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韭菜合理割 确保品质促高产

2013年04月09日 09:24  农业部网站 

  冬季,因韭菜在温室内能够连续生长,所以菜农普遍采取增加收割频率的方式获取更多产量,但这种做法易导致韭菜长势变弱,品质下降,甚至会导致病害加重。而合理收割韭菜,能够改善韭菜根茎部的营养状况,有利于促进韭菜稳定健康生长,确保韭菜品质优良和产量稳定。

  收割时机要适宜

  冬季,温室韭菜最佳收割时间间隔是30-40天,此时韭菜植株高度一般在30-40厘米,叶片数达到5-7片,植株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也比较高,品质和产量都处在最优状态。收割过早,植株总体高度和养分积累尚不充分,产量较低,风味偏淡;收割过迟,植株易倒伏,老叶易黄化,感染病害风险增加,口感也趋于下降。田间发生灰霉病等病害时,若植株高度已经超过25厘米,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可以进行提前收割,有利于病害防控和保持总体产量的相对稳定。

  收割时宜选用锋利干净的镰刀,在晴天早晨或晚上进行,以早晨棚室内排湿后进行收割为最佳。清晨的韭菜水分充足,直立挺拔,收割后韭菜新鲜脆嫩,风味浓郁,储运时间短,产量和品质都比较好,利于销售。低温寡照天不宜收割韭菜,因为此类天气下棚室内往往高湿低温,韭菜生产缓慢,长势偏弱,收割后产生的伤口易感染病害。

  留茬高度要适中

  留茬高度是指收割位置与韭菜鳞茎(葫芦头)上端的距离,高度以3-4厘米较为理想。从刀口颜色上判断,截面呈浅黄色为宜,若颜色偏绿说明留茬过高,若偏白色说明留茬过低。韭菜留茬过高,影响当茬韭菜的产量和品质;留茬过低,极易损伤叶鞘基部分生组织,既会推迟下茬收获时间,影响下茬产量,使全年总产下降,又会导致植株早衰,抗病性下降。

  收割次数要适当

  收割次数应根据植株长势、田间水肥、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市场需求而定,整个冬春季以3次收割为最佳,最多不宜超过4次。北京地区4月中旬应停止收割,养根促壮为来年冬季丰产打基础。

  割后管理要适当

  温室韭菜收割前一星期内应避免浇水施肥,加强通风排湿;收割后,棚室内应加强保温,在新叶长到4-5厘米之前不宜浇水施肥。

(来源: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

(来源: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独家策划:全国H7N9确诊地图(实时更新)
  • 体育英超-阿圭罗绝杀曼城客场2-1曼联 视频
  • 娱乐疑似海天涉淫女星曝光 3天赚60万
  • 财经3月经济数据今日公布 CPI或回落至2.5%
  • 科技WinXP明年今日将正式谢幕
  • 博客柴静:叔侄被冤强奸始末 萌版彭丽媛(图)
  • 读书<养生堂>专家于康教授力作:你吃对了吗
  • 教育北上广毕业生买不起房没户口去留两难
  • 育儿部分双独家庭放弃二胎:申请手续繁琐
  • 金岩石:驱动房价上涨的力量是什么
  • 罗天昊:中国首先应造福谁
  • 姚树洁:撒切尔铁在何处
  • 徐斌:农业效率提升是城镇化第一前提
  • 章玉贵:博鳌论坛的使命与亚洲政经新坐标
  • 张明:塞浦路斯危机如何收场
  • 王东京:指导价是多此一举
  • 吴木銮:香港如何公布疫情信息
  • 杨涛:如何避免农村金融机构脱农
  • 洪平凡:中国利率市场化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