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史上罕见的大雨,给了险企一个为行业正名和重新检视自身的机会,也让我们开始反思当前巨灾应急体系中的诸多漏洞。
《保险中介》杂志见习记者 | 李剑华 赵亚男
7月21日,61年来最强暴雨袭击北京城,千年古都瞬间化为泽国,城市多处积水,成千上万辆汽车抛锚水中,甚至面临“没顶之灾”,道路一度瘫痪。
这场暴雨,使北京地区受灾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受灾人数上百万。在受灾情况较为严重的平谷、房山和通州等区县,大量的果树、粮食作物、温室大棚等因暴雨而受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30日24时,此次因强降雨造成损失的各类报案4.7万件、估损金额约10亿元中,机动车辆保险接到的报案就4.2万件,估损金额约3.9亿元。
暴雨过后,北京瞬间进入“紧急”状态,各类救援救灾行动迅速展开。同时进入“紧急”状态的,还有北京当地的各家险企,在这场救援、理赔的“战斗”中,都经历了一场来自自身、客户和社会的严峻考验。
北京险企的“非常时刻”
行驶到北京丰台区丰台路段时,这里已是一片汪洋,地势低洼的桥下通道水深已达60公分,这是7月21日22时47分的北京。当私家车车主沈某行驶至此,车辆遭遇水淹熄火,随后水位迅速上涨,沈某选择了弃车自救。
逃生后,他拨打了保险公司的服务电话。10余分钟后,该公司查勘员到达现场,对车辆紧急施救,第一时间完成了定损,随后又投入另一车辆及人员的救助中。
这样的车主无疑是幸运的。本次暴雨中,不少车主拨打保险公司电话一直占线,拨了几个小时仍然无法接通。为了安抚着急的车主,保险公司在彩铃中提醒:“拨打报案电话不通时,请您不要着急,首先保证安全然后继续拨打,报案延迟不影响索赔。”
对此,一位险企内部工作人员解释,暴雨当天,不仅仅是险企电话占线情况严重,包括110、120、119等紧急号码也出现这种情况,这好比网站会因点击量太多造成的网页刷新缓慢或崩溃。
为保证北京呼叫中心有效缓解车险报案高峰,确保呼入量平稳,太保产险公司还陆续安排山东、深圳、江苏、广东、苏州、浙江、江西、宁波等9家外地呼叫中心进入灾备状态,近200名坐席生为北京地区提供电话支持。
7月21日当天,各家险企还启动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紧急调度增派人手、通宵接转客户报案、紧急出动查勘定损。天平汽车保险公司董事长胡务、常务副总裁焦建刚代表总公司对北京分公司员工抗灾工作督阵。该公司北京分公司成立了5个应急小组,对接报案、客户回访、施救调度、维修厂督导、客户满意度调查等工作进行了细致部署。
“您的车辆是否被淹,需不需要检测底盘?我们为您提供免费的检测服务。”7月22日上午,暴雨侵袭后的北京,诸多车主接到了来自各家险企的客服电话。
早在7月19日,北京市气象台已经预测到此次强降水过程并发布预警,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提前两天进入该预案的工作程序,各财产险、寿险公司纷纷启动暴雨应急预案,做足短信提示、接报案受理、紧急救援、快速查勘、客户伤亡排查等应急准备。
自7月20日上午11时30分起,平安产险、人保财险(微博)等公司向客户发出雷电暴雨短信提示,提醒客户防雨防雷防汛。
太平洋产险则通过官方微博提醒:“如果车子行驶在过深的积水路段而熄火,一定要立即关闭点火开关,千万不要再尝试启动发动机,否则会造成发动机连杆被顶弯,损坏发动机。”而据媒体调查显示,大部分车主当时都把这些信息当成广告,直接给忽略掉了。
7月23日,北京市保险行业协会向车主发出提示:此次暴雨理赔无须提供天气证明,延迟报案不会影响正常理赔,如果车辆在水里漂浮时发生了碰撞损失,只要受损车辆投保了车损险,保险公司也将负责赔偿。
随后,《保险中介》杂志在几家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了解到:面对7月25日、28日北京地区可能到来的降雨天气,他们的言语中流露出的是紧张与紧凑,行动上表现出的是重视——纷纷提前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客户防灾防损;做足预案,积极准备,北京各险企风险服务意识提升或可见一斑。
理赔通道需进一步畅通
7月21日当晚,魏先生的车被淹在门头沟莲石路的主路上,因为发动机进水,车自动锁成P档,人力无法推动。而在他的车后面,是一辆2吨重的宝马。即便是请人拖车,一时半会也没有道路让他把车搬走。
在倾盆大雨的三小时里,他一直拨打投保的保险公司电话,但始终占线。之后,他弃车暂宿。直到第二天,保险公司才派拖车到现场处理,之前只收600元的拖车费,这次他却花了1600元。
他看见拖车师傅一脸的疲惫,压抑住了心中的不满。在他细心询问下,拖车师傅道出了原委:“从昨天到现在24小时,我只休息了两三个小时,后面还有90多号排着队。北京的拖车根本不够用,连天津的拖车都被抽到北京来了。”
基础设施不足,是本次暴雨中北京保险业暴露的最大不足。
由于拖车严重不足,导致部分报案的车主苦等拖车救援。以某家财险公司为例,与之合作的VIP合作修理厂约30家,二类修理厂大约近200家。一般来说,一家修理厂大约有2-3辆拖车,照此计算,能为该公司服务的拖车最多为690辆。而暴雨发生时,该公司接到的报案有数千起,690辆拖车根本无法满足公司所需;更何况在业内,一家汽车修理厂代理几家保险公司业务的情况十分普遍。
面对理赔通道不畅等问题,北京保监局第一时间启动保险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7月22日上午,该局组织各有关险企分公司和北京保险行业协会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并向辖内各保险公司下发紧急通知,协调部署理赔工作,就下一步理赔服务、救援和保全等工作提出6点明确要求。
同时,北京保监局通知要求各保险公司建立“首问负责制”,明确相关责任。首问负责人必须主动、热情接待,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拒绝和搪塞。对于属于职责范围的事项,应明确答复处理意见。对于不属于职责范围的事项,应及时协助联系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理。对于因“首问负责”不到位引发信访投诉的人员,公司要给予严肃处理。
此外,各险企也在理赔方面开设了绿色通道。在车险理赔方面,在满足提交的资料齐全、不存在伤人或第三方物品损失的条件下,各家公司也都规定了快速理赔。车险损失金额在1万元以下,人保财险承诺在1小时内完成单证收集、理算、核赔工作并安排付款。而中国人寿财险于7月21日在各定损中心加强了一线查勘定损理赔人员配置,并简化理赔流程,对因7月21日暴雨、暴风雷击等导致的车、物损一律免提供气象证明。
风口浪尖上的“涉水险”
据各保险公司反馈信息来看,机动车辆因为陷入积水路段而导致了车内进水、熄火成为报案主要原因。本次北京暴雨过后,“涉水险”一时间成了热门的保险话题。
采访中业内人士介绍,“涉水险”属于车损险的附加险,是指保险车辆在积水路面涉水行驶或被水淹后,致使发动机损坏可给予赔偿,必须在原车损险的基础上进行添加。“但即使购买了‘涉水险’,一些保险公司规定也最多只能获得损失的80%左右的赔偿。如果车辆进水造成熄火后系因车主再次启动车辆而造成的发动机损坏或故障,也不赔。”在多家产险公司,只有天平汽车保险执行的保险条款中车损险已经包含了涉水责任,不需要另行购买。其他各险企所执行的保险条款中涉水险均为附加险,须另行购买。
此次北京暴雨后机动车保险报案中,多数购买了(主险)车损险,而没有购买“涉水险”。有统计称,目前涉水险的投保率仅为1%,而据某公司官方微博的调查发现,超过80%的被调查者并不清楚自己的车是否投保涉水险。
未投保涉水险的车主一般分两种类型:一是很多车主并不知道自己购买的车险条款不包含涉水险,需要作为附加险另购;另一类则是车主觉得多花几百元钱买涉水险没必要。以平安产险为例,今年1-6月,该公司在北京地区仅有8.38%的车损险客户投保了涉水险。
太平洋产险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近几年,北京的大暴雨较多,有些立交桥容易积水,此后车主上涉水险的意识越来越强,这两年虽然涉水险投保的绝对数量仍然很少,但投保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众诚汽车保险两核中心部长何永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相比北方的车主,因为南方遭受暴雨的概率比较大,广州车主在购买“涉水险”方面的意识相对较强。“2008年和2009年的连续大暴雨让广东一些停车场被水淹了,让车主吸取教训。因此在近两年,广州车主购买‘涉水险’的意识越来越强。”
暴雨发生后,有媒体称多家保险公司的车损险都明确规定,因雷击、暴雨、洪水、雹灾、海啸等造成保险机动车的全部损失或部分损失,保险人将负责赔偿,保险公司应当为购买了车损险而没有购买涉水险投保客户赔偿保险机动车损失。
对此,《保险中介》杂志法律顾问曾祥斌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对上述暴雨造成的车损,保险人是“依照保险合同约定负责赔偿”,即符合免责这个“保险合同约定”就是限定暴雨等造成车损的实施范围的。“保险合同约定”就包括了随后的免责条款——因发动机进水造成的发动机损坏,保险人不负责赔偿——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既然因暴雨造成的车损要赔偿,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免责条款呢。
另外,上述媒体称险企的“涉水险”其保障范围是“在保险期间内,保险车辆因遭水淹或因涉水行驶造成的发动机损坏”与其免责范围里“因涉水导致发动机损坏不予赔偿”矛盾。因此,保险公司再次被推向舆论的浪尖风口。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微博)在接受《保险中介》杂志记者采访时对此表示堪忧:应该禁止在保险销售中使用“全险”一词,否则极易被扣上欺骗或误导的帽子。行业除加大普及保险知识,还应当对条款严谨性进行评估。
“如果保险公司基于自身情况进行通融赔付依然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强制赔付则另当别论,否则只能迫使保险公司提高费率,这势必会影响到其他投保人的利益。全险只是翻译而来,以后可改为综合险避免不必要的误会。”重庆大学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保险学会理事黄英君接受《保险中介》杂志记者采访时说。
提升行业形象的好契机
统计显示:到7月30日24时,在京险企共接到因暴雨造成损失的各类报案共4.7万件,估损金额已达约10亿元。数据显示,其中机动车辆保险接报案4.2万件,估损金额约3.9亿元;企业、家庭、工程等财产保险接报案2331件,估损金额约5.1亿元;投保种植业保险农户受灾面积约28.3万亩,养殖业损失约24.3万头(只),种养两业估损金额约9142.6万元。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对于北京暴雨中保险公司积极理赔,一位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保险中介》杂志记者,类似这样的事件在南方某些省份每年都有发生,当地保险公司都是习以为常了,只不过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发生的比较少罢了。
进入7月以来,持续降雨和局部地区暴雨导致云南省多地洪涝灾害频发;7月24日凌晨,在江门台山登陆的第8号台风“韦森特”。在这些经常出现暴雨等恶劣天气的省份,当地保险业无论是从预警机制,还是救援机制上,尤其是应对灾害的心理上都更为成熟。
郝演苏认为,就这场暴雨而带来的理赔额来看,这对保险公司来说并不足以构成压力,去年全国有5000亿至6000亿元的财产保险,如果北京的损失放到全国范围内,并不算多。他还表示,这几年保险公司对类似灾害事件的处理一直都很积极。
7月22日下午,平安人寿(微博)北京分公司赴房山客户家中,迅速赔付理赔款1.1万元,完成本次灾害中业界首笔寿险赔付。
7月23日,为最大限度减少农民损失,市农委联合人保财险、中华保险、太平洋产险、安华农险、华农保险五大保险公司开通快速理赔绿色通道,先行预付30%至50%赔款,以稳定农民情绪,帮助受灾农户尽快恢复再生产。
7月24日下午,房山西石门村村支书李廷立收到中华保险房山支公司工作人员送来的30万元赔款,这是北京市第一笔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
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做出快速积极反应,正是保险行业发挥社会保险功能的价值所在,正是保险行业风险管控专业优势的体现。
不论是在暴雨到来前的预警信息发布,还是暴雨中的积极救援,都是保险业在重塑自身行业形象。
巨灾保险亟待推广
7月22日22时,针对北京、河北近期暴雨洪涝灾情,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财政部、水利部紧急拨付特大防汛补助费1.2亿元,支持京津冀3省(市)做好防汛抢险及水毁水利设施修复。
7月26日,北京市委、市政府紧急安排救灾资金1亿元,专项用于受灾区县对紧急转移安置的群众、因灾遇难人员家属、受灾导致基本生活临时困难的群众和因灾倒损房屋的农村困难家庭开展应急救助等工作。
暴雨发生后,北京地区陆续收到了来自北京红十字会、北京捐赠中心、万达集团等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捐助。截至26日,北京市募集款项超过6000万元。
武汉大学(微博)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和中教授告诉《保险中介》杂志记者,暴雨过后,从人道主义出发,政府进行公共救济,补偿经济损失是应该的,但是这并不应当成为一种常态,也不应该由政府承担所有经济损失,“应建立巨灾赔偿机制,归为商业保险范畴。”
就本次暴雨来看,受灾还仅限于北京地区小范围内,险企估计损失10亿元,它只占了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6.4亿元的约8.59%,远远低于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巨灾保险国家自然灾害损失中能到保险赔偿约30%的标准。
而在汶川地震发生一周内后,中国保监会公布地震保险理赔数据,截至2009年5月10日,保险业合计支付保险金16.6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保险业赔付仅占0.2%。
“商业保险定价和运作的基础是‘大数法则’,但巨灾保险打破了这一基础,一个灾难可能会吞噬掉一个保险公司十年甚至二十年的保费,靠个人缴费,商业保险公司单独运作肯定行不通。”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巨灾风险,国际上通用的规则是,一定要有政府相关的配套政策实施和国家财税的扶持,结合国际再保险公司分散风险。
目前,我国的再保险市场上仅有4家机构:中国再保险及慕尼黑再保险、瑞士再保险、科隆再保险(中国区域公司),经营主体单一,缺乏竞争。由于目前国内灾害保险种类较少、对保险理赔的技术性标准严苛,灾害保险的保障功能大大弱化。
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保险理论研究处副处长舒高勇表示,要完善巨灾风险控制,首先需要政策的支持。其次还要处理好各项复杂的工作,比如政府在巨灾保险中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责任、应作的工作;相关政府机构部门间的协调;政府和保险公司间保险责任的划分;巨灾保险金的运作和经营模式;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出台等等。
就国外经验来看,巨灾保险的组织形式、政策支持等一些列问题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探索、试验、成熟。这意味着,目前中国要建立巨灾保险,并不能一蹴而就。
链接 >>
《保险中介》:“7·21”北京暴雨各大保险公司理赔一览
1.车险
天平汽车保险:对受水淹车辆进行100%跟踪回访
截至7月25日24时,天平汽车保险北京分公司共受理水淹车、涉水车报案324笔,96%的车辆已全部拖到修车厂修理。该公司对受水淹车辆进行100%跟踪回访,尽可能降低客户损失。
平安产险:提供免费道路救援
截至25日16时,平安产险已接到暴雨相关车险报案8394笔,灾害发生期间,平安车险共提供免费道路救援1867次,完成客户回访5477人次。
大地保险:共接车险报案237件
截至7月23日上午12时,中国大地保险因北京7.21特大暴雨已接车险报案237件,预估损失超过300万元人民币。
国寿财险:受理报案电话1799通
7月21日以来,国寿财险北京分公司已受理报案电话1799通,现场救援机动车403辆。根据接报案情况,预估本次特大暴雨将造成保险损失2600万元,其中车险损失约1600万元、非车险约1000万元损失。
2.人身险
新华保险:快速理赔5万元
启动了紧急预警和灾害应急运营服务快速响应机制。房山一名客户溺水身亡,新华保险于7月22日迅速开通理赔服务“绿色通道”,通过投保单位向客户家属转达了问侯并表示公司希望即刻上门慰问并现场理赔。
平安人寿:完成4笔共64.9万理赔
截至7月23日下午18时,平安人寿已确认5名客户遇难,其中4名客户理赔已结案,合计理赔结案金额64.9万元。7月22日上午,平安寿险就率先确认了房山区一名8岁客户在本次暴雨事故中身故,公司迅速开通理赔绿色通道,仅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赔付10675.03元。
泰康人寿:启动一级响应和重大突发事件理赔应急预案
暴雨当天,泰康人寿立即启动一级响应和重大突发事件理赔应急预案,理赔人员当天下午即赶赴各主要受灾现场,排查伤亡名单,寻找泰康客户。北京分公司理赔人员赶赴医院对受伤客户进行了探视慰问,并积极协助客户准备理赔资料。
太平人寿:一例理赔全额给付3.2万元
截至7月26日,太平人寿已确认有两名客户在“7.21”中遇难。其中一例理赔已结束,全额给付3.2万元。另一例理赔已在进行中,预计赔付金额1.5万元。
3.农业险
太平洋保险(微博):赔付首都农业集团30万元
7月24日,太平洋产险北京分公司将30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赔款送到首都农业集团,在最短时间内赔付了全部赔款,为保护农业生产单位利益、迅速恢复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安华财产险北京分公司:预付保户养殖场150万元
安华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一次性赔付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保户肖凤玲的养殖场预付款150万元,为受灾群众迅速投入灾后重建、恢复农业生产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中华保险:支付首笔农险赔款30万元
截至7月24日,中华保险房山支公司已有9笔农险案件通过银行转账直接划款到户,共计金额1033800元。7月24日下午,中华保险房山支公司工作人员将北京市第一笔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款30万元支票送到了房山区十渡镇西石门村农工商经济联合社负责人手中。
4.企财险
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预付东来顺集团暴雨灾害赔款150万
7月22日上午10点左右人保财险公司接到报案,东来顺集团位于北京朝阳区平房乡的食品加工中心发生严重积水。接到报案后,人保财险公司迅速组织理赔人员前往,1个小时内到了达事故现场,看到积水情况后理赔人员立即指导客户进行施救工作,并对现场损失情况进行清点。为帮助东来顺集团尽快回复生产,7月24日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向东来顺集团紧急预付赔款150万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