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人开发无人岛调查:没有一亿不用做岛主梦(2)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9日 02:59  新京报
4月24日,渔庄老板潘家开带客人出海后返回。他们身后,是他将参与开发的海岛。本报记者 陈宁一 4月24日,渔庄老板潘家开带客人出海后返回。他们身后,是他将参与开发的海岛。本报记者 陈宁一

  和润集团相关负责人夏秋亚称领导不在,拒绝了采访,她说情人岛只有景区对外开放,住宿和餐饮都只接待公司的客人。门票收入每年约50万,“海岛基本不赚钱”。

  “莲花岛主”的境遇

  15年前,朱仁民成为“岛主”,搞“艺术开发”,但政府填海后,他的岛,变样了

  相对于政府参与开发的第一个无人岛,民间资本开发的第一个岛,则处于“搁浅”状态。

  艺术家朱仁民,被媒体称为中国第一个无人岛“岛主”。1996年,他与浙江东港开发区签订租用土地合同,花9万多元买下了莲花岛40年的经营权。

  15年后,朱仁民说他累计投资超过2000万。不过他的岛发生了变化,以前岛屿与陆地间有800米海域,现在,仅隔了一道20多米的水沟,且多数时候是干的。

  朱仁民买下岛时,想做成一件“艺术品”。他计划造500多尊罗汉像,散布在莲花岛四周的水面,围着160米高的观音像,寓意“同登彼岸”。

  但后来,地方政府开始了填海运动。2003年,当地政府开始在岛的附近填海造地,填一亩海的成本是几万,卖出一亩地的价格是几百万。

  “我的工程被勒令停过,工人被抓过,我的岛也被填过。”朱仁民说,他一路找人“评理”,告到省里。最终,政府同意他在莲花岛和本岛之间挖了条20多米宽的“水沟”。

  朱仁民称政府把规划全变了,但事先也没通知他。

  普陀区宣传部的一位官员称,“我们之前签的合同就有规定,他的岛要配合地方政府的建设需要而改变。”

  现在,朱仁民已制作的一些罗汉,被放在海防堤上,一字排开。神态各异,有的大张其口,一脸惊讶状。朱仁民说,这些罗汉“好像不知道为什么被放在这,也不知哪天就被挪走了。”

  环境等不确定因素

  岛上的设施会被腐蚀,树会死掉。一名开发者说,他几乎每年都要在相同的地方种树

  4月25日,从舟山普陀区开往六横岛的快艇全部停开。港口工作人员说,“因为海上大风,不能开船。”在大厅等候的人们并不焦急,习以为常。

  六横岛海岛世界负责人赵先生说,天气不好,岛上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他说,相比糟糕的天气,让人高兴的是,准备近7年后,海岛世界主体建筑今年有望动工。

  2004年,舟山市普陀海岛世界投资公司开始开发这个旅游度假中心和海景房产项目。开发范围在六横岛东南部,包括外门沙和老鹰咀一带,以及大、小蚊虫岛和大小尖苍等无人岛。项目总投资8.5亿。

  该公司一名林姓负责人说,无人岛的开发最让人头疼,例如大尖苍岛离本岛直线距离3公里。岛上除了灌木和芦苇,一无所有。按设想,这里会成为垂钓基地,露营基地。“开发的困难,我们现在都没有去想。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必须走下去”

  与这些大型资本相比,另一些开发者更多是在打擦边球。有开发者说,地方政府开发的欲望强烈,一些项目是先上马,后审批。有参与开发者介绍,“如果走正规程序,时间和金钱都耗不起。项目审批,各个章盖下来,估计要二三年。环评的钱起码50万。”

  据介绍,无人岛的使用权,出让价格由财政部门会同海洋主管部门制定,由无居民海岛的等别、用岛类型和方式、离岸距离等因素确定。

  无人岛中,离岸距离小于0.3公里、一等岛、填海连岛用岛的标准最高,24万元/公顷(年),而离岸大于25公里、六等岛、林业用岛的标准最低,为14元/公顷(年)。前者是后者的17000多倍。

  民间资本多青睐旅游开发,不过旅游开发,存有环境方面的先天不足。舟山附近海域,海水富含有机物,大量淤泥沉淀,既孕育出了著名的舟山渔场,也造就了浑浊的海水。每年有近半时间海水呈昏黄色。

  舟山海域每年大概有8个月的旅游淡季,这期间只能是维护基础设施运转。每年,热带低压总会带来几次台风。岛上的建筑,需要提前准备抗台风。而台风激起的水雾会在瞬间笼罩海岛。水雾飘进房间,会腐蚀金属设备。对于岛屿上移植的园林树木则有灭顶之灾。植物一沾上这种咸咸的水雾,会枯死。一名开发者说,他们每年都要在相同的地方种上相同的树木。

  这些环境方面的不利因素,对于开发前景,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开发大潮与政策期待

  一名开发者说,政府不能只是告诉可以开发,却没有相应的服务

  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教授马丽卿介绍,目前的无人岛开发,多处于自发状态,“政府统筹和引导仍显不足。”现阶段,民间和官方都在等待开发的配套政策出台。

  马丽卿认为,在旅游投资大、开发周期长、回报率低的情况下,政府可以考虑用别的东西来平衡。例如给予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在新区走先行先试的路。

  海岛开发也存在管理职能不清晰,多头管理的局面。有海洋局管理人员抱怨,每个海岛都有林权证、土地证,林业部门、国土部门等都能管,那么到底谁来管,怎么管。

  舟山市海域管理处副处长倪定康说,在2010年《海岛保护法》出台之前,开发者都是跟地方政府签的协议,确实有上述问题出现。《海岛保护法》出台之后,具体开发管理细则还未出台。

  倪定康称,项目不经审批先上马,是不符合规定的,县、乡也无权进行海岛开发,发现了一定会处理。

  开发者说,繁杂的审批体系让人头疼。一名普陀区的海洋局工作人员介绍,以前,无人岛审批需要23个单位盖章。

  倪定康说,以前,省里采取的是18个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包括海洋局、国土局、旅游局等单位,后来又增加了几个。《海岛保护法》出台后,需要报批县、市、区海洋局和政府,然后报批到省局和政府,大多数规划还要经国务院批。

  他坦承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海岛开发牵涉问题很多,例如航线、海域等等。

  “在国家政策大背景下,资本寻求新的发力点是必然的。但是很多资本盲目开发,最终变成烂尾岛。”马丽卿认为,就开发者个人来说,选好项目是最重要的。她说无人岛的旅游开发,现在更多成为企业名片,企业在外赚钱,在岛上花钱。“但不能把海岛变成完全的私人会所,这也是对公共资源的一种侵占”。

  倪定康说,海岛开发必须产生公共利益或为地方税收做贡献,不允许变成私人会所。舟山目前有这样的情况存在,那是之前和地方政府签的协议。“从现在开始,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

  开发者们则希望,政府在鼓励开发的同时,能出台更为详细的配套细则,帮助降低风险。“开发无人岛风险很大,既然政府把这个政策拿出来了。就不能光告诉我们可以做,却没有相应的服务和便利。”

  ■ 对话

  没1亿别做岛主梦?

  浙江海洋与渔业局官员提醒考虑开发风险

  早期开发不规范

  新京报:浙江很早时就开始了无人岛的利用,当时是什么情况?

  顾子江(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海洋利用规划处处长):最早的开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主要是一些人自发的,简单利用。当时管理方面无法可依。

  私人甚至跟乡镇谈好,就能用岛。主要是生存所需,不规范的开发对环境破坏严重。有些海岛采石被炸没了。

  2007年开始,省里逐步认识到无居民海岛的稀缺性,审批逐渐严格。

  新京报:很多开发者称无人岛开发颇具风险,甚至有“烂尾岛”。怎么看开发的风险?

  顾子江:很多人咨询我,我建议开发者考虑两个条件。无居民海岛没有基础设施,如何解决通讯、淡水、交通等前提条件。其二,考虑可持续发展。比如搞旅游,8级风就要停航,每年近8个月淡季,只能投入。有的开发者,基础设施不扎实,几次台风后,基本白建了。

  前段时间有个早期参与海岛开发的业主讲,根据他的体会,没有一亿资金,基本不用做岛主梦。还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新京报:已有的“烂尾岛”会如何处理。目前有没有风险规避机制出台?

  顾子江:我们会把困难充分告知开发者,让其有充分准备。现在开始,因历史原因已开发的,也会纳入管理轨道。他们也要重新递申请,审批,缴纳海岛使用金。当时开发成本是很低的。

  “烂尾岛”开发者不排除中途退出的。一般说,不申请就意味退出。历史问题的解决,国家还未出台细则。但有一条解决利益相关方协议的意见,新的业主要处理这些问题。

  历史问题待解决

  新京报:有基层海洋部门反映,海岛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待开发走入正轨后,应如何面对这个问题?

  顾子江:监管最大难处在于当初海洋部门执法,无法可依。《海岛保护法》让很多问题解决了。以前海岛林业部门、国土部门都能管。现在应该都归海洋部门来监管了,明确了执法主体。

  新京报:虽然是无人岛,但存在林权证、国土证等。这也为管理带来了困难。

  顾子江:对,这属于历史问题。全国人大立法调研时,我们也提到过这个问题,相信会逐步解决。现在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调查,有历史问题的分门别类,逐渐解决。

  新京报:调查发现,有些海岛被开发后,变成了私人庄园性质。专家认为这实际是变相圈地的行为。

  顾子江:原则上这样的情况是不允许的。但开发的形式多种多样,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如果有投诉或举报,我们会调查。

  新京报:浙江很早就探索无人岛开发,你觉得有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

  顾子江:我个人认为,在高度关注的时候,开发者要冷静思考,充分考虑开发难度和风险。另外必须规划先行,不能无序无度开发。无居民海岛还是强调保护为主,不可能大量开发利用。即使开发利用,也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本报记者 陈宁一 浙江报道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