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中再集团向子公司大地保险增资的人民币21亿元已全额到账,至此大地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已超过100%,达到监管的基本要求;大地保险已向保监会递交了5省市非车险复业申请,以恢复因偿付能力不足而被暂停的业务。
根据中国保监会测算,截至2008年上半年,全国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共有12家,但多数公司没有大地这么幸运,能快速增资弥补偿付能力不足。
财险偿付能力吃紧
由于各项经营指标没有得到改善,今年财险公司普遍将面临偿付能力充足率吃紧的问题。目前,已有多家财险公司正在酝酿股东增资事宜。
2007年大地保险保费收入突破1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但由于业务发展迅猛,资本金实力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据保险界权威人士透露,资本金不足是导致大地保险快速发展中出现偿付能力阶段性不足问题的根本原因。由于大小股东在增资方式和定价上出现分歧,一度拖累增资计划近乎停滞。
因大地保险之前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100%,保监会责令其暂停经营包括上海在内的5个省市的非车险业务。
而平安财险上半年实际资本33.97亿元,比上年末减少近15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也从2007年12月31日的181.6%降至111.8%,跌出150%的充足II类公司行列。
平安财险把偿付能力充足率下跌70个百分点的原因,归结为投资收益受到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平安日前发布三季预亏公告,将在第三季度对富通集团股票投资进行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把净资产中体现的约157亿元的市价变动损失,转入利润表中反映。随着平安持有富通集团股价的持续下跌,这笔海外投资账面亏损金额可能继续扩大。
据悉,偿付能力充足率是保险公司风险的综合体现,内外部主客观因素都会影响偿付能力充足率。去年,外部资本市场的良好收益,掩盖了保险公司内部风险管控的不足,而今年这些问题却直接作用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严格监管偿付能力
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也就是公司资本充足状况,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司外部因素影响,主要有股东增资、发行次级债、资本市场波动、宏观调控等因素;另一类是公司内部因素影响,主要有公司经营战略、机构布局、业务发展速度、业务质量、内部风险管理机制、投资收益、费用控制水平等。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涉及到广大投保人的切身利益,是保监会监管工作的核心内容。根据9月1日开始实施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监会根据偿付能力状况将保险公司分为三类,实施分类监管: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的保险公司,为不足类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00%到150%之间的保险公司,为充足I类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高于150%的为充足II类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风险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资本,确保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