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宇星:收购沃尔沃吉利面对挑战大于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8日 21:53  新浪财经

  新浪汽车讯 3月28日晚间消息,北京时间今日21点整,吉利集团将正式与福特汽车签约收购沃尔沃品牌,新浪汽车第一时间连线汽车业资深记者、国际商报汽车版执行主编张宇星。他表示,收购达成是一方面,在吉利整合沃尔沃过程中,还会有很多困难和挑战,考验吉利集团的运营能力。

  “比如企业文化的整合,中西方文化协调的问题一直存在于汽车企业当中。沃尔沃作为一个北欧的高端品牌,先后轮换了几手,十多年也没有什么进展。”

  “我记得大概在20年前,四大高端品牌的市场销量是:沃尔沃28万辆,奥迪35万辆左右,宝马42万辆左右,奔驰46万辆左右是最多的,到了现在沃尔沃还是几十万辆级别,不到50万辆,但是奔驰宝马奥迪都已经是百万辆级别的品牌了,沃尔沃被落下了。但欧洲人一直认为沃尔沃品牌比较成功经典,思想态度会有些高傲。”

  “此外,还有工会方面的问题,企业驾驭品牌能力的问题,管理水平的问题等等,沃尔沃在中国市场也有强大的竞争对手,总体来说吉利收购沃尔沃挑战大于机遇,但是我依然为自主品牌发展感到高兴,毕竟吉利走出这一步也不容易。”

  张宇星谈到,收购以后能否真正得到优质的技术水平、高效的品牌管理模式,掌握到真东西,还考验着吉利集团。未来几年,希望吉利能够把沃尔沃品牌驾驭的更好,也希望吉利收购沃尔沃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海外并购案例。 

  徐长明:签约后沃尔沃品牌面临低端化

  新浪汽车第一时间连线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他表示,这种海外并购的模式不是最优路径,沃尔沃有可能会品牌形象低端化,也许会用降价等一系列的措施来保住销量。

  徐长明表示,吉利收购沃尔沃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意义是为自主品牌发展做一个探索实践性的尝试,看看是否海外并购能否走出一条可操作的路。

  但他也指出,自主品牌的发展,这种海外并购的模式不是最优路径,最优路径还是整合内部资源、加大出口,这样十之八九会成功,而海外并购的方式风险比较大,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这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包括企业管理水平、人员配置、品牌把握等等。

  “成功的概率是有的,但是也同时有很大风险,是一件高风险高回报的事情。就如同小学生遇到了上大学的机会,大多数学生跟不上进度,但是聪明学生就能跟上,吉利收购沃尔沃是否成功要看李书福的驾驭能力。”

  徐长明不赞成银行贷款给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不鼓励大规模的企业效仿。“如果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指标和政绩大规模地贷款给企业,等于承担了风险,而企业把风险转嫁给了政府。”

  他认为,收购沃尔沃对吉利提升自身品牌有很大帮助,而沃尔沃品牌未来如何发展,还要看吉利集团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管理经验。

  “沃尔沃有可能会品牌形象低端化,也许会用降价等一系列的措施来保住销量,未来销量不会下降,而有所提升。但是品牌形象会下降,其品牌形象肯定会低于奔驰、宝马和奥迪,沦为一个中档品牌。这次收购拼上去就上去了,拼赢了就赢了。但是我相信李书福足够聪明,他把很多风险转移了。收购对吉利自身来说是肯定是好事。”((文杰 发自北京)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