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专享理财来袭 情侣理财切忌脑子发热

2014年02月13日 08:12  现代快报 

  春节后,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和互联网余额理财产品的收益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比较2013年,目前仍属于较高收益阶段。银行理财建议,为结婚、购房、家庭长远规划的年轻情侣,不妨抓住这个情人节,进行长短期结合的理财规划。

  情人节&元宵节专属理财来袭

  除了“余额宝二代”选择在2·14元宵节&情人节上市,不少银行也推出了节日专属理财产品。

  建设银行的元宵节专属理财产品率先亮相。这款节日特别定制的产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5万元起售,1个月期限预期年收益率为5.15%,2个月预期年收益率5.6%。无独有偶,光大银行[微博]也推出了节日专属理财产品。这款2014年阳光理财资产管理类理财“T计划206-259天”双节(元宵节、情人节)专享产品,也是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259天期限产品,5万元起售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1%,30万元起售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2%。

  记者注意到,春节后多数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已经滑落至6%以下。目前,光大银行、南京银行平安银行有几款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在6%以上,而多数大型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的中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维持在5%-6%之间,5.5%以上为较好的收益。

  建设银行私人银行客户经理黄葵回忆,近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有所下降,较春节前平均下降了0.5个点左右。但在以往年份,12月底的理财收益高峰值后,1月份起会迅速回落。

  青年情侣理财切忌“脑子发热”

  不过,按照惯例,未来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还会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南京银行高级客户经理晋倩认为,大约到2月底、3月初,理财产品收益会降至一季度的谷底。不过,随着季度考核的到来,在3月底时,理财产品收益还会有一个翘尾行情。

  “目前来看,今年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下降趋势比较平缓,市场上5.5%—6%左右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仍然属于收益较高的水平,是人们购买理财产品的良好时机,不过,仅针对青年情侣,不建议全部用于购买同一种产品。”从业多年的黄葵认为,处于财富成长期的青年情侣或夫妻,应及早引入理财概念,做好长中短期错配。一方面增加平时的储蓄,另一方面,可以采用较为积极的理财策略,做理财产品、基金、外汇、股票等相结合的理财规划,并在全球寻找投资机会。根据半年至一年的市场环境,进行动态的理财调整和错配,而不能只看短期的收益率将全部资金买入同一个产品。

  有此一说

  互联网金融

  推高传统理财收益

  不仅是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炙手可热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春节后也出现了收益跳水现象。

  以春节前开通上线的微信理财通为例,春节前的7日年化收益率始终维持在7.3%以上,最高一天高达7.9%。余额宝春节前的7日年化收益率维持在6.4%~6.5%左右。目前,理财通的7日年化收益率回落至6.73%,而余额宝则在6.1%左右。

  黄葵指出,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滑,主要由于市场的资金链不像去年12月底前那么紧张,央行的有效管理对市场正面信心的塑造有帮助。而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不断推出高收益率产品,也整体推高了市场对理财产品收益的预期。这也是今年传统银行理财产品仍维持较高收益的原因。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美媒:中国领导人提出重组解放军要求
  • 体育庞清佟健谢幕演出第四 几近完美疑遭压分
  • 娱乐好莱坞知名女星秀兰邓波儿去世 享年85岁
  • 财经金融部门已在对房价可能下跌做准备
  • 科技国产操作系统厂商中科红旗解散清算内幕
  • 博客唐师曾:80年代末“扫黄”行动(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硕士民工市场求职自降身价只求月薪3000
  • 郎咸平:中国城镇化已经接近尾声
  • 罗慰年:移民围城效应
  • 叶檀:遗产税终会转嫁给中产阶层
  • 石麒麟:巴菲特神密投资公式找到了吗
  • 向小田:回乡见闻系列总结
  • 朱大鸣:地价暴涨会不会刺激房价奔腾
  • 张庭宾:美元债是中国企业的金绞索?
  • 陈绍霞:土地增值税乱象探因及对策
  • 叶檀:东莞的迷茫
  • 慕白:朱长虹冒险背后的政治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