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是奶牛减料导致整个泌乳期产奶量减少造成的损失,如果按每头产奶牛每天单产降低1千克的保守数字计算,全国按600万头产奶牛(1400×0.6×0.8)的保守数字,每天减产6000吨,损失1800万元,这部分损失也是巨大的,如果是高峰期的产奶牛,一旦因减料和停料造成泌乳高峰期的损失,即使以后恢复了正常饲养,也达不到这个泌乳期应有的产奶量,保守估计可能减少400千克。
三是提前停奶导致饲养成本增加造成的损失。
四是突击卖牛、屠宰造成的奶牛数量急剧下降而形成的长期损失。奶牛养殖产业是个长周期的产业,一旦奶牛头数锐减,单产下降,会造成今年全国产奶量的下降,恢复起来至少需要28个月时间。
日本雪印公司的教训..雪印乳业在日本拥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大企业,1925年创业,市场份额排名第二(明治乳业第一)。2000年夏天,突然大坂的1000多名消费者拉肚子,发现共同饮用了“雪印”牛奶。这主要是因为“雪印”大阪工厂因没有按时清洗牛奶槽,造成细菌感染。据调查,影响的范围只一批奶粉,而且只有“低脂肪乳”一种产品,回收也很及时。但由于这个工厂的工场长应对不逊,全日本人民奋起抵抗,“不购买运动”让“雪印”产品滞销,全国30多家分社被迫关闭了26家,社长在公众媒体面前鞠躬谢罪并引咎辞职。第二年因为公司出现巨额赤字,在日本乳业界中的排名也从第一位降至第三位,同时,明治乳业公司取代了雪印乳业公司的地位,时隔44年来首次跃居第一位,成为日本乳业界的“老大”。在这个“雪印牛奶中毒事件”的打击下,第二年,苦撑了一年依然经营毫无改善的雪印牛奶工厂,不得不宣布关门大吉。现在的雪印公司,主营的是黄油,奶酪等产品了。
大家都很清楚中国特色式问题的结局
本次事件对产业链的影响应该是巨大,我们在以前的报告中曾明确提出来,中国目前这种乳业发展模式同其它国家不一样,但同中国其它产业相类似具有中国特色,但这种模式天然就代表一种风险和不安全性,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是我们有关部门和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厂商为了实现自身最快速的发展,采取先做市场后建奶源的行为,企业做大了,反而是那些尽力于先建奶源的企业先死掉了(如福建长富),因此下一步反哺上游加强产业链可持续稳步是企业和政府都必须再考虑的事情,这意味着企业要多投钱花在奶源建设上以及反哺奶农上
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与社会责任之间矛盾很难有效协调,这一点许多投资者是非常清楚的。
目前乳业作为内蒙古支柱产业,仅在伊利、蒙牛集团两家企业直接从事生产销售的从业人员就有十多万人,间接从事运输、包装等配套业务的人员有100多万人。如果此次乳粉事件给产业链带来毁灭性打击,这不是各级政府官员所希望看到的,这也不符合中国实际,因此政府对产业链的整顿和支持是可以期待的。
中国食品安全同其中国所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问题没有什么任何区别,那就是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中国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检测水平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
消费者信心将逐步恢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