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私人银行:财富管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 15:48 《小康·财智》

  文|海 峰

  对多数富人来说,除继续做好企业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这一主渠道外,如何更好地打理自己所拥有的庞大资产,怎样才能为其找到一个合适的财富“贴身管家”,就变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2007年被业界称为私人银行的“中国元年”。这一年3月份,中国银行联手苏格兰皇家银行推出了私人银行服务,这是境内银行首次涉足高端金融服务领域。8月份,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的私人银行中心相继成立。私人银行成为境内银行业争相看好的一项高利润率的新业务。

  到2008年上半年,私人银行业务又出现人头攒动的第二次高潮。2月下旬,交通银行设立私人银行管理中心,开始涉足私人银行业务。3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上海启动私人银行服务。3月28日,中国银行宣布将私人银行业务延伸至澳门。3月31日,汇丰银行在上海推出私人银行服务。此外,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也有望在上半年推出这项业务。

  各家银行之所以对私人银行业务趋之若鹜,自然是看好中国富裕人群的不断扩大以及他们日益高涨的财富管理需求。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调查数据,中国大陆拥有百万美元金融资产的家庭数量已从2001年的12.4万户上升到2006年底的31万户,跃居全球第五。另一组数据则显示,中国20%左右的高收入人群掌握着60%〜70%的银行存款、70%左右的政府债券、70%左右的股票资产以及很大一部分外汇存款。

  高盛亚洲区经济研究部执行董事梁红认为,“中国财富的日趋集中以及拥有财富的中产阶级迅速老龄化,将给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而这正是中国的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市场吸引全球银行业前来竞相发掘的主要原因。”

  金融业都比较熟悉“二八法则”,即80%的收入来源于20%的客户。私人银行业务更是将这一法则发挥到了极致,高端客户的业务收入贡献率是普通客户的多少倍,可谓是“一九法则”。私人银行业务成为众多金融机构眼里的“香饽饽”,也就情有可原。

  撩起私人银行的面纱

  对中国人来说,私人银行确实是舶来品,它起源于16世纪的瑞士日内瓦。法国一些经商的贵族由于宗教信仰原因被驱逐出境,形成了第一代瑞士的私人银行家,欧洲的皇室高官们迅即享受了这种私密性很强的卓越的金融服务。开始是专门服务于200万美元以上的超级富翁家族。后来逐步演变为向众多的高净资产客户提供更多产品和更多内容的金融服务。

  谈到私人银行的概念,很多人都有不同理解,并存在着很大的认识误区,所以有必要先做一下澄清。私人银行不是私人开的银行,它只是银行中的一条业务线或者一种银行服务类别,与银行所有制的性质无关。

  通俗地讲,私人银行是专门针对富人的一种私密性极强的“从摇篮到坟墓”的金融服务,包括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投资理财产品,对客户投资企业进行全方位投融资服务,对富人及家人、孩子进行教育规划,移民计划,合理避税,信托计划的服务等。

  与普通的银行理财服务相比,私人银行更具国际化、全面化和增值化,是个人理财业务的升华。首先,具有国际化的管理视野和全球化的资产配置能力,善于解决富人的跨国投资难题和资金管理事务。其次,服务范围、投资产品更广泛。再次,私人银行通过个性化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一方面,私人银行更会考虑客户较长一段时期甚至一生的需求来提供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私人银行还向客户提供一些不对普通投资者开放的投资机会,直接增加服务价值。

  门槛有多高

  私人银行与其他银行服务的不同之处,主要通过对客户的收入状况区分、识别实现的。

  西方银行业的四类金融服务是这样划分的:第一类是大众银行,不限制客户资产规模;第二类是贵宾银行,客户资产在10万美元以上;第三类是私人银行要求客户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第四类是家庭办公室,要求客户资产在3000万美元以上。

  在5家中资私人银行中,交行的门槛最高,为200万美元;其他几家在700万〜1000万元人民币之间。外资私人银行除汇丰和渣打的进入门槛为100万美元外,其他大都高于中资私人银行的进入门槛。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