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凤翔泥塑传统与现代博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0日 16:17  三秦都市报

凤翔泥塑传统与现代博弈

 

凤翔泥塑 资料图

  2009年农历己丑(牛)年,对于凤翔县从事彩绘泥塑生产制作的艺人有着非凡的意义,由于从2002年生肖马、2003年生肖羊连续两年被中国邮政选为生肖邮票主图案,使凤翔泥塑声名鹊起。今年又逢牛年,牛在国人的心目中具有憨厚、勤劳、温顺、可爱的特点,以牛为原型制作的泥塑工艺品自然受到人们的欢迎。当地泥塑艺人从去年就开始生产制作形态各异的垦荒牛、幸运金牛和斗牛系列,其作品受到国内外购买收藏者的青睐,订单纷至沓来,供不应求。但在热闹繁华的背后,亦隐藏着市场经济和小作坊经营、传统工艺与现代发展的矛盾,以及面临泥塑设计制作者后继乏人的困境,这已成为制约凤翔泥塑发展的瓶颈。

  泥巴“捏”出

  民间瑰宝

  凤翔古称“雍”,是周秦发祥之地,秦嬴政创霸之区。秦代19位王公在此建都长达294年。历史上凤翔曾是关中西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凤翔彩绘泥塑典型的民间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凤翔泥塑”,当地人称“泥货”,主要分布在城关镇六营村及周边地区。六营泥塑始于先秦西周,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流传于民间,生产达三千年之久。

  用“土里刨金”“土里耍出的民间一绝”来形容凤翔泥塑是再恰当不过的了。1月16日,记者在凤翔采访时,汽车穿过六营村泥塑一条街的门桥,再拐个弯映入眼帘的便是家家户户门前的泥塑图画,沿街不时可看到晒晾的虎挂、泥牛半成品。

  记者一走进泥塑老艺人胡深的家中,只见院中过道、东厦房色彩工作室、西边厦房和库房到处摆放的都是成品或半成品的垦荒牛、幸运金牛、斗牛系列,79岁的老伴胡凤珍坐在炕上给“牛”勾线,二儿媳刘妹霞坐在东厦房的炕上给“牛”上彩。马上就要过春节了,订的活干不过来,只能加班加点,还请来邻居韩小玲过来帮忙。在二楼工作间,60岁的村民李翠娥正在给挂虎泥塑打磨上粉,据她说在这干一天能挣30元,她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

  在陕西一级工艺美术大师胡新民新建的“凤翔民俗艺博园”老艺人胡义正在制作金牛,引人注目的是院子里摆放的外地客商定做的两头造型夸张的高0.6米、长1.2米的泥塑彩牛,正在用木炭火烘烤。另外,在“艺博园”的库房和屋檐下摆满了盒装的金牛,据胡新民介绍说,仅去年12月一个月他们就卖出泥塑金牛4000多头。

  六营村位于凤翔县城东南3公里处,该村党支部书记胡本祥说,六营村全村居民530户,目前从事泥塑生产的300户。2008年,全村泥塑总收入520万元,人均创收26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70%,泥塑已成为兴村富民的支柱产业。泥塑制作是六营人祖传的绝活,已有600年历史,目前,全村有150户约500人参与了泥塑制作,最为集中的是第3组,八十多户人家,家家从事泥塑工艺生产。据统计,这几年全村已有百万余件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凤翔泥塑

  独树一帜

  凤翔泥塑原产地六营村村东有一条万泉河,河边有一种板板土黏性好,特别适合做泥塑。据著名泥塑艺人胡永兴介绍说,最初泥塑是娃的“耍货”,当时人穷,农妇坐完月子后,就要下地干活或操持家务,孩子无人作伴就用泥做的坐炕虎供小孩玩耍,虎额上三线,代表富贵,背后是石榴、牡丹、海棠、莲花意为四季富贵,娃娃坐莲花暗示连生贵子,多子多福。颜色选用的是大红、土绿、米黄、玫瑰红,勾线则用墨黑,孩子满月时由孩子的舅舅外公送到家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