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
大连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并兼有海洋性特点和优美的环境,构筑了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大连城市空间以山水特色最为突出,形成了“蓝天、碧海、青山”的特色风貌和景观格局,不仅拥有美丽的海岸线、百岁老人聚集的金石滩,还拥有滨海路、星海广场等著名景观。
一个面积不到1.3万平方公里的城市,大手笔建起了56个广场,包括英特尔在内,近4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于此,是什么让这个城市如此有魅力?
大连是中国最为宜居的城市之一,在这座城市的书店,你甚至能找到这样一本书《我爱大连的100个理由》。生活在这里的人用书籍描绘城市的画像,饱含着深情与热爱,今天带着这本书,怀着对大连的好奇,五个重庆建设万里行,也开始了大连之旅。
大连,我国北方著名的港口,因其优良的人居环境,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城市称号,成为我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在许多人心目中,她是中国最美丽、最浪漫的地方,夏季达沃斯、足球、阳光、沙滩,还有“联合国人居奖”都是她的标签。
让国人来到这里像到了西方,到了一个开放的世界,如果是外人像回到家一样,这种招商理念或者环境理念成就了和城市文脉相同的广场文化,或者广场形态,事实上这种客厅意识或者叫环境意识,生态意识也是让市民逐渐逐渐的当成一种骄傲了。
在近现代的城市规划中,大连一直很重视公共交通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公交线路105条。在关于交通方式的调查项中,被调查居民中,有一半以上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公共交通(包括公共汽车、无轨电车、电铁和快轨),比重达到49.78%。加上单位班车(准公交车)达54.9%。表明城市的整体交通通达性较好。
成都
成都是天下的“盐”。是中国“第四城”。2009年成都荣获“低碳中国贡献城市”。它最新则拟定了建设世界现代化田园城市目标,分三步走:5至8年实现新三最,中西部第一;20 年步入世界三级城市比肩休斯顿;30至50年跻身世界二级城市向巴黎看齐”。
成都的宜居不仅关乎居住问题,而且还在于有良好发展机遇。尽管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考验,成都的楼市依然坚挺,外地人来蓉购房也创了新高。2007年—2009年一季度期间,在成都的购房者中,外地人占四成左右,约三成左右的外地购房者资产在100万元以上。
宜居指标
气候:成都气候温润,山川秀美,水资源丰沛,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9天/年。
地理条件:成都平原面积比重大,达4971.4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0.1%,
人口:都市区常住人口837万。
高校资源:有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多所211本科重点大学。
交通资源:成都市区规划了四条地铁线,其中1号线将于今年10月开通。
青岛
有海的城市,在“宜居” 二字面前,总是容易讨人喜的。尤其像青岛这样,那座百多年历史的欧式火车站,像个句号点在大海面前,每每注视着它与海浪间,那段可以用步子来量的距离,我脑中便浮出宫崎骏式的画面:和谐号子弹头列车鸣叫着,穿车站而不停,像马儿打着响鼻欢奔向大海,才慢慢减速。待你下车,两脚却浅浅的、踩在咸海水中,一双红鞋子,便显得分外明艳。
想像一下在这座城市的生活:人少,走在大街上,清净得让人要想起民国。城市好看,欧陆老建筑沿着海岸线,扶疏在花木从中。城市不一马平川,就有小径分叉的花园般的奇趣。啤酒生鲜、海物生猛,当地人无论喝酒还是啖海货,一概的山东大汉的豪放热情。美女多、帅哥多,可由影视剧市场作证,青岛已成为明星的重要种库之一。(文冯超)
宜居指标
交通资源:火车相当便利。山东的高速路网,那是没的说的。据说要修青岛-烟台-威海轻轨了,要修好了,那伸出头来的一小块儿山东半岛,就都可当日抵达了。
高校资源:近二十所。最有含金量也最漂亮的是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