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优质食用菌栽培---白令菇

2013年08月01日 10:14  农业部网站 

  白令菇又名白阿魏菇,原产于新疆,所以又叫天山神菇。白令菇栽培技术简单,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菇体洁白,肉质肥厚,菇柄粗长,质嫩味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珍稀食用菌。白令菇冬春季栽培产量高,质量好。江苏地区9月初制袋接种,11月下旬出菇,春种最迟不能超过1月上旬,5月上旬收获结束。白令菇菌丝体浓密粗壮,穿透力很强,能充分利用和分解基质营养。利用棉籽壳、杂木屑、甘蔗渣、玉米心、麸皮、玉米粉等综合培养基栽培,菌丝生长良好,两潮菇生物转化率达80%-100%。常用培养基配方:⑴棉籽壳40%,木屑40%,麸皮10%,玉米粉8%,红糖1%,石膏1%;⑵稻草57%,棉籽壳10%,木屑13%,麸皮10%,玉米粉8%,红糖1%,石膏1%;⑶木屑或棉籽壳、甘蔗渣78%,麸皮12%,玉米粉8%,红糖1%,石膏1%。培养料含水量掌握在65%,pH值6-7,温度偏高时可在料中加入0.5%的石灰,以防培养料酸败。为防止发菌期间污染,可在培养料中加入500倍多菌灵或1000倍多菇丰溶液,料水比以1:1.1-1.2为宜。白令菇适宜采用袋栽法栽培,栽培袋使用35×18厘米或34×17厘米的低压聚乙烯薄膜袋。菌袋常压灭菌100℃保持10小时,冷却到25℃,在无菌条件下开启扎口,接入白令菇菌种。发菌培养温度控制在22-26℃,空气湿度控制在70%以下,经常通风换气。菌丝培育期间防止强光照射。经过30-45天培养,菌丝即可长满袋,当料面出现原基时,把栽培袋移到出菇棚内长菇。白令菇可以在室内搭架立体栽培,也可以在野外搭遮阳棚露地立放罩膜栽培,而且野外生育条件较适宜,对长菇更有利。菌袋移入出菇棚后,温度控制在10-23℃。当菌盖长到2厘米时,加大喷水量,加强通气。前期喷雾保持空间相对湿度在80%,后期控制光照,在微弱光照下白令菇菌柄长得较长,菌盖较小。也可在开袋后覆土栽培,把经过消毒处理的菜园土放入袋内,厚度为2-3厘米。白令菇从原基出现到子实体成熟采收一般需8-12天。采收时,手抓菌柄整朵拔起。采后停止喷水,清理袋口四周和环境,生息养菌,5天后继续喷水、控温。一般可收两潮菇。

  来源:通辽农业生态论坛

(来源: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

(来源: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湖南公布瓜农死因:外力诱发血管破裂
  • 体育世锦赛-孙杨卫冕800自冠军 恒大3-0国安
  • 娱乐传邓文迪聘律师追分手费 总价4400万美元
  • 财经明日成品油迎调价窗口 搁浅几成定局
  • 科技中移动今年不推廉价iPhone
  • 博客冯仑:2020年卖售价不到一万精装房
  • 读书数额巨大遭质疑:中国对外援助60年变迁
  • 教育台大老师课程爆红:用生命卖萌(图)
  • 陶冬:手头有钱现在该放在哪里
  • 水皮:楼市调控口径为什么会大变
  • 孙立坚:宏观经济四大问题的政策建议
  • 赵伟:克强经济学必须直面的一道难题
  • 江濡山:钱荒背后的金融黑洞有多大
  • 周天勇: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点在哪
  • 小赢妇:主宰中国人命运的两市
  • 叶檀:面对高房价 央行不应推卸责任
  • 董少鹏:谁给中国经济植入悲催基因
  • 陈思进:中国经济的特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