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璃业:房产热下的强劲拉动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6日 09:28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吴敏 玻璃行业随着行业周期的景气,去年大部分玻璃生产上市公司都交出了一份不错的财务报表。 那么,玻璃行业为何近两年如此景气?玻璃的行业景气度能够持续多久?玻璃业的供需情况如何?就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玻璃类的上市公司以及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相关负责人。 受房地产业高价拉动 07年的玻璃类上市公司为何业绩大增?据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副秘书长透露,这跟玻璃行业的行业景气度有关,因为近年来玻璃一般用于建筑和汽车上,而这两个产业在最近几年由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都比较景气,所以导致玻璃行业公司去年业绩都比较好。 近两年,我国的宏观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建筑业和汽车业乘着国家经济形势高涨的春风而高速发展。建筑业和汽车业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玻璃业收入的高增长。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正处于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阶段,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大。由于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玻璃业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建筑玻璃受益最多的当属金晶科技,该企业生产的超白玻璃被大量用在奥运会的场馆建设中。继北京国贸大厦、国家大剧院等著名建筑之后,金晶科技(600586)超白玻璃再次成功中标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中的“鸟巢”和“水立方”工程,并于9月22日会同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北玻安全玻璃有限公司三方在人民大会堂签署协议。据金晶科技证券部一位工作人员称,他们是停了一条浮法玻璃的生产线而加紧生产超白玻璃。 截至目前,全世界只有5个国家可以生产超白玻璃,金晶科技通过与PPG的合作,成为了中国第一、亚洲最大的超白玻璃生产企业。金晶科技的超白玻璃生产线一年最多可生产360万箱超白玻璃。数据显示,2006年金晶科技生产和销售超白玻璃57万箱,而2007上半年该数字已为62万重量箱。 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582亿元,同比增长22.7%。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7.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3%。全国建筑业企业总收入27624亿元,同比增长26.6%。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58亿元,同比增长44.5%。按照玻璃面积占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的十分之一算,去年前三季度的玻璃需求量也在3.78亿平方米。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2007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为11.9%,全年增幅预计不低于10%。而且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看,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总体保持良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大。根据中国未来固定资产投资的状况,对未来建筑行业需求总量做出的预测是:到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营业额)预计将超过90000亿元,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1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建筑业的稳定发展给玻璃行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契机。 汽车业发展也是主因之一 资料显示,2007年,全国汽车销量突破了860万辆,同比增长22%,利润总额超过1000亿元,创五年来新高。与此同时,中国汽车零部件2007年实现出口145亿元。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08年国内汽车需求为1035万辆,同比增长17%,比上年略有下降。但随着汽车保有量日益增大,能维持这一增速,对于上游配件行业来说仍是很大的利好,汽配行业有望在整车的带动下步入景气期。银河证券研究员李丹认为,在整车产销率维持在99%、汽车价格指数维持2007年水平的假设基础上,预计2008年汽配件行业在国内市场收入增速可达30%。 据估计,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国内产值将可能达到8000亿元左右。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各种产业园区在1000个左右,其中关键的集群区域或地带约100个。而像福耀玻璃这样的大型汽车玻璃提供商将是很大的受益者,07年浮法玻璃主营收入207518.67万元,汽车玻璃355402.58万元。 另外,自从2005年国家出台《进口汽车零部件构成整车特征核定规则》政策,部分引进车型实现本地化,特别是2006年进口散件组装现象明显减少,占汽车产量的比例已下降至4.6%,本地化比例明显增加。随着国内制造水平的提高,进口散件组装的比例将会持续下降。这无疑为国内配件生产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汽车厂商对汽车玻璃这样的汽车必备配件的采购将越来越大。 玻璃类上市公司中,恐怕要数福耀玻璃(600660)在汽车业的大发展中受益最大了。国泰君安证券韩其成认为,福耀玻璃的投资价值主要一个因素就是,公司面临着“汽车玻璃国内消费升级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 福耀玻璃主营业务包括汽车玻璃和浮法玻璃,其中汽车玻璃的销售收入近三年占比维持在60%以上,贡献的毛利在65%以上,占据主导地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