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财富》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9月23日 17:14 中国经营报
《财富》杂志的英文名为“FORTUNE”,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中文名一直 被译为《幸福》,只是到最近才
改译为《财富》。其有关发展过程特别是关于企业的评价的情况是:
·1929年,美国人亨利·卢斯创立了《财富》杂志;
·1955年,杂志接受一位名叫埃德加·史密斯的编辑的建议,开始采取以上一 年销售收入为主要参数对美
国500家大工业公司进行排名的办法;
·1956年,杂志开始公布对美国非工业企业进行类似评选的名单;
·1983年,杂志开始公布规模完整的美国500家大服务公司的名单;
·1990年,杂志开始采取类似的办法对世界大工业公司和服务公司分别进行排 名;
·1992年,中国首次进入世界500强,两家企业在服务公司中榜上有名;
·1995年,杂志开始不再对美国工业企业与服务企业分别排名,而是混合地排 出美国500强的名次;同
年,杂志对世界500强也开始混合排名了。
《财富》杂志企业评价的基本方法是在每年的7月—8月之间,以上一年销售额为 基准对世界大企业进行排名
,销售额的单位为美元。除了销售额之外,还要公布利润、 资产、雇员等指标。在1995年以前工业企业与服务业分别排
名时,服务业的500 强被分成8大行业:多样化服务(包括贸易、电信、建筑、旅馆等)公司100家,商 业银行10
0家,此外还有金融公司、储蓄银行、生命保险、零售商、运输及公用事业 各50家。其中,只有商业银行的排序是以总资
产为主要指标的。
如上所述,《财富》杂志的企业评价以1995年工业公司与服务公司混合排名为 重要分水岭。《财富》杂志
认为,必须进行这种改变的原因主要有非规制化、经营多元 化和数字化等。首先,规制缓和使得工业与服务业以及服务业之
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以至于形成了电话公司与广播公司竞争、软件制造商为个人提供金融服务、航空公司销 售互助基金
、汽车生产商介入保险业的局面。其次,从企业经营角度看,随着业务的多 元化,服务的比重逐步上升,使得制造与服务更
加难以区分。例如,1994年美国通 用电气公司收入的40%不是来自它的本业而是来自服务业,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
B M)经营软件业务几乎比微软公司大三倍,其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咨询服务,而咨询服 务的营业额大大地超过了许多纯
粹的咨询公司。此外,由数字化革命产生的住处产业, 其本身就是一种融制造业与服务业为一体的混合型产业。例如,《财
富》杂志的母公司 时代公司曾是一家制造企业,但其大部分收入来自印刷杂志与书籍;1989年,时代 公司买下了沃纳
通讯公司,由于其销售额主要来自电影与有线电视,所以被列入服务公 司;但是,现在时代———沃纳公司在电影方面的收
入中,销售录相带的收入又超过票 房收入了。
《财富》杂志企业评价的最大特点是公开、公平与公正。首先,所谓的“企业评价” 并不确切,因为英文的“
list”仅仅是列入表内的意思,《财富》杂志要求所有入 选公司的财务数据必须公开,这样就经得起检查与推敲。因此
,就是美国邮政总局也可 以参加评选。其次,评选活动本身并不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这样就使评选有了公平的 基础,保
证了杂志从来没有接受过关于评选工作弄虚作假或营私舞弊的投诉。此外,杂 志每年进行评选活动时,都清楚地列出专栏主
任、助手以及全班人马的姓名,以求得社 会的监督。
当然,要做到这种公开、公平和公正,还需要成熟的市场环境。显然,列入《财富》 500强的大企业,绝大
多数都是股票上市的股份公司,公司必须定期向有关部门申报 财务数据,并有责任和义务向公众予以公开。对于《财富》杂
志本身来说,尽管评选本 身不收费,但是,由于评选活动权威性的影响,吸引了一大批稳定的读者群,在全世界 赢得了极
大的声誉,这又是一笔何等巨大的、无形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