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大家看的图是世界粮食安全指数。这张图上可以看到各种颜色,最深的是红色,在非洲的中部,撒哈拉以南这一带,索马里最角的地方,和它挨着是埃塞俄比亚,再里面是苏丹、乍得,还有安哥拉、阿富汗,这些地方是粮食安全指数最低的地方。也就是说,它的风险程度是最大的。每年这些地方一遇到天灾就会产生大的饥荒,这些地方是粮食安全最严重的地方。另外我们看颜色稍微浅一点的地方就是这一块,像非洲的东部和西部以及亚洲的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些地方不大容易产生人道主义灾难,但是它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是紧绷的弦,经常发生由于粮食的短缺所导致的国内政治动荡。大米涨价然后上街游行。
我们对2007、2008年发生在菲律宾、印度的因为大米涨价发生的国内动荡记忆犹新。再有整个图上占的面积最大的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非洲的北部、南部还有拉丁美洲大部分,这一部分是粮食相对安全,就是说基本上解决粮食安全的问题,可以自给自足,自己的余粮可以应付一段时间,不大可能因为粮食的短缺产生大范围的事件。
当然还有剩下的绿色部分就是我们看到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我们看到的是绿色部分。这是粮食安全没有问题的国家。我们发现这个图在其他的几种情况下和这些国家的情况是千差万别,但是有一点,就是你会发现全世界这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农业也是最发达的。这可能跟我们原来的印象不太一样,也就是说在粮食安全的角度来说,这些工业化的国家是完全无忧的,包括日本。它是怎么评价粮食安全?不仅仅是拿粮食的产量来评价,它有一套综合性的指标,大家来看我左边列出来的指标,包括粮食的充足性和稳定性,就是你的产量是不是够,这当然是第一位,而且是稳定。比如印度、东南亚这些国家粮食的充足性是不错,但是缺乏稳定性,因为他抵抗风险和天灾的能力比较差,这个就会给他减分。另外现有的营养和健康的基本状况。比如说这个国家的人平时营养都很好,所以对于粮食安全的影响可能要差一些。但是对于那些本来营养条件不太好的这样一些国家,就会出现大的问题。还有粮食的分派能力,就是你有没有渠道让真正需要粮食的人获得粮食。还有人群GDP,还有社会冲突、政府的组织效率,像现在社会冲突、政府的组织效率中国都是占优的。
我们在世界粮食安全中处于较好的水平,更多不是由于中国粮食产量的足够,而是相对而言政府的效率高、社会的冲突比较低,我们分派粮食的能力相对高一些,这些会给我们加分。还有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这个绝对是减分。两千多年前,欧洲是罗马帝国,中国是秦和汉,为什么两千年以后欧洲分裂成那么多国家,就是因为我们的地太差了,这些国家生活在这片地域里必须生活在一个国家里面才可以保证种族的延续,如果我们分裂成那么多国家就不能保证种族延续。发生旱灾一个省就基本上颗粒无收了,这种情况会经常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生活在一个国家里面,保证一个省或者若干省颗粒无收的时候其他的地方能够支援他们。
我们刚才讲了世界各个国家不同粮食安全面对的问题。从总体上来说,平均下来世界上所有的粮食是处于风险的状态。2010年谷物产量是22.39亿吨,而消耗是22.48亿吨,就是说消耗超过了产出。因为各国都有自己的粮食储存体系,大概会有20%左右的存粮。我们看2010年的存粮就被消耗了,就是说我们总体的消耗量已经超出了产出量。从世界各地来说,基本上保持一个均衡,但是总体来说这个均衡是相对脆弱的均衡,恰恰是那些全世界最穷的国家需要进口粮食。所以这个均衡是看起来总体的均衡,但是首先这个均衡是脆弱、不稳定的。同时,由于全世界粮食的拥有是巨大的不平衡,所以这种均衡更加脆弱。
我们看一下世界各国的地理条件是差很多,这个是世界各国耕地占总面积的比。紫色的颜色就是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你看这个图就明白了,为什么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而印度360万平方公里,而为什么印度人口已经超过十亿还没有饿死,为什么?是因为他们地多,别看他们总的土地面积比我们小得多,但是它的耕地面积比例是非常大,我们看全世界耕地比例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乌克兰、波兰这几个国家。然后是深蓝颜色,达到国土面积的30%到40%的样子,紫色就是40%以上。
我们看一下仅有几个国家达到了这个蓝色,就是法国、德国、罗马尼亚、尼日利亚等等这样一些国家。所以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法国印象里头是一个面积并不太大的国家,但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之一。再下面就是浅蓝色,占到15%到30%,我们看浅蓝色的国家包括欧洲大部分国家,包括西班牙、意大利、英国、土耳其、叙利亚、巴基斯坦,包括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泰国、朝鲜。还有一个重要的国家——美国。他们是一类的。就是说他们的耕地面积占到国土总面积的20%左右。那么接下来就是10%左右的就是绿色部分,就是中国、阿富汗、缅甸、南非、墨西哥、印度尼西亚,这些国家不太多。虽然有些国家国土面积比较大,但是所拥有的耕地非常地少。当然还有一些国家还不如中国呢,就是下方橙色的,就是主要存在在非洲国家的荒漠地区。所以这些国家耕地少,还有的不是不适宜耕种,是因为生产水平太低,很多耕地没有被开发。
中国的情况和这些国家不一样,我们凡是能开发的那点地都开发了,我们没有太多的地方说是荒地。像黑龙江的三江平原是我们最后一块以前没有被开发的肥沃土地,但是它已经被开发了。那是我们国家中最后重要的粮食基地。其实在1860年有一块作为很好粮食基地的地方,就是黑龙江再往东到太平洋那块地方,黑龙江以南乌苏里江以东,那个地方有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开发成耕地的话,相当于我们现在所有耕地面积的一半,但是非常可惜已经被割让给俄罗斯。我们国家总体在粮食安全角度上来说相当于是比较好的一个状态,但是我们从耕地的面积上来看是处在比较差的状态,这是因为中国相对农耕的精耕细作产生的效应。
大家看一下各个国家的耕地面积,刚才我们看的是比例,我们看一下实际的面积。全世界耕地面积拥有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剩下的地不是不能耕种,而是懒得去耕种,它不需要耕种,尽管这样仍然有17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然后第二个印度150多万,印度总体的土地面积比我们中国小得多,只是我们中国的30%多,但是它的耕地面积比我们多。所以大家不要地图面前一看印度可以养活自己,我们养活不了吗?它的耕地面积比我们多,它接受的太阳能比中国高得多,所以产出比我们高得多。所以中国的土地看起来国土面积全世界第三,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在全世界要少得多。
我们现在的耕地面积从1998年降到2005年的18亿万亩。我们提出要守住18亿的线,但是现在看来守不住了,现在有相对比较科学的手段,通过遥感技术对土地面积是可以掌握的。实际上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好的地方、适合种地的地方越来越少,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流失的土地更多是肥沃和适宜耕种的土地。在中国的耕地分布也是不均的,这是两千多个县的耕地分布,深绿色是说这些县耕地面积最多的,深色存在于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上游这一部分,包括我们看到的湖南和江西这一部分也处于稍微浅绿色的一部分,我们看整个西部地区从漠河到云南的亨通画这么一条线,这条先正好一半一半中国的国土面积,中国西北方向基本是种不了什么东西,主要靠这一半,这一半主要是靠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上游的这些地方。像浙江、福建、广东这些地方,气侯条件很好,但是对于中国粮食的贡献是非常低的。
我们的粮食产量虽然九连增,但是每年增一点点,总体基本是五万吨左右。我们看这一张是美国种植的图,美国整个地区中间中西部地区是玉米生产区,然后有两块小麦生产区,剩下大量的地方都是可以种植的,然后南方主要种的棉花,东北部和西北部主要种的是草、木区。就是说这些地方也有很好的条件。所以它的条件比我们好得多。
这是我去年在美国种苜蓿草的地方。我们说七百八斤还不够我们吃,这是够了,但是美国人吃多少粮食啊?如果总消耗量来看,就是他们的肉蛋奶用粮食核算的话,每人每年消耗一千千克,欧洲750千克,所以中国的粮食安全不安全是建立在目前我们的饮食结构上,如果我们现在的饮食结构一直保持下来可以,但是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这个过程是不存在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迈进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到最后由原来的菜和粮食为主,最后变成以肉食和蛋为主,这是没有例外的。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形成了我们的饮食习惯,下一代人变成了发达国家的饮食习惯,这个时候我们的粮食安全就完成不存在了。所以我讲这么多,就为了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说明大家干的事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事。谢谢大家!
主题演讲4 转型期,中国农业的发展困惑与前景
演讲嘉宾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 何学功
以下为何学功演讲实录:
主持人:下面隆重讲下去的是本人,刚才没有介绍,因为我们现在种粮专业合作社有培养下一代的义务,开始争夺话语权,我是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的,叫何学功,放羊长大的,偶尔做点投资做点咨询,所以看到合作社的社员非常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