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营销方式来看,景区也积极进行了相应的探索,景区营销以前往往是通过传统的电视、报纸、户外广告这种媒体,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另外确实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景区往往为了降低企业营销这块成本,也为了吸引更多散客市场,纷纷利用了新兴的网络媒体,我们可以看到在具体的操作上,像黄山等50多家知名景区通过驴妈妈网站发放4亿元旅游消费券来吸引游客。包括四川省、杭州市通过携城网这个平台进行整个地区和景区旅游促销。像福建土楼利用同城网这个平台进行景区促销,而且取得非常好的成果。我们从网络销售渠道发展来看,包括像驴妈妈、天下门票、同城网的平台,他们就是利用这种景区对于新手段的选择实现了比较快的发展。
从产品的供给方面来看,景区针对不同细分市场不断推出新产品,挖掘市场新热点这个方面也做了非常大的工作,特别是对于老年市场,包括像学生的市场,包括针对农村居民的市场都进行了针对性的开发。另外,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区域,也是设计出了相应的新产品。通过调研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举措取得了非常好的收效,促进了景区人数不断的增长。
从景区收益来看,虽然营业收入略有增长,由于他们不断的挖掘客源,不断创新营销渠道,使得各个地区景区营业收入和往年相比是比较有增加的。但是,受到汽油价格增长、房地产价格增长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企业运营成本是略高于企业营业收入增加的,我们从景区整体收益来看,上半年的收益是和去年同期是基本持平的。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营业成本有增加,但是随着接待人数的增加,也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景区企业家的信心,他们也对未来旅游企业的发展,包括运营指标的提升抱有很高的期望。
在市场层面也有些新的现象在上半年浮现出来,从游客来说,入境旅游这块,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入境旅游市场这块大幅度缩水,但是国内旅游出游的是非常多的,我们根据旅游局的负责人和景区负责人了解的信息,景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不是很显著,游客总体规模和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略有增长,从游客构成来说,像农民市场、学生市场、老年市场都是新的增长点。从旅游的观念来看,受到休闲时间和收入这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旅游的观念也从追求观光型逐渐向追求休闲度假型的观念转变。像节假日期间对于仅仅出去走一走这样的需求可能更强烈,出去放松放松身心,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看一些景点,走马观花。实际上2009年春节、五一节、端午节,全国各个地方都举办了节庆、民俗、展会等活动,也起到比较高的效果,这些活动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了旅游者对于景区出游兴趣是比较浓厚的。
从出游方式来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制约,会议、会展、奖励旅游、公务旅游这块市场削减量是比较大的,但是散客游在上半年的过程当中,从总体的数量上以及占整体旅游市场的比例上来说是不断上升的。根据我们委托网络直销平台给我们的估算,从今年上半年来说,团队和散客的比例是从以前的8:2,转向了5:5,就是团队游客和散客是一半一半的发展趋势。另外,从部分省份反馈的情况来看,自驾游的方式也受到了很多旅游者的青睐。从目的地的选择来看,本地的景区,以及近城的,主要是在三小时经济圈的景区成为游客的首选。从产品的选择来看,因为从观光向休闲的转变,从长线到短线的转变,周末周边的休闲产品受到旅游市场的追捧。其中像户外俱乐部,还有一些驴友组织,在景区旅游当中的作用是不断的增强,也在组织散客旅游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游客对于景区产品购买频次来看,重复购买的数量是不断增加的,一方面是由于本身旅游观念的转变,使得观光需求不断向休闲需求转变,而且使得每次消费额度不大,整个包括旅游、包括休闲不断成为居民生活当中的一个部分,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使得游客对于景区产品重复购买率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各个地方的景区采取强有力的促销手段,一方面是采用了门票免费、半价、套票、优惠券的方式降低游客成本,使重复购买力增加,另外也是景区不断的产品创新吸引有客重复旅游的次数。
景区在这次应对整个金融危机和甲型流感的表现当中,我们可以把他们采取的一些措施归结成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景区纷纷利用春节、端午节这样一些传统节日,以及利用暑假等等推出了相应的节庆活动,利用节庆活动吸引眼球,也通过节庆活动吸引更多的旅游接待。比如像黑龙江借大冬会的发展,吸引不少的游客。像北京周边景区纷纷打出了桃花节、西瓜节这样一些节庆,提高游客接待数量。另一方面,由于入境市场不断低迷,景区企业往往也更注重国内市场这块开发,往往重视国内市场对于保持景区平稳增长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拉动内需,配合各个地方政府刺激旅游消费举措,景区也纷纷实行了免票、赠票的价格促销手段。比如像杭州就采取了西湖免票的举措,今年春节期间北京推出北京人游北京的项目,向全国的人推出五万张免费门票,使得真个春节期间北京市旅游人次增加17.6%。上海市也推出100块钱游上海的活动,联合了18个景区,在周二的时候推出景区半价活动,长沙市属公园也采取免费游园的活动,还有东湖推出了一家三口60元的活动,这些都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另外,景区之间也实现了联合,通过报团取暖方法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包括山东省对于部分景区推行一卡通,太原市也是推行旅游一卡通,南京推出面向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一卡通。北京、天津、河北58个景区推出了一卡通,四川成都推出了熊猫卡,通过一系列的形式把景区整合起来,联合向整个市场促销。
另外,景区通过和旅行社进行深度合作来进行有效的客源的招揽,比如像广州的广之律和曾城的白水寨进行合作,四川康辉旅行社参与全国各个景区策划活动,四川康辉旅行社成立专门景区活动策划部门,针对不同景区的需求,设计相应的宣传活动,通过旅行社本身对于市场占有的能力和市场的敏感性,和景区联合实现共同的客源开发。
以上是对整个上半年景区总体发展态势,客源市场的变化,以及景区应对危机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的简单的介绍。对外未来中国旅游景区发展的一些趋势,我们可以说景区增长的态势是必然随着大众化市场的时代的来临,随着国内市场不断的增长,景区的发展态势将进一步的延续,而且进一步的增强。从旅游结构来说,散客游、自助游、近程游的比例都是要提高的。位于城市郊区的休闲度假进去会继续受到客源市场青睐。在郊区销售过程当中,景区也必然会依托更多的新兴信息平台,利用一些新的促销方式来宣传自己。像景区的一些新的业态,新的发展模式也将必然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我们也预计到由于整个外部环境对于不同类型的景区,不同区域景区的影响状况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不同景区的经营状况将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分化,可能是比较高等级的景区还是会延续比较好的经营状态,中低等级的景区的经营状况可能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受到更强的竞争。
以上就是我介绍的主要的方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