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扶持政策多老调重弹 钢铁业短期难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9日 14:42  今日投资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钢铁产业调整的振兴规划,会议提出五条规划。从规划内容来看,扶持政策多为老调重弹,行政性的色彩较浓,缺乏具体细则,实际执行效果仍需观察。

  李 江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汽车产业和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会议针对钢铁行业振兴提出五条规划,加快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必须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变强。钢铁产业的“五条规划”更多的是着眼于提高行业竞争力的长远目标,缺乏具体的执行细则,可操作性并不是很强。从规划内容来看,扶持政策多为老调重弹,行政性的色彩比较浓重,实际执行效果仍需观察。对行业而言,对行业和企业短期盈利影响十分有限,行业运行趋势仍依赖于供需的基本面。对市场而言,规划虽有助提升钢铁股价和估值表现,但钢铁产业振兴规划酝酿已久,市场早有预期,部分正面影响在股价中已获得体现。

  行业内忧外患 调整延长

  在经历5年高增长和景气周期后,中国钢铁行业再次进入调整周期,而上次调整始于1998年后的亚洲金融危机。行业周期下行迹象在07年底已初现,只是全球商品泡沫导致中间需求膨胀使钢铁虚假繁荣延续了08上半年,但在下半年付出深度调整的代价。站在目前时点展望2009年,在内忧外患的需求和产能过剩的基本面下,钢铁行业虽可从目前极度深寒中恢复,但仍无法摆脱弱势供需均衡和行业景气底部运行趋势。

  目前国内钢铁企业原料和产成品的存货消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中国钢铁的全球产量占比从2000年的15%上升至2007年的37%,全球钢铁工业向中国的产业转移正步入中后期,产业转移后的中国钢铁受全球经济的影响程度将继续加大。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钢铁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经济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要基本缓解钢铁业眼下因需求“休克”、库存积压而导致的行业困难,至少要到今年一季度或者上半年。目前至少面临四个困难:一是生产增速大幅回落,企业大面积减产,仅去年11月上旬的平均日产水平与去年6月份相比,减产幅度就超过31%;二是钢材价格急剧下跌,全行业出现亏损;三是钢铁业库存大量增加,资金周转困难,去年10月份,重点钢企应收账款余额和应付账款余额分别增长42.6%和50.1%;四是由于高价矿石难以消化,钢铁业成本与价格出现倒挂。

  钢材价格将面临成本下降和需求不旺的双重压力,钢价走势可能将呈现前低后高的缓慢上升的低迷走势,整体钢价水平可能与2006年持平。2008年三季度以来的钢价暴跌,使钢铁行业到10月份已出现全行业亏损的状况。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面已达到59.15%,钢材销售利润率已降至-3.23%。预计2009年整个钢铁行业盈利状况难以出现明显的改观。钢铁企业微利态势将贯穿2009年,并持续到2010年上半年。

  产能淘汰利益冲突 难达预期

  钢铁行业自2006年6月起开始淘汰落后产能。按照此前的产业政策,2010年前需要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2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设备,一共淘汰7700万吨的落后产能。此次产业振兴规划中,有可能将300立方米以下的淘汰标准提升到400立方米以下,转炉和电炉的标准则由20吨提高到30吨。如果该政策严格执行,全国将会有超过1亿吨的落后产能被淘汰。

  近几年,淘汰落后产能实施不利,是我国钢铁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问题。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钢铁业的落后产能大约占到行业全部产能的40%。若按照2007年国内钢铁产量4.9亿吨计算,这些小型钢铁企业在2007年为市场提供了大约1.9亿吨的产量。按照原定淘汰标准,到2010年,我国淘汰落后炼铁能力1亿吨,炼钢能力5500万吨。

  2006年6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提出“十一五”期间将淘汰1亿吨落后的炼铁生产能力。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与18省(市、区)及宝钢签订了第二批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责任书。加上第一批签订责任书的10个省(区、市),已累计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能力2940万吨、炼钢能力1521万吨,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地方省市达到28个,几乎包括了所有的主要钢铁省(市、区)。

  尽管如此,淘汰落后产能的效果并不明显,一些地方小型钢铁企业的产量仍呈上升态势。2008年上半年,中小钢铁企业集中的河北、江苏、山东、河南四省,粗钢产量分别增加1044.82万吨、422.83万吨、339.43万吨、244.95万吨,合计增加2000多万吨,占全国上半年增加量的一半以上。而全国21家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企业产钢总量与2007年同期比较则下降了2.05个百分点。

  为什么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如此困难呢?分析认为,其一、地方政府的利益和态度在淘汰落后钢铁产能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钢铁企业既有央企,也有省属、市属企业,所有权归属的不同,各自都不愿丧失自己的财税利益,致使一些能耗高、污染严重的项目“大干快上”的势头难以遏制,未批先建、先污染后治理的问题表现突出;其二、缺乏相应的补偿机制,简单地谈及“控制”与“淘汰”,总量标准和淘汰落后标准的相关实施细则不明确以及缺乏良好的执行力;其三、目前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对比小型钢铁企业的成本优势并不明显,有的小钢企甚至成本优势比大钢企都好;另外,中国市场的多层次和多元化需求决定了企业形态的多元化,中国广大的地域面积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决定了钢铁企业分布的广泛性。

  “联合金属网”分析师胡艳平表示,“严格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不得再上单纯扩大产能的钢铁项目”这一条,其实近几年来一直在强调,然而在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博弈、冲突过程中,同类同质产线仍不断上马,总产能不断增加。而当前中国经济又进入下行调整周期,地方政府正为保GDP增长而忙得焦头烂额。

  安信证券认为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出台淘汰落后产能以抑制国内产量的快速增长,是在非市场化淘汰的条件下进行的,所牵涉的中小企业在地方政府保护下大部分通过新改扩建等手段,建成新的产能,以规避国家政策风险。产业淘汰政策的实际效果很难预期效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