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票 > 个股点评 / 内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3月03日 09:07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也许谁都没料到,胜利股份(0407)的第一大股东再次发生变化。 据该公司今天公布的董事会公告称,原公司第四大股东山东胜邦企业有限公司与山东省广告公司、山东省文化实业总 公司、山东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期分别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书,受让上述公司持有的山东胜 利法人股共计1821.375万股。在本次股权转让后,山东胜邦企业有限公司的持股数增至3342.375万股,占总 股本的比例由6.98%一跃为15.34%,成为胜利股份的第一大股东。 这是自去年12月中旬后的2个多月里,胜利股份第一大股东的第二次变更。 去年12月10日,广州市通百惠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广东省拍卖业事务公司以拍卖方式取得山东省胜利集团公司代表 山东省国有资产管理局持有的胜利股份3000万股国家股,并以13.77%的持股比例坐上了第一大股东的头把交椅。由 于此次股权转让属拍卖方式,而非平时经常见到的协议方式,加之胜利股份和通百惠公布的公告非常简单,因此本次股权交易 的具体原因和得益方的身份引起了市场的一些议论。今年2月24日,在胜利股份公布的1999年度年报中,人们总算看到 了有关情况的介绍。据称,胜利股份的原第一大股东和发起人胜利集团所代持的5265.765万股国家股中有87%计4 600万股已被法院冻结,原因基本上都是胜利集团与其他企业发生经济纠纷造成的。一家上市公司如此多的国家股被冻结, 这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属较罕见。从经济纠纷涉及的企业家数(8家)和被冻结股份数可以推测,胜利集团目前牵扯的经济官司 压力不轻。而通百惠通过拍卖方式取得的胜利股份第一大股东地位,也多少应该与胜利集团的这些经济纠纷案有关。当然,这 只是有根据的猜想,从目前仅有的资料中,我们尚无法得知有关交易的详细内容。 在胜利股份的本期年报中,公司声明国家股冻结和拍卖均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尚未作出司法解释的情况下进行的,公司 国有股持有人山东省国有资产管理局已就此提出异议,由此可见,通百惠成为胜利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可能并非出自公司原管理 层的最初意愿,通百惠的突然加入带有相当大的偶然性。这在通百惠发布的公告中就可略见端倪。通百惠主要从事企业的经营 管理咨询和财务咨询等服务性业务,但该公司声称“将积极配合胜利股份董事会的工作,支持胜利股份塑胶行业、农药化工、 物资流通和生物工程等产业的发展”,竟丝毫没提到自己从事的行业领域和改革措施,也丝毫没见到胜利股份的管理层发生相 应变动,这对一家新入主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来说是一种鲜见的行为,也与目前闹得轰轰烈烈的“资产重组风”、“借壳上 市风”格格不入。 那么,通百惠入主胜利股份又是为了什么? 胜利股份董事会1999年度年报的报告中提到,虽然公司去年的业绩取得了相当进步,但对目前存在的产业结构调 整缓慢、管理中的某些未较好解决的“深层次问题”等表示担忧。而这是否正与公司目前复杂的股权纠纷有关? 如今,胜利股份原第四大股东胜邦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公司的第三任“老大”。由于胜邦企业所从事的农药行业与胜 利股份的主业吻合,因此胜邦企业的上台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应该是有利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原第一大股东胜利集团的 股权纠纷对公司带来的一些麻烦。 胜利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在短期内几经易主,虽有其客观原因,但与公司股权结构比较分散,几个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比 较接近不无关系。在通百惠入主后,第一和第二、第二和第三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相差分别为3.37%和2%,谁都没能获得 绝对的发言权,而这些大股东的行业背景又大相径庭,其中原第三大股东国泰君安属于证券金融行业,象征性大于实际性,这 些都给胜邦企业跳到前台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但胜邦企业成为胜利股份的“新当家”并不意味着股权之争的彻底完结。因为即便是第一大股东,其与第二大股东通 百惠的持股比例还只相差1.57%,通百惠完全有可能“后来居上”,再度领衔。而最令人头疼的是,原第一大股东胜利集 团的股权纠纷还未画上句号,今后不知还会发生什么曲折隐秘的事情。毕竟,胜利股份的石油行业还占据着相当大的利润构成 ,胜利集团还是公司的第三大股东,它的一举一动无疑仍会影响着公司的业绩走向。 也许,胜利股份今后还会有股权之争。也许,只有到胜利股份弄清谁是真正的主人时,才会将前进的步伐开始迈大。 (晓晨) | |||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票 > 个股点评 / 内容 |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