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15:44 新浪综合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6.1日本险企在20世纪90年代低利率环境下大面积破产

  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三差:即利差、死差和费差,而国内保险公司的利润中大约有90%左右是来自于利差。而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我国逐渐进入利率下行周期,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由2014下半年的3%下降到如今的1.5%,利率下行会使得保险公司利润出现大幅下降,影响保险公司维持现金流稳定和正常运营。我们比较研究20世纪90年代日本低利率背景下保险公司出现大面积破产的情况,来给未来低利率下我国保险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在20世纪90年代的日,在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9家大型保险公司相继破产,主要原因有:

  1、90年代日本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2、低利率致使行业保费收入停滞不前,大量高预定利率的长期储蓄型保险在低利率背景下给保险公司带来了极大的支付压力,利差益逐渐变为利差损;3、宏观经济泡沫下资产配置方面的大幅亏损,包括固收类产品收益率大幅下降、股票及房地产市场崩溃、日元大幅升值带来大量外汇损失;4、外资险企进入以及金融改革使得行业竞争加剧,金融机构互相持有股权债券加剧风险传导;5、在监管制度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漏洞。

  6.2长期低利率给日本险企带来的挑战

  由于低利率环境是系统性风险,这种风险很难通过资产调整和分散化投资,消除低利率给日本保险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长期低利率给日本保险公司带来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低利率虽然能使固收类资产短期受益,但中长期面临再投资压力

  由于日本保险公司资产配置中固收类占到50%以上,对于存量固收类债券等配置资产而言,利率下行将会使得其公允价值提升;同时,下调利率往往利好股市。因此,从短期来看,整体资产价值可能会提升。但从长期看,新增投资资产收益率的下行会拉低整体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利率下行会使得利差益缩小甚至可能成为利差损。

  长期低利率使得负债端保费收入难以维持高增长

  通常而言,保险公司的负债久期是要长于资产的久期,伴随着利率的下行,保险公司资产价值上升幅度要小于负债的上升幅度,从而导致保险公司净资产的下降。同时保费收入方面,虽然相对于其他理财产品,保险兼具保障与理财双重功能,但是在长期低利率环境下,理财类保险收益下降,也会对保费收入形成一定挑战。并且保险产品定价利率过高,而投资收益减少,往往会使得保险公司估值降低。

  保险公司重资产属性使得保险公司难以通过投资组合调整适应利率变化

  由于日本保险业经历了繁荣时期,累积了巨大的投资资产,虽然日本保险公司已经充分意识到低利率环境带来的挑战,但是由于投资资产规模巨大,保险公司重资产属性过强,从而导致保险公司难以在短期内找到合适的替代投资品种,用以提升投资组合的收益率。

  6.3我国险企应吸取的经验

  日本低利率环境对保险业的冲击是前车之鉴,我国保险公司应从中吸取的经验有:

  避免预定利率过高形成高利率保单

  目前我国也处在利率下行周期,伴随着低利率的继续,保险公司利差益收入受到一定限制。一方面保险公司自身需注意风险,合理下调预定利率,避免未来高预定利率的保单给付给公司经营带来压力。目前上市公司大部分保险产品预订利率在2.5%-3.5%之间,处在合理区间,但仍需注意未来利率继续下行过程中对于预定利率的调整。

  将资产配置提升到更高的高度统筹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方面,随着国债收益率曲线将进一步平滑,短债长投对于险企而言也较难覆盖其成本支出,随着险企在投资端的逐渐成熟,把握资产轮动和政策趋向,合理进行资产配置赚取较高收益。尤其需要注重久期较长的固收类投资机会以及国家层面的基础设施投资或债权计划,拉长投资久期。

  发展保障型产品,降低保险产品对投资的过度依赖

  通过日本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日本90年代保险公司大量销售预定利率较高的投资理财型的保险产品,而伴随着利率下行,投资理财类保险产品对于投资端的过度依赖使得支付压力陡增。因此,需要大力发展保障型保险产品,将其逐渐回归到保障功能的本质上来,降低保险产品对投资的过度依赖,减轻在低利率环境下资产配置的压力。

  提前预判再投资风险,做好现金流预测和管理

  由于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是长期行为,因此在进行再投资时,应该提前预判再投资风险,包括对整个资本市场、未来预期的利率与收益率的判断,将资产配置长期化考虑,并积极做好现金流的预测和管理,以保障在一定风险的情况下公司有充足的现金流保障。

  行业监管需要积极引导行业转型、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做好偿二代的评估和修正工作

  监管层应积极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引导行业转型,包括控制定价利率在合理范围之内,避免定价利率过高给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及现金流带来过大压力;抑制过于激进投资,谨防投资端风险;提升保障型产品占比,逐渐回归风险保障的本质等。

  加强监管要求,对于徘徊监管边缘的保险公司要及时敦促其进行整改;当危机发生时应积极救治。如偿二代下部分保险公司出现了偿付能力不足的情况,应及时要求其采取增加资本金、办理再保险、限制业务范围及资金运用形式和比例等方式,督促其回归正常经营。同时如出现破产情况也应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安排其现有业务。增加保险保障基金的规模,提升基金的运营收益等。

  偿二代推行尚未经过行业长期发展检验,与偿一代相对,放松了对一些大型保险公司资本的要求,是否能够有效对冲长期低利率带来的冲击还有待检验。随着利率环境变化,要动态的对偿二代监管体系进行客观评估和及时修正,以使得监管措施能够切实有效反映公司存在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责任编辑:邹凤成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