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谨防新玉资源稀缺论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6日 22:42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玩玉,既风雅又可获得丰厚回报,其中高古玉和明清玉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最近,现代新玉器突然“大放异彩”。专家表示,古玉和新玉本属一脉相承,玉不分新古,但凡精品均具升值潜力,但对目前新玉市场中含糊不清的“资源稀缺论”要多加揣摩,谨慎“下手”。 古玉“水”太深,新玉成新宠所谓“人养玉,玉养人”,收藏一块玉,就是收藏一段缘分。但高古玉、明清玉,可以寻觅到的精品仍是凤毛麟角,充斥市场的大多数还是凡品乃至赝品。赝品泛滥影响了玉器市场的健康发展,也让不少收藏者望而却步,一些藏家因此选择了入门相对容易的新玉。有市场研究人士认为,新玉价格猛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古玉造假泛溢,“水”太深所造成的。 国内玉器市场近几年已经一扫前几年的低迷,玉石价格随之水涨船高,特别是质地优良的上等美玉,如硬玉之首翡翠、软玉之王和田玉等,更是物以稀为贵。随着藏家收藏观念的变化,玉器市场也出现收藏对象多元化的趋势。收藏者不仅热衷于商周汉魏的高古玉,倾心于明清的迷人白玉,对制作精美的现代玉器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像玉牌、玉佩这类小件,就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然而仅仅在几年前,现代新玉常常被一些资深玉器古玩藏家称之为“小儿科”,难登大雅之堂。但未曾想,近年来玉石价格猛涨,新玉收藏也逐渐升温。有专家表示,新玉之所以“疯狂”,与资源日渐减少有关,相信选料好、做工精良、创意新颖的玉器,未来会有不错的升值空间。 笔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和田玉、岫岩玉等品种的原料和成品涨幅巨大,其中的精品玉器成为许多人投资收藏的首选,尤其是一些工艺精美、寓意吉祥、玉质无瑕(籽料玉讲究有色皮)的挂坠饰件特别走俏,而且保值、增值功能日益凸显。 新玉收藏渐成新宠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现代精品玉器在拍卖市场上也有令人瞩目的表现。中国嘉德在2005年春拍中推出的一条双串翡翠珠子项链,便以198万元的高价成交。中鸿信拍卖公司在2005年春拍中推出的一件现代玉雕大师的作品“吉祥如意”更是拍出了880万元的天价。从各拍卖行玉器的拍卖来看,现代玉中凡是玉料上乘、名家大师的作品,都会受到藏家追捧,近期价格涨幅几乎达到200%。 新玉鉴定难度不高,主要在于鉴别玉料的好坏以及做工的优劣,不需特别考虑年代,也减少了人工作伪的可能,收藏门槛较低,而且升值潜力不可限量。 新玉的把玩趣味也不遑多让。古玉有古意的魅力和神韵,新玉有时尚的气息与特色。当然,新玉器要“上身”,需要平时经常把玩盘摸,数年后,质地好的新玉“火气”渐退,“油脂”溢出,一样会令藏家非常愉悦。而且,运用超声波技术、激光技术等现代工艺打造出来的新玉精品,工艺上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精巧程度让人叹为观止。从这个角度上说,新玉精品代表了当代玉雕工艺的最高水平。 有炒作成分,追高有风险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虽然价格相对低廉,但新玉收藏也不能离开“估值合理”这杆标尺,一味追高新玉的市场价格,同样也会积聚大量的收藏风险。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