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像1994”
理财周报记者 张伟湘/文
记者走访中亚证券、时富金融集团、日发证券和宝来证券的总部,几乎遇不到一个前来咨询的投资者
从狂热到冷静。
理财周报记者在香港中环金融区,面对基金经理、金融公司高管、券商高层和外国投行的零售衍生产品人士,探访香港金融市场一年来的变化。
2007年8月下旬,当香港恒生指数一夜之间跌破20000点大关,直奔18000点心理关口之时,“港股直通车”政策出台。
尽管该政策最终未能实施,但恒生指数还是在2个月后达到巅峰,10月初,恒生指数上涨到32000点。当年底,香港联交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香港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的人均获利竟然达60万港元。这是自1987年来历次证券市场高峰期都未达到的获利数字,市场的狂热达到顶点。
去年10月间,至少有接近100家香港上市公司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涉及Accumulator(累计认购期权)的衍生产品,本意是为了规避货币、商品上涨的金融风险,但在实践中却成为了公司盈利的最大杀手。截至今年10月,已有40多家香港上市公司发布了减记公告,宣称因为上述产品而致使公司受损。
现在,恒生指数又回到一年前的低位15000点,并且在这一决定后市是进还是退的关键位置徘徊。
香港券商门可罗雀
12月17日,离圣诞节仅有一周。在香港这个沿袭西方传统的都市,圣诞节前类似于农历新年,都是商品换季打折的时刻。
但与去年相比,打折的货物明显增多,而折头,也从去年常见的7折、8折下降到5折、6折,在距中环交易广场最近的香港老字号百货公司,也是香港上市的龙头商企先施百货,记者看到,不少衣物和手袋甚至开出了4折的低价。
这一幕,与2003年非典后香港市场低迷期非常相似,当年,广州的一基金经理赴港购物后回来直称,东西好便宜。
但是,据记者观察,真正购物的人实际上并不多,很多只是去商场看看,舍得大手笔购物的很多都是说普通话的内地客。先施百货的销售人员说,一些新款打折的手袋内地客买得最多。
据香港联交所统计,今年约有60%投资股票的投资者录得亏损,在权证等衍生产品市场获利的投资者更少,只有40%。财富的缩水,无疑打压了人们购物的欲望.
更严重的是,香港还面临着裁员潮,香港本港台的一位资深同行告诉记者,由于经济不景,就连替高档物业安装水电的装修工人收入也受到影响,不少人的月营业额从20万港元缩减到10万港元。
楼高约70层的中环中心与交易广场一样,是券商云集之地,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该中心至少聚集了近30家券商和基金公司的总部,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上市公司控股集团的总部。
虽然不少券商总部并未开设营业部,但在去年9月,还是有许多投资者直接来券商总部咨询。香港名汇证券部门主管翟家辉去年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曾说,有不少珠三角乃至长三角的豪客来公司开户,他也东奔西跑,为内地投资者讲解投资港股的细节。“不少投资者的投资额都在100万港元以上。”
12月17日下午,记者却并未看到去年券商门庭若市的场面。两个小时内,记者走访了中亚证券、时富金融集团、日发证券、元富证券和宝来证券的总部,几乎遇不到一个前来咨询的投资者。有些券商的前台,甚至都见不到工作人员。
权证发行商高管提前放假
12月16日,包括法兴、荷兰合作银行在内的许多外国投行衍生品部的高管已开始休假。当12月18日记者致电某大型投行时,被告知衍生品部的执行董事和董事已全部休假。
虽然圣诞节前的休假是外国投行高管的传统,但在去年的这一时刻,“不少人还在单位,即使在休假,手机还是开的。”一位银行董事副总经理告诉记者。
法巴香港分行零售衍生部执行董事翁世权手机还保持畅通,他告诉理财周报记者,“近期香港的窝轮(权证)市场比较冷静,许多正股急剧波动,但权证却没有什么反应。整体来说,这个月的资金还是净流出权证市场,唯一比较热闹的衍生产品只有牛熊证。”
事实上,经过近几个月的大幅波动,许多正股的窝轮已因达到“警戒线”而被收回,只有一些发行较早,远远位于价外的窝轮还在等待到期。譬如航空板块,东方航空旗下已无一只窝轮,南方航空仅剩几只,中国国航的窝轮几乎全是今年6、7月间推出的产品。
“千万不要买美国国债”
黄国英是香港丰盛融资有限公司资产管理董事,其管理的基金曾在亚太基金组中名列榜首,但是他对香港市场的走势持谨慎态度。
“我对明年资本回报率并不乐观,如果能达到7%至8%,已经很不错了。”黄国英告诉理财周报记者,“这也是其他很多基金经理的想法。”
这主要是目前全球经济衰退阴影笼罩下的市场,已找不到安全的投资产品。“巴西、澳洲的资源价格大跌,美国房地产价格大跌,印度与美国经济联系太密切,其他新兴市场的情况也不乐观。因此,投资者对资本回报的要求低了很多,投入冒险的资金也迅速减少。”
黄国英认为,短期而言,恒生指数上升的机会比较大,但在明年1、2月走低的机会比较大,一是由于中国内地市场的风险可能逐渐释放,二是预计到明年2月,美国对冲基金将迎来第二轮赎回潮,因为一些美国对冲基金将投资者原应在本月赎回的申请押后3个月。“在上述两个压力影响下,恒生指数难免不受影响。”
黄国英认为,“香港市场目前仍处于熊市,但与1997年香港金融风暴时期、2001年科网股泡沫破裂时期和2003年非典时期相比,都不类似,最主要的因素是,这一次是全球性的危机。因此,市场的复苏将慢得多。”
作为一个从业十多年,管理数亿港元资金的专业人士,黄国英坦言,他在这一次金融风暴中个人也亏损了数百万港元。“给我的教训是,一是要肯认输,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投资不要太固执,二是要有纪律,要舍得放弃很多机会,因为目前假的机会太多,三是要舍得出手,遇到真正的机会,要有胆量出击。”
谈到明年一般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黄国英建议,可以持有25%的商品,25%的证券,50%的现金,如果投资者认为有必要持有一些债券,则适当减少现金的比例。但是,有几类债券是要警惕的,黄国英说,“美国国债千万不要持有,企业债券回报率稍高,但也要小心,如果是我,在投资组合中选择单个公司的债券不会超过1%。”
“如果个人选择股票,8至12只股票已经差不多。”
恒指将在19000点下徘徊
但是,也有投资人在波动的市场中获利。
李政平是香港外汇界的资深人士,曾担任过两家上市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和董事局主席,在前年将旗下的公司私有化之后,现在全力打造自己的金融服务公司“乾坤烛”。去年,他将公司迁至中环的海景楼,今年又扩张了一层。日本一家发行量达两百万份的杂志《Diamond》在年终专访中计算了一下他的投资建议的回报率,高达600%。
“波动的市场对股市来说,并不是好消息,投资失败的人很多,但对外汇市场而言,几十年都见不到这样的机遇,只要你不投资复杂的衍生工具,而是返璞归真,今年赚钱的机会很大。”
李政平说,以货币类的累计认购期权为例,以前是银行职员直接推销,但去年很多香港富豪“中招”却是因为世交子女无意中的推介,“我所认识的一些富豪,也忽视了这些产品的风险,买入后损失很大。”
“但是,经过今年的教训,许多外资投行头上的金字招牌也不太灵了。这对整个投资市场来说,却不一定是坏事,银行将回到传统的业务,以后可能难以见到一个月赚几十亿美元的奇迹了。”
他认为,如果一个投资者想成功,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质,一是要勤奋,二是要善于变化,三是要相信自己,要有主见。同时,也要明白,“入市之前是投资者作主,入市之后是市场作主。我的左右铭是‘市场可以很不理智,直到你的筹码都输光’。”
李政平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他无法判断香港市场的后市,但是,纯粹从技术图形上看,如果近期恒生指数连续3天收高于15430点,有机会短期淡市终结,第一目标16430点,第二目标16830点。如果再以黄金时间轴分析,在明年4月之前,恒指会一直在19000点之下徘徊,明年4月19日,可能会在15857点。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