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瑞奇外科器械(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方云才博士
张玉祥(北京) 中关村海归文化 供稿
没有人不梦想成功。成功在一些人眼中,是功成名就,在一些人眼中是大把的钞票,在另一些人眼中,是别人羡慕的目光。而在方云才眼中,成功就是能够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他说,在解决了个人和家庭的问题后,就应该解决社会的问题,为社会做点什么……
走过了万水千山的方云才并没有感到沧桑,依然那么朴实,那么淡然。或许,这就是本色的方云才。作为农民的儿子,方始终保持着农民的朴实和执著,始终怀揣着对中国农民的深厚感情。
曾经看到的事,让这位留学美国多年,并在美国强生公司任资深科学家的农民儿子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开创自己的事业,不仅仅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中国病人。
有些疾病的治疗需要医疗器械的帮助,方云才的祖母就是因为小腿骨折长期不愈合去世,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如果老人能够用上他的孙子今天生产的骨科超声治疗系统,或许就少了很多遗憾。这套系统产生的低强度超声波能量由超声耦合胶传送到骨折部位, 能加快新鲜骨折的愈合,对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也有很好的疗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于1994年10月批准了这套系统的治疗方法,到目前为止这还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不仅仅是因为亲人。他曾经看到,一位农民因为舍不得拿出,或许根本拿不出一二千元的手术费,最终导致肿瘤恶化。曾经,中国在某些医疗器械的研究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垄断意味着我们要支付比别人高得多的治疗成本,譬如,有些医疗器械在美国卖300美元,引入中国,却会卖到800美元,甚至更高。而中国病人,特别是农民,往往因难以支付高昂的费用而不得不忍受着痛苦。
据说,医疗器械在中国病人治疗成本中的比重有时会占50%,而在美国,仅仅占几个百分点。于是,方云才回来了,带着他在美国研究的核心技术……
方云才和他的瑞奇恪守着这样的信条,“关爱生命、创新不止(Innovating For Life)。”
留学岁月中的淡然面对
开始选择出国留学时,或许方云才并没有多么高尚的理由。方是1992年出国的,之前,他在位于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读完本科,然后读研究生。一切显得那么平淡无奇,和绝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一样,开始了他的工作生涯。但正是方所参加的工作,让今天的他觉得那段岁月依然值得纪念。因为,刚刚毕业的方,就获得一个机会,能够参与到国家863计划中的一个项目中去,至今他仍然认为自己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了该做的贡献。
在工作数年后,方云才获得美国普度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曾经很平淡无奇的学习工作生涯,突然变得让很多人羡慕。那个年代,出国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让人眼热的时尚。然而,方云才却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值得羡慕。
回首那段攻读岁月,方云才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他说,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幸福标准很低。朴素的语言证明着朴实的真理。今天的众多“海归”却成了“海待”,个中原由足可以从这句话中领悟。
方云才和很多留学美国的留学生一样,也在校外打过工,尽管时间不长。记得很多书中描绘留学生生活中,都喜欢用刷盘子来作为艰辛生活的注脚。即使现在,洗盘子依然成为留学美国的一个标志性生活。方说起洗盘子,用了“很矫情”这样一个词来解读那些以此为吃苦标志的人。方云才知道,在美国留学获得奖学金并非很困难的事,奖学金可以使自己生活足够温饱。方很感慨地说:“洗盘子,洗盘子有什么不好?洗盘子也是一种人生的经历,况且还给你钱。”淡然的人生态度有着极具渗透力的思想。
方云才今天的发展得益于自己的努力,或许也得益于他在美国的“老板”(导师)。方云才最早是学物理的,研究生阶段学的光学,来到美国又开始了医疗方面的学习。不同的专业背景让他的眼界更加宽广。说起自己的美国“老板”,方云才似乎有很多话说不出来,只会用“人很不错”这样泛泛的语言来概括。当然,语言或许很泛泛,那种透露出来的感激之情却洋溢在脸上。他说,在跟随导师的4年后,终于研究出了乳腺癌成像系统,在这4年中,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平淡的语言中我们无法理解太多,但我们知道,方所做的研究,其意义绝非平淡。至少,这些研究将可以为无数的病人解除痛苦。那些在湖北故乡的,曾经和他一起放牛、打猪草的小伙伴们,他们能够对方所做的事有多少了解?方云才出生在湖北省嘉鱼县,据说,是因为有一位皇帝在这里吃了当地的鱼,觉得好吃,于是名之。是否真有其事,已难考证了。但是,即使远隔万里重洋,方并未忘却家乡的父老。所谓淡然,面对的是自己,淡然中却透露出不变的深情,那是面对病人和父老乡亲。看到家乡教育的简陋,他在1998年回国时,筹款近30万元建设了一所小学。他每年都要回去看看。然而,随着几个乡的合并及学生的流失,再次回去时,学校已经关了,连当年募建的校舍都被卖了,说到这些,方有些伤感。
让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普度大学博士毕业后,方云才进入美国强生公司,在强生公司的一个微创手术器械公司(Ethicon Endo-Surgery,Inc.)任资深科学家及项目经理,负责并购公司的技术评估、开发图像引导及微创手术仪器。就这样工作了3年。淡然的生活态度似乎应该适合这样的发展,但是,也正是这3年,方云才的思想发生了影响至今的转变。
在强生公司,方领导的一个项目被砍掉,让方开始从商业的角度而非技术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这是不是因为商业方面的原因而导致项目的被砍?这也让方云才重新审视自己的事业。他逐渐意识到,技术上解决的问题少,而做商业则影响更大,贡献也更大。他开始对商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方云才选择了再次边工作边读MBA,这次是在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
2003年,方云才再次选择了离开,这次,不是离开工作或者离开学校,而是离开美国,离开这个让他曾经成功的国家。尽管他并不认为自己成功过。正如他所说:“什么叫成功人士?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我所定义的成功就是能够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一个人在解决了个人和家庭的问题后,就应该解决社会的问题,为社会做点什么……”
一幅照片始终挂在方云才的办公室的墙上,这是方的一位朋友的女儿的照片。方的这位朋友因多发性结肠癌病逝于2002年,年仅40岁。而早在1997年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得了多发性结肠癌,但是一直没有进行手术治疗。其母在51岁那年因多发性结肠癌去世。而在此前两年,他的哥哥也患了同样的病,但是在手术进行的时候出现大出血而去世,年仅36岁。方云才知道,如果处理得当,结肠癌治愈率是可以大于50%的。朋友妻子担心她的女儿是否有同样的遗传基因。方说,之所以将这张照片挂在办公室里,就是想让自己工作的时候,能够因为这张照片而更加努力,让自己知道,现在的工作是多么有意义。
将自己的核心技术带到中国,结合一定的商业模式,给病人带来性价比最好的治疗方案,让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将自己的价值放到社会价值中去,这就是方云才选择离开美国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