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翰海08春拍呈现崇光异彩 顶级藏品亮相精品展(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5日 20:11 瀚海拍卖
中国玉器 传承古韵 玉美工精 本专场共汇集拍品150余件,并延续“明清玉雕”与“古玉”品类构成。玉雕部分拍品在90件左右,“明 黄玉雕连年有余摆件”、“清中期 白玉斋戒葫芦珮”、 “清中期 白玉蟾”、“清中期 白玉雕龙双耳香炉”、“清中期 痕都斯坦玉嵌红宝水呈”等为个中精品。 “清中期 白玉斋戒葫芦珮”,玉质均匀细腻润滑,葫芦形,上半部侧沿装饰变体藤蔓,心正中单行竖刻“斋戒”二字。斋戒之目的在于正心诚意,葫芦寓意圆满,此珮即寓意祈求圆满。 “古玉专辑”包含60余件拍品,时间跨度上迄文化期下至元代。“商 玉龙形佩”、“战国 玉S扭绳纹觹”、“西周 双龙首玉璜”、“汉 玉龙首勺”等俱为亮点。 商 玉龙形佩 “商 玉龙形佩”,器为黄玉,玉质温润。整体弯曲成环形,头部似猪首,两只叶形大耳竖立耸出头顶,方形目,唇部前伸。器物表面以双阴线勾出龙身的卷云纹。造型及工艺均体现商代玉器的特性,且尺寸非常适合佩带,极具收藏价值。 “战国 玉S扭绳纹觹(一对)”,玉呈青玉,褐色沁。S形玉龙,一端饰龙首,一端饰觹角。器表以扭丝纹饰之。器形已属少见,能呈现一对更为难得。 金铜佛像 拈花微笑 一笑千年 经过2007年春秋两季拍卖之后,北京翰海佛像专场成为内地佛像拍卖焦点专场,被业内人士誉为极具学术与审美价值的拍卖。 08春,金铜佛像专场推出140余件佛像精品,以藏传佛教造像为主。其中一件13世纪《黄铜错银错红铜嵌宝石佛本生故事像》,具有很强的艺术美感和学术性,堪为经典。此造像高31厘米,主题为释加牟尼生平故事,造像中人物与故事情节繁复。主尊释迦牟尼像,通体泥金,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花座上;左右各有菩萨,侧立莲花台座;背后是大莲瓣形背光,上雕释迦牟尼生平故事,及摩羯鱼、怪兽、金翅鸟等六拿具。造像主题突显、制作精美,十分罕见。 铜鎏金释迦牟尼造像 另一来自西藏的世界级精品为14世纪《铜鎏金释迦牟尼造像》,高58cm,保存完好,十分罕见。作品表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伽耶大菩提树下成道时的情景。造像分铸而成,头部、躯干和莲座比例协调,犹如一气呵成。身体匀称,四肢、双肩和胸部强调雄健之美,强烈的内在力度通过轻薄透剔的袈裟彰显无遗,体现出元代造像的时代风尚;与此相对,手指则修长、柔美、灵巧,刚中见柔。作品造型优美,通体鎏金,工艺精湛,带有浓郁尼泊尔风格的痕迹,堪称14世纪西藏金铜造像的上乘佳作。 高古佛像亦为翰海佛像专拍的一大看点。此次推出一尊9世纪斯瓦特式《莲花手观音坐像》,以其年代久远、品相完好且鲜见于世,堪称世界馆藏级高古佛像精品。 斯瓦特式佛像指斯瓦特地区制作的佛像,传世多为7—9世纪之作。造像制作古朴,独具特色,艺术性极高,存世量稀少,在世界佛教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极具收藏价值。 此尊坐像,菩萨束发,高宝冠,正中饰弯月,冠式可追朔到波斯萨珊时代。弯月中饰有阿弥佗佛。双眼嵌银,强调眼睑,眉毛高挑,面相具有斯瓦特佛像的典型特征。菩萨袒上身,下着裙,裙纹细密;身饰璎络、项饰、手镯等。右手置腮旁,作思维状,左手持莲花。右腿屈盘,左脚下垂,呈半跏思维状,坐于方台座。台座覆座垫,垂搭覆布,上敲刻梅花点,左右为二正面蹲狮、下层有数位供养人。台座为覆莲瓣式,莲瓣舒展宽阔、薄如叶片,此亦为斯瓦特造像之典型特色。尤为可贵的是此像保留着原配光背。火焰形背光的正上方为舍利宝塔,菩萨头部后为莲花形头光背,两侧均立有菩萨,手持莲花、身姿灵动。 莲花手观音坐像整体安定凝重,包含内容丰富,身躯凸显,造型饱满,姿态生动传神。手法简练,注重远观效果,立体感很强,细部刻化恰到好处,具有很强的雕塑性和艺术性。 本专场还将推出大量汉藏风格造像。这批佛像来源可靠,保存完好,艺术价值极高,将会是此场亮点。此外,那些市场表现良好,备受藏家关注的明清宫廷造像也有上拍,包括数件永宣造像和六品佛楼造像。如乾隆朝六品佛楼中“德行根本品”的尊胜天母造像既是此次拍卖中值得关注拍品。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