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之巅李宝林:以画画为生命的人(图)(7)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0日 17:31 中国收藏交易网
![]() 山村夕照 69×69cm 2001年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七十岁之前,我以极大的毅力和胆魄做了两次脑定位手术,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双手震颤的疾病,以一种新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迎接我的老年生活。今年我七十岁了,一般说来,可谓日近黄昏、垂垂老矣,但我对此没有丝毫的伤感。不同的年龄段,人应该用不同的境界去要求自己。“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讲的是岁月的流逝就像那大江东去一泻千里,一种非常豪迈、通达的气概。那过去的岁月已经过去了,如何在做人上、绘画上,真正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是很有意义的问题,“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注:《诗经•小雅》) 在做人上,我自信已经有了明确的是非对错观,做人的原则、底线早就牢不可破,并融化在生活的细节中。一举一动,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不违背做人的道理,对自己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无碍了,说声“从心所欲不逾矩”还是有几分底气的。 在做学问尤其是绘画上,我却不敢说这样的话。李可染老师在七十岁的时候曾经刻过一方印:“白发学童”,又说过“七十始知己无知”。而黄宾虹老先生,七十岁还曾入蜀山,习宋画,并慢慢领悟到“黑密厚重”的佳处。他八十多岁回忆蜀游,还说自己那时才懂得“知白守黑”的道理。 在绘画上做到从心所欲——看似无法——却不逾矩——法就在其中。这种境界非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勤于思、有大智慧者,不能至也。我这个人不算很聪明,反应一向比人慢半拍,实 不敢拿自己和两位老先生相比。然而,滴水穿石,天道酬勤,艺术的自由王国之门,从来都是敞开的,就看一个人能不能坚持走下去。我自问几十年下来,人还算刻苦,也肯用功学习,对艺术的态度是真诚的。真心希望能在七十岁后,还有福气与心力当一名白发学童,多读点书,多动点脑筋,多走点地方,由师法前人至师法自然,在有生之年,可以达到那种既保持内心的高度自由,又顺应规律,不求成法而法在其中,“臻于无法有法,乱而不乱,不齐之齐,不似之似,出神入化之境。” 回到文首《论语•为政》中的这段话,有人说它概括了孔子亦师亦学的一生,表明教育是一个自我实现的无尽过程。此言甚合吾心,故可借用用孔子的另一句话做结:“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李宝林 2006年7月8日第三稿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