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财经新闻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内容



韩国金融危机打破四个“神话”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2月06日 10:24 和讯中金网

  1997年底,一场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席卷韩国。当时的韩国副总理兼财政经济院长官林昌烈在无可奈何之下与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康德苏签定了接受紧急资金援助的协议。韩国经济由此进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体制”。

  两年过去了,韩国经济已经全面复苏,各项宏观经济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金大中总统3日正式宣布, “韩国的金融危机已经结束”。再回首时,人们发现韩国变了,至少有四个过去被认为是“至理名言”的“神话”被彻底打破 了。

  第一个“神话”是“银行不亡”。银行有的是钱,没钱也能筹到钱,决不会倒闭。这是韩国过去流行的说法。然而, 在金融产业结构调整中,5家银行被关闭,4家银行被兼并。在全国33家银行中,这个数字占27. 3%的比例。在非银 行的金融机构中,被取消营业执照和被合并的达到149个,占总数的12. 3%。金融危机使银行倒闭成了现实,银行再 也不是“安全港”。经营不善,不按经济规律办事,银行照样要关门。

  第二个“神话”是“大马不死”。韩国企业界过去奉为“神明”的模式是企业规模越大,就越不会破产。但是现实无 情。在过去排名前30位的大企业集团中,现在只剩下现代、三星、LG、鲜京和乐天等有数的几家还维持着原先的地位。而 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宇集团已经解体;汉拿、海泰等4家集团或者被法庭管理,或者破产;双龙、东亚等7家集团被列入了整顿 之列;斗山、韩化等集团在经过下属企业分离、出售、合并后,规模已经大为缩小。无情的事实告诫人们,盲目扩张,重复投 资,独断专行,再大的“马”也会被折腾死。

  第三个“神话”是“不动产最安全”。金融危机前,开发热潮和投机心理使不动产价格持续上升,企业把拥有更多的 不动产作为谋求高效利益的法宝和企业发展的手段,造成了“不动产最安全”的神话。金融危机期间,不动产价格大幅下跌, 无人问津,变不成企业急需的资金,反而成了套在脖子上的一根绳索,勒得企业透不过气来,“安全阀”成了“危险阀”。

  第四个“神话”是“从一而终”。长期雇用的惯例和论资排辈、论年头长薪的体系,形成了“平生只在一个单位工作 ”的事实上的“终生雇用”模式。这种模式现在也行不通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现在招聘的长期工比例正在逐年下降,今 年9月已经降到28. 9%,而雇用短期工的比例则在不断上升。

  四个“神话”的破灭是韩国推行金融、企业、劳动和公共部门改革的结果。韩国经济人联合会近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认 为,“神话”的破灭将促使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加速改革,形成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模式。“神话”的破灭是好事。它提醒人们 ,在现实生活中,“神话”往往是靠不住的。




>>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