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也吹日韩风(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1日 14:33 新世纪周刊
村上隆偶尔还会做人体造型雕塑,他做了一个名为Ko2小姐(玻璃纤维制,高约2米)的卡通大胸女,被艺术界批评得一塌糊涂。村上隆却说,他的作品正确引导了青春期孩子的性幻想。之后,这个雕塑在纽约克里斯蒂拍卖会上拍出了56 .7万美元的天价。此前,他刚刚入选了《时代》周刊2008年“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 展厅中天野喜孝的作品,更接近我们印象中的日本漫画。很多人对天野喜孝的名字并不熟悉,但提起他的游戏作品《最终幻想》,知道的人就多了起来。他在其中担当了人物设定、情景绘制、周边产品制作等多项工作,并借此成为日本首屈一指的插画大师。另外,与导演押井守合作的动画片《天使之卵》,也是天野喜孝的代表作之一。 韩国艺术家的探索 日本艺术家追求的是画面的奇异感与可爱感,韩国艺术家则喜欢在材质、制作手法上下足工夫。他们的探索精神,在全世界的艺术界有目共睹。这次参展的李容德、金昌烈,便是其中的代表。 李容德以雕塑出名,可他的作品却总让一些人大发感慨:“这真的是雕塑?”因为这些雕塑并不是可以摆放在街头的实体,猛地一看,它们更像油画,但走近你会发现,它们实际上是被“内置”在一块平板上,以凹陷和凸出形成对比。 就像这次展出的作品《跳水》、《洗脸》,李容德一贯以真人作为模特,随着观众的走动和观看角度的不同,作品中的人物会产生凸现或隐入的不同效果,人物的表情也呈现出不同变化。观者就像是在读福尔摩斯的侦探小说,从表面现象到重构事实,让人觉得非常过瘾。 金昌烈在国际艺坛素有“水滴画家”之称。原因是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他就专攻以水滴为主题的画作。比如这次展出的《水滴》,在粗糙的亚麻布上挂着几滴晶莹剔透的水珠,既像静物又似风景画。猛一看,还有些3D的立体效果。另外,除了亚麻布外,金昌烈还经常在报纸、木板甚至沙子上作画,他说这样才能体现水滴的“表情变化”。 金昌烈是个拥有画家和哲人双重身份的艺术家。在作品《回归》中,金昌烈以中国汉字作为背景,穿插其间的水珠,好像漂浮在历史记忆中的尘埃。金昌烈5岁开始学习书法,喜读儒家著作。他作品中浓郁的东方背景,再配合西方绘画手法,构成他对东西方文化的独特解读。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