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级国宝状元卷曾被窃 九昼夜追踪失而复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7日 12:41  民主与法制时报

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殿试卷真迹,价值连城。

  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殿试卷真迹,价值连城。

正文,凡15折,每折6行,为1厘米见方工整小楷,共2460字,精辟阐述了改善吏治、兴邦治国的对策。

  正文,凡15折,每折6行,为1厘米见方工整小楷,共2460字,精辟阐述了改善吏治、兴邦治国的对策。

这件保存良好的珍品为19折册页,每折通高47.6厘米,宽14.1厘米。

  这件保存良好的珍品为19折册页,每折通高47.6厘米,宽14.1厘米。

  一级国宝“状元卷”失窃案始末

  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至今陈列着一幅价值连城的“状元卷”,这就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它是中国近1300年科举考试历史上唯一尚存的状元卷。赵秉忠殿试状元卷以其历史文化价值成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样一件无价国宝,自然会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垂青”。1991年的一天,这件国家一级文物竟然不翼而飞,酿成了一桩轰动海内外的惊天大案。

  □ 鲁 南

  价值连城来之不易的状元卷

  从隋朝中期到清朝末年,历史上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可是历代状元卷大都已毁于战火之中。1983年初,原山东青州市博物馆馆长魏振圣在郑母村从事文物考察时,村里人告诉他,明代状元赵秉忠的后人还保存着状元卷。赵秉忠是明万历二十六年的状元,后升礼部尚书。赵秉忠刚正的个性却为专擅朝政、陷害异己的宦官魏忠贤所不容,被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削官。因当时状元卷由礼部管理,赵秉忠回乡时便将自己的状元卷带回家乡。

  魏振圣深知状元的资料十分难得,尤其是实物更是珍贵,如果不尽早地将状元卷保护起来,一旦毁坏或丢失,那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于是他经多方打听,找到了赵氏13代孙赵焕彬的家,上门说服他们把状元卷放入博物馆保存起来。经过24次的上门拜访,老人终于被感动了,他从屋里拿出一个枕头,犹豫片刻后,用剪刀将枕头剪开了,从中取出一本卷子。从卷首上可以看到有朱笔题写的“第一甲第一名”,该卷是折叠的形式,一共是19折,每一折是八开纸大小,长348厘米、宽46厘米,用黄绫子装裱,一共2460字。

  赵焕彬老人手捧着已珍藏了多年的卷子说,这可是我们状元家族的传家之宝啊,一辈辈的人把状元卷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历经了几个朝代的战乱都是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在“文革”中,幸亏当时我多了个心眼,将这份状元卷藏在了枕头里,天天枕在头下,才保留了下来。他还告诉魏馆长:在解放前自己闯关东时,就是这样把状元卷缝在衣服里,远走他乡,虽然经历许多危险但却完好地保护了下来。今天把它捐出来,希望博物馆能好好保护它。

  1983年6月,青州市博物馆立即组织国内外文物专家鉴定,状元卷是原件真品,它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填补了明朝宫廷档案和中国封建科举制度状元卷的空白。这个状元卷的发现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研究都有着很高的价值。殿试状元卷的发现,一时间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港台报刊称之为“海内孤本”、“稀世珍品”,日本文物专家惊叹为“了不起的发现”。

  赵焕彬老人献宝有功,国家除了给予他荣誉表彰外,还奖给他一笔数目可观的奖金。赵秉忠的殿试卷已经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复制,原件归青州博物馆收藏和展出。复制件分送故宫、山东省博物馆和赵焕彬本人。

  状元卷于1983年收藏在青州博物馆后,该馆名声大振,国内外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但谁也没有想到,1991年8月5日,被称为该馆镇馆之宝的这件国家一级文物竟然不翼而飞。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