙滩,改造港口,修建了两条环形公路、两条隧道,并改建了飞机场,更新了城市的排水系统,建成水、电、气和电话服务新网络。 筹备奥运的6年里,巴塞罗那共对2772座建筑进行翻新,并注重城市“广场、公园、步道”的建设,建设了450个市政公园,在保存老城哥特区建筑文化遗产风貌的同时,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品位。这些改造在奥运会后,全部有效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资源。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