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昔到今的文化涵盖
政治优势与文化自觉成为中铁电气化局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公司“三型”党委建设使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变成了企业发展优势;先进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建设,为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发挥注入了强大动力。无论是在今年初南方铁路电气遭遇低温雨雪冰冻袭击的抢险现场,还是在宝成线109隧道抗震救灾打通生命线的危急关头,中铁电气化局展现出响当当的“国家队”不凡风姿,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上级领导和社会的广泛赞扬。
【记 者】回望中铁电气化局的发展历程,政治力与文化力成为企业发展的两大驱动力,而政治力主要体现在“三型”党委创建上,文化力则主要来自企业文化建设上,这两方面的工作有主次之分吗?如何侧重,又如何融合?
【王其增】我参加工作30年了,对中铁电气化局50年的发展作了研究,可以说,一个企业的发展靠文化,中铁电气化局的发展也靠文化,谋企业发展之道其实就是谋企业文化建设之道。
从中铁电气化局发展历史来看,文化的基因一直像血液一样在企业里流淌,这个基因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记得50年前,中铁电气化局在修建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时,现场一位工人曾经写下了一首打油诗:
我赞美铁锹,我赞美洋镐/他在嘉陵江淬火,他在秦岭山巅锻造/不是我安于笨重与落后,而是要用它为现代化开道/
诗体现了一种气魄和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以后成为中铁电气化局的遗传基因,形成了全局上下认可、普遍遵从的“促创干、争一流”的企业精神。在“5?12”汶川大地震109隧道的抢险救灾中,我们局领导带领抢险队伍,面对隧道内随时会垮塌的生命危险,用“艰难困苦冲在前,舍生忘死我来干”的抢险精神,谱写了一曲抗震救灾的时代颂歌。我们所施工的不少工程,可以说基本上是“零工期”,根本没有专门时间供我们施工。怎么办?我们的队伍只好交叉施工,见缝插针,人家晚上休息我们就晚上接着干,人家要干上半夜我们就干下半夜。在修建青藏铁路时,我们的员工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连气都喘不过来,但仍然还在拼命干。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我们胜利完成了每一项使命。这是文化的力量,是中铁电气化局的宝贵财富。
企业党委是企业的政治核心,这个核心应该起着战略的把关导向、执行的协调服务、力量的凝聚激励作用,我们开展“三型”党委创建,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它的目标与行政是一致的,因而获得了行政的大力支持。至于“三型”党委创建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没有主次之分?我认为他们都很重要,只是在不同场所不同情况下所强调的主题不一样,但他们的作用是一样的,最终目标也是一致的,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互为促进。但这之中,党委的把关和导向作用不可忽视,也不能弱化。
随着形势的发展,中铁电气化局“三型”党委建设还必须进一步深化发展。在“思想政治领导型”方面,要把思想进一步深化到发展方式的优化之中、深化到企业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之中,以保证企业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避免企业在做大以后容易出现的风险。在“协调服务型”方面,要进一步协调各级组织贴近实际、正视实际、解决实际中的各种问题,确保企业顺利发展。
【记 者】中铁电气化局在跨入“百亿元”大关之后,前行之路无疑更具挑战性,再加上当前面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变危机为机遇,促进企业可持续科学发展?
【王其增】当前,国家拿出4万亿元拉动内需,其中铁路建设投入达2万亿,再加上地方十几个亿的投入,我们感到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遇,我们决不可丧失。然而如何抓?我想大致的思路是: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科学发展,使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公司能力再提高、实力再增强、前景更光明!
这之中,抓企业发展能力很重要。当下,我们企业施工100多亿产值的能力没问题,但未来干200多亿的能力有没有问题?干300多亿、400多亿时又如何?到那时,如果能力不够又怎么解决?另外,企业还必须在新机遇期中大幅度增强实力,它包括:人才实力、技术实力、资本实力、文化实力(包括“中铁电化”品牌的进一步打造等)。做好了上述这些,企业的前景就将更加光明。预计到2010年,中铁电气化局将圆满实现企业发展第二步战略,并开始第三步跨越,之后,还有第四步……我们有这个决心和信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