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与美共振:非美经济体加速衰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2日 04:5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分析师

  潘向东

  目前对于非美经济体而言,到了比较难熬的时候。

  “屋漏偏逢连夜雨”

  2008年4季度有企稳迹象的国际金融市场在这十几天再次爆出问题——花旗银行、美国银行和苏格兰银行的巨额亏损只能寻求政府救助,爱尔兰面临像冰岛一样的债务危机,希腊和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被降低,日本政府下调对日本经济的评估至“迅速恶化”。1月19日曝出的苏格兰皇家银行巨亏,让国际投资者失去对银行业的信心,也失去对非美经济体能否再次扛住第二波金融冲击的信心。重重打击之下,资产避险再次成为投资者的首选,美元再次走强,股市再次暴跌。

  前不久公布的欧洲各国的经济数据均出现了超预期的下滑。作为欧元区的主要经济体德国和法国,2008年11月份的工业生产增速德国下降10.0%,法国下降7.0%,整个欧元区下降7.7%;失业率德国上升至7.6%,整个欧元区上升至7.8%;零售增速德国下降3.0%,整个欧元区下降1.5%。11月20日日本政府发布经济月度报告,对其经济的进一步下滑表现出了空前的忧虑,连续第四个月下调对日本经济的评估,下调至“迅速恶化”。

  金融危机第二波冲击显现

  苏格兰皇家银行与爱尔兰银行的困境说明实体经济的衰退又反馈回欧洲的金融市场,第二波金融冲击来临。

  第一波金融冲击主要是由于泡沫的破裂,导致从事高风险业务的投资银行出现信用危机。而目前正在演化的第二波金融冲击,主要是由于信用危机导致实体经济的衰退,衍生出优质贷款出现不良贷款,进而影响到从事优质贷款业务的主要是商业银行。

  优质贷款中的不良贷款出现攀升的理由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其一,经济恶化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会不断加大,这些企业的贷款最后会演化成不良贷款;其二,失业率的增加、居民收入水平的恶化以及房地产交易市场的萎靡,导致以前信用良好的一些房贷业务会演化成不良贷款;其三,失业率的增加以及地产和股市的萎靡,导致部分信用状况良好的居民收入状况恶化,从而衍生出信用卡以及其他消费贷款的违约。重要的是,这些信用卡应收账款已经被证券化,一旦爆发违约危机,其损失很难估量。由于大多数信用卡债务是无抵押的,如果他们停止每月的支付而导致信用卡债成为坏账,信用卡公司根本找不到相关资产作为补偿。同时,随着失业率的不断攀升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继续恶化,信用卡违约必然不断攀升。

  对非美经济体而言,第二波金融冲击对他们的冲击将显得更为突出,因为08年以来的第一波金融冲击的主要对象是从事高风险高收益业务的投资银行,第二波金融冲击的主要对象是从事优质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而欧洲和日本的金融集团更多的都是商业银行。

  在披露数据不断恶化的时候,各国政府再次显示救助金融市场挽救经济的决心。在苏格兰皇家银行曝出巨亏的时候,英国首相布朗提出对其银行资产进行担保,同时增持该行股份达到70%;其财长达林表示,政府将采取一切举措支持经济发展。法国在1月19日表示将再次向6家银行机构注入105亿欧元的资金,以充实银行的准备金。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将推出他的经济振兴计划,其就职演讲似乎表现了当年罗斯福总统的气概。

  不过,各国政府的经济激励计划能否扭转市场的颓废,值得商榷。由于非美经济体国家的财力无法与美国相比,政府对商业银行进行担保能够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和能带动经济复苏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投资者对政府有信心以及银行运行不再恶化,否则带给他们的将是步冰岛的后尘——国家破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