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财经新闻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内容



21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住宅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2月03日 10:09 投资导报

  人与住宅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有专家称:“人与住宅的关系是人类居住活动中所有问题得以解决的基础,即为住宅 建设最本质的关系。”“住”者顾名思义,人是房的主人,住宅是人生活、居住的地方,可以说住宅是由人的存在而确定的。

  一位著名的学者认为:目前世界上已有的住宅生产系统几乎都缺少对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两个基本方面的认识:

  第一,每个家庭和每个人都是唯一的,而且他们必须能够表达这种唯一性,以求其尊严的保持和显现。

  第二,每个家庭和个人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要求在社会“场所”中同周围的人发生关系。

  这便点出了人类需求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属性。用户的不确定性决定使用者研究只是一般意义的研究,因用户的组成非 常复杂,他们具有不同的个人环境、态度、兴趣、困难等等,各个家庭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家庭结构模式,所以大规模的规划 和开发中,分阶段、有目标、有变化是极为重要的。

  人的需求既是多面的又是多变的。随着个人和社会的变化,用户的需要将不断得到调整,需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美 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研究了人的需求之后,提出了需求的层次理论,认为“一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它就不再成为需要 ”。在当今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人的需要的不断提高,深圳住宅每3-4年就更新换代的现象,也应提醒发展商引 以为戒,开发应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且不可盲目跟风。

  在研究了住宅和人的基本关系后,我们不难看出这种特点仅是住宅发展的表象,那么按人的需求下世纪住宅发展的趋 势将是什么呢?

  动态化的规划大规模的居住规划并不能代表一种新的住宅开发方式,相反深圳早期的鹿丹村等都可以说是大规模的住 宅区。新的大规模的住宅区要避免整齐划一的兵营式风格,就要在规划的时候不仅考虑到现实需求下对环境的要求,还应为未 来的发展留有余地。

  个性化的设计要做到个性化的设计,就要提倡让广大使用者参与设计、参与决策的开放式的房屋开发模式。早在19 85年“联合国人居中心”就提出“解决人居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动员民众自己和他们在当地社区的资力。”

  参与的方式,可以是在规划前就锁定特定的使用者,而做充分的调研和询问,也可以在设计师的规划设计概念出来后 在广大的民众中做概念的测试。

  多样化的建筑景观建筑景观提倡建筑和环境的自然融合,相依相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自然环境可以塑造极为不同 的建筑景观,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就是体现人类对建筑景观的多样化追求。

  满足立体化的需求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不同的人需求的层次也将会有明显分化。住宅发展就是要满足不同的 人的需求和满足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因而未来将是各类型住宅,如大户型豪宅、中等户型住宅、小户型公寓相互共生的局面 。而在同一个小区里,将不再限于只满足居住的需求,居住、工作、交际、康乐、休闲的要求将逐步一体化,人类的住处空间 场所应该能够表达人类基本生理需要及安全感、亲切感、领域感、认同感、并在环境中能够感知自己生存的文化。通过这样的 空间环境的设计,使人们感受到居住的自由、人情的温暖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