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梳女的合照。(图片来源:顺德区档案馆) 记者龙成通翻拍
公正路上的三轮车
当年的中山桥
庆祝解放军进城游行队伍
佛山酱油历史悠久。(图片来源:佛山市档案局记者龙成通翻拍)
百年老照片今天佛山亮相
展出300余幅老照片30张来自佛山本地
今天上午,“古穗倩影暨粤港澳百年老照片展”在佛山市南海区图书馆展出,本次展览是由广州日报社联合中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佛山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档案馆共同主办,佛山市档案局、佛山市博物馆、南海区图书馆以及顺德档案馆协办的。
据了解,此次展览共展出了300多张以广州为主,涵盖粤港澳题材的珍贵老照片,最早拍摄于1860年,为19世纪后半期起生活在珠三角的中外摄影师的作品,生动记录了当时粤港澳的城乡风貌、发展轨迹和居民生活。
这些照片包含英国国家图书馆及一些私人藏家收藏的100余幅照片,广州市档案馆也为本次展览提供了近百张珍贵馆藏照片。
30张佛山图片展不同风貌
为拉近佛山市民的心理距离,产生更多共鸣,本次展览除了300多张照片是以广州为题材外,本报还收集了30张佛山本地的百年老照片,涵盖了佛山的古城风貌、工业发展历史、市民生活百态以及武术大师叶问、李小龙等,十分珍贵。
在这次老照片收集过程中,特别要鸣谢佛山市档案局、佛山市博物馆、顺德区档案馆以及叶问儿子叶准老人。其中,在佛山档案局提供的解放军进佛山系列图片,除展示佛山解放人民欢庆一刻外,还可看到佛山在新旧社会更替之时的城市风貌;而顺德博物馆提供的顺德蚕丝生产以及自梳女老照片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佛山百年来工业变迁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佛山博物馆提供的叶问、李小龙图片,展现了两位佛山名人的真实生活,而在电影《叶问》大热上映之际,该组图片更显珍贵。
市民致电本报积极献照片
自本报去年11月起在广州开始展示粤港澳百年老照片起,由于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在佛山坊间产生巨大的共鸣,各方反响热烈。几个月来,本报不时接到佛山市民来电咨询展览事宜,并渴望可以快点在佛山看到这批珍贵的老照片。
“我在广州读书时常到海珠桥一带玩,没想到这座桥历史这么悠久!”今年28岁的顺德人唐先生说。而禅城市民王先生则对广州镇海楼(五层楼)的古今对照有浓厚兴趣,“春节期间要去游览一下!”除致电发表感言外,更有市民捧着家中的珍藏老照片到本报,希望可为展览出力。“这些是50多年前石湾公园开建时的照片,那时我还小。”石湾市民林伯说。
解放军进佛山城
首站:中山桥
在今天展出的老照片中,有一组反映1949年10月16日解放军浩浩荡荡进入佛山城,佛山市民夹道欢迎的镜头。记者特意走访了这段历史的见证人——家住升平路附近的“老佛山”马爟荣。
1949年10月16日,只有10来岁的马爟荣大清早被父母叫醒,和街坊赶到市青少年宫(旧地址),当时一楼挂着“欢迎解放军进城”的标语。马爟荣随着人流来到中山桥,看到10多名解放军吹着冲锋号。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