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董其昌书画及其辨伪(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3日 14:38 新浪论坛

  第三,董其昌的印章。

  董其昌的印章,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共有120方,其中多数是印文相同,而形状、大小、篆法、刀法不同之印。董氏印章和其他书画家不同之处在于,他的印章大同小异的就有好几套,很难找出标准的面貌,故鉴定他的书画真伪,不能以印章为准。更有甚者,他的一些得意之作(家藏)不钤印,而一些代笔书画,反而钤上真印或落了真款。这就给我们的鉴定工作带来了一些难题。因此鉴定董氏书画真伪,主要要依靠书画本身,也就是笔法、章法、结构和墨、色等。

  第四,董其昌所用纸、绢等。

  董其昌作画,写字的纸、绢特别讲究,据《佩文斋书画谱》卷四十四记载:"董玄宰先生字画之妙,超轶前代,世所共宝,章都谏鲁斋令华亭,日精印朱丝、乌丝、长笺、金笺、斗方云母笺,大小副启,俱以细料洁白棉纸印,裁极工者,送备先生文房之用。盖知先生文字不假于人,而人亦无能争巧于化工也。"又收藏家姚逢图讲,从董其昌家出来的书画,如一些小册子,纸、绢质地很好,题字不多,盖印不规则,但钤印很好的作品,绝大多数为真迹。相反那些大幅的书画作品,多数不真。因为董氏名垂天下,应酬很多,无暇作大画或长卷书法。从传世作品看,此说十分可靠,但不要绝对化。

  第五,董其昌的代笔画。

  董其昌书画,除了大量的伪品存在外,还有另一种--代笔画。关于董氏书画的代笔问题,多有记载,本文不作详考。这些代笔书画,时间约在董氏60岁前后,其行、草书代笔者的面目很像董氏,但少董氏生拙之趣,楷书的区别也在生拙与圆熟之间。而代笔作画的则大多数为技巧熟练的"行家",基本上各具自己的特色,画风与董氏区别较大,较易分辨。关于代笔人,现在查清楚的有11人,其中也有做董氏伪作的。

  1.赵左,字文度,华亭(今上海市)人。善画山水,师法宋旭、董源、倪瓒和黄公望,画云山以己出之,有似米非米之妙。所作山水,烟云生动,烘染得法,为苏松派创始人之一。画风与董其昌"风马牛不相及"。为董氏最早的代笔人之一。从传世作品看,大约在董氏65岁以后,赵左便不再为他代笔了。

  2.吴振,字振之,号竹屿,又号雪鸿,华亭人,法黄公望。善山水,画风秀润,但与董氏有别,为云间正派。

  3.赵迥,字幼远,后以字行,华亭人,属苏松派。

  4.叶有年,字君山,南汇(今属上海市)人,一作华亭人。善山水,学于孙宏。入清,归隐石笋里,年80余尚能作画。他的传世真迹有故宫藏《花苑春云图轴》。

  5.僧常莹,名肇亨,字会嘉,号珂雪,又号醉鸥,爽溪钓士,后出家为僧,法名常莹,住超果寺,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曰华子。工书法,善山水,与赵左齐名,气息浑古,风韵静穆,常以书法之笔写葡萄。董其昌常请他代笔。

  6.吴易,原名翘,字楚侯,一字素友,上海人,为董其昌门客,崇祯时以能书荐授中书舍人。其昌官京师,率令代笔。亦工山水,后游历四方而卒于粤。他主要是董氏书法代笔人。传世之作有故宫原藏《石间户松声图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