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避免培训评估流于形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1日 17:37  《管理@人》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视培训为一大模块,对其必要性已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花在培训上的钱也越来越多。但是,因培训本身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到底该花多少钱,花的钱有什么效果,成为让老板头疼的难题。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我们深知,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为组织创造价值,而且可以为组织获得竞争优势,更有助于企业迎战和调整。培训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但很多企业的培训是“虎头蛇尾”,只重视培训前的过程,忽视培训的真正效果和实效性,而有效果评估的,也往往是走形式。其中,如何避免培训效果评估“流于形式”,也是HR百谈不厌的话题。

  主持人

  鲍明刚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资深咨询顾问,中人网现任副总裁

  现场嘉宾

  卢放鸣 北京邮电大学 培训经理

  李富清 中国继续教育联合学院 教授

  王会卿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培训经理

  于雪梅 东方家园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人事行政总监

  王 静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培训经理

  王泽一 睿呈时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培训经理

  雷 平 文津国际投资 北京 有限公司 培训经理

  评估中的三“W”

  鲍明刚 关于培训评估,想必在座的各位有很多经验性、规律性的东西,今天的讨论就是希望大家互相交流一下,没有对错之分,也许,这些将是理论研究的基础。我们的第一个话题,是评估中的三个“W”:who由谁来评估;what评估哪些元素;when评估的周期。

  李富清 我首先要说的是柯氏评估法,它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流行了50年,对评估影响很大,但是也有一些误导。还有很多人把评估看作培训后的一项工作,我感觉培训评估应该评估四个大方面,就是培训需求、设计策划、实施运作和培训结果。

  我个人认为,需求和对培训项目的设计与策划评估最重要,应该把主要的人、财、物放在培训项目之前的需求分析和评估上,放在培训项目实施运作之前的设计和策划上。具体内容应因人而异,因培训项目而异,应当从企业内部出发。

  卢放鸣 李教授讲得很好,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做评估的时候是站在我们的角度,关心的是学员对教师讲课的反应,实际是“教学效果评估”。此外还有一个“管理评估”,就是我们提供服务,学员是不是满意。评估的形式是填培训反馈表,请所有的学员给教师的培训服务打分数。这个比较客观,但表格包含内容有限,还是比较粗。

  雷 平 培训效果评估,首先要看做什么培训,比如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比较容易评估。最难评估的是态度,还有跟公司效益挂钩的培训。刚才李教授也说了,评估首先应该放在培训需求分析、策划方面。我们现在做评估一般是两级,第一级针对培训老师及培训设备,第二级评估他的行动策划,让直线领导根据他的计划监督他接受培训后的工作并予以指导。

  另外,做完培训调查问卷之后,人力资源还要更细致地访谈,深入了解学员的需求,知道该付培训师多少钱,工作该打多少分,对以后的工作有多少帮助。

  于雪梅 我们的培训主要是流程和业务知识,难点还是管理方面。每年我们计划都做得很好,费用也定得很高,但每次申请费用,负责财务的老总最常问的就是:你花这么多钱,怎么保证培训能给公司带来利润增长,大约增长多少?所以,我只好要求咨询公司给我一些工具,包括时间管理、会议管理,执行力等方面的,多少能让管理层能看到一些效果。

  王泽一 资金方面,我们是只要老板签字,财务就得签字。评估基本上是公司来做,评估分两个层面,一是反映层,一是学习层。反映层包括老师、内容,还有培训组织。学习层包括收获所在、不足之处、行动计划。

  具体操作的时候,我们会有所侧重,比如管理培训评估一般做到学习层;技术培训一般做到反映层。而且,根据培训内容不同,评估手段不同。培训内容大体可以分执行和态度,技能的培训则很容易测出结果来。

  王会卿 我们评估两个层面,一是管理层,一是基层。管理层是训前评估和训前调查;基层员工只是贯彻他们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是一个满意度调查表,但填调查表的时候会有一个形式化的问题。

  鲍明刚 我这里有几个数据,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数据是我们中人网做的一个调查,就是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的现状,15%的是进行比较深的评估,从这个情况来看,大家对培训还是蛮重视的。

  第二个数据(数据来源:chinahrd.net)显示,测试方法中,学习方面的评估采用笔试的多一点。

  第三个是美国的一个数据,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对中国企业的调查结果和全球范围内的调查结果很相近。

  评估障碍:怎么解决

  鲍明刚 第二个要讨论的话题,是效果评估遇到的主要障碍和风险,对此又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呢?各位请畅所欲言。

  王泽一 我们的评估做得不多,我说两点,第一个是要取得老板对培训工作的支持,第二个可能涉及到个人魅力、专业程度,还有人际关系层面的东西,取得大家对你的认可、信任。

  于雪梅 障碍方面,一是需要评估的人可能对这个工作重视不够,很少有人很认真地去填写调查问卷。二是缺乏更多有效的评估工具。三是财务部门要求量化的数据,我很难给他。

  雷 平 取得上级还有同级经理的支持,是我们现在遇到的一个比较大的障碍,另外一个是评估工具,现在用的都是调查问卷之类的,没有普及特别有效的评估工具,评估方面知识不足。

  卢放鸣 关于满意度调查,第一个是谁满意,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学员对教师教学的满意,但教师要写教材,我们也通过这个筛选优秀教师。

  第二个是谁评估,是企业里的领导,还是人力资源部,或者生产线上的领导?评估者不同标准就有别。人力资源部的标准跟生产线上的领导可能就不一样,受训员工评估的标准跟人力资源部也不一样。比如说人力资源部可能希望学习系统的理论,员工可能更喜欢学技能,跟他的生产直接挂钩,这样,他去参加理论培训效果就会不好,这个时候对老师就不好评估了。

  王泽一 培训最好拉着老板,且他必须有执行权,让老板感觉到他在培训当中的重要性。

  李富清 大多数企业都是依照铱率纤募队评估法来做,这里面有三个障碍:

  一是在效果评估环节的规范上,是所有项目都做四级评估吗?我个人认为,三个月以内的企业内训可以主要集中在前两个层面上,所谓的反应、学习。三个月以上或是一年半左右的长期培训项目,再进行所谓的投资回报率之类的四级评估,包括行动和结果。

  二是评估走过程。使用培训机构自己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往往要么有利于自己选定的培训讲师个人,要么利于自己的工作。其实,应由负责企业管理的人和计委来做。培训管理者你的项目是自己策划、运作,最后效果评估还是你,我们管这种方法叫做自娱自乐,这不科学、不严谨。

  三是忽悠人的色彩非常浓厚。用说学逗唱取代培训的实质内容,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游戏、故事、案例来填充培训时间,用笑声和掌声衡量培训的好坏,用课堂上的即时效应来替代培训之后的延时效应等,这个障碍特别大。

  卢放鸣 我们也有这样的困惑,应该由第三方来评估,这是最合理的,但这样对企业来说成本是很高的,所以,这个不太好操作。得先了解企业员工目前的水平,做完调研以后,再跟踪培训效果,可能还有方方面面,当然,这样评估可能才比较客观。

  雷 平 我想说评估中主要的障碍在做绩效考核的时候,培训是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培训评估直接影响到绩效成绩。但最后跟绩效怎么挂钩,占比多少,需要逐渐量化,把不可量化的东西量化掉,这是挺难做的。

  鲍明刚 我简单归纳了一下,刚才大家主要涉及三类问题,一类涉及到工具方法,另一类是互相的支持配合、理解,还有一类是机制和环节的问题。

  我这里有几个数据(数据来源:chinahrd.net):

  可以看到,这里还有一个培训评估尺度选择的风险,一般有5个相关因素:

  第一个是相关度,比如说住宿条件、各种环境的安排,就是相关性。第二个是可信度,有的时候换一个环境测试就不一样。第三个是区分度,就是所测量的东西真正能把不同级别的人分出来。第四个是可行性,可能方案很理想,但是如果做不到就是不可行。包括刚才讲的要选一个第三方评估公司,比如费用、技术问题,都会影响方案能否达到效果。最后一个是有效性,就是结果是不是真的能反映培训效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