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者报(记者刘兆琼 欧国峰)9月24日收盘的最后20分钟,一度下跌超过70点的上证指数在中信证券的带领下,强劲翻红,收于2216点,上涨15点,而刺激盘面发生逆转的是“融资融券将推出”的消息。
“现在多头的砝码就是政府的持续政策,这将决定反弹高度。”上海一家私募基金表示。
投资人所提及的政策包括,融资融券的出台;10月份经济工作会议上通过鼓励内需拉动经济的政策;下半年信贷政策宽松;限制大小非、持续降息等。另外,不可控的因素将是美国市场代表的外围经济环境对中国的影响程度。
市场分歧加大
“你抄底了吗?”成为本周投资界的问候语。
回答的名目也相当繁多。
“踏空了。”
“坚决不抄,肯定还要回到1800点。”
“在2200点的时候抄进去的,没办法,今年这是唯一的机会了。”
而伴随这些市场情绪背后的,是大盘在1800点上方连续两天反弹后,9月23日出现了下跌,9月24日又开始宽幅震荡。在趋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市场信心仍然脆弱不堪。
9月23日,市场相当微妙。包括券商集合理财、保险公司都有相当数量的资金被赎回。“明天大盘肯定要跌,今天赎回了很多资金。”一位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部总经理称。
另一方面,对后市的看法有很大分歧,多空较量非常激烈。
仅9月23日当天,上海一家券商的一个营业部就成交了1亿多股建设银行。当天,伊利股份从跌停板被拉起,最终上涨了1.38%。伊利股份当日成交金额为24.81亿元,换手率高达32.47%。此外,中国南车、双汇发展、康缘药业等股票都出现了10%以上的震幅。
基金公司则为多半没有能抄到这波反弹行情,而对后市的看法也偏谨慎。诺德价值优势基金经理张学东认为,市场盼望已久的“政策救市”终于出现,但市场能否真正转暖是焦点问题。他认为,直接针对股市的“救市”政策能够缓解过度恐慌的情绪,但市场真正转暖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拯救实体经济的“松绑”政策,尤其是要坚定地、持续地放松货币政策。
“我们加了一些金融和上海本地股,但是仅仅是看反弹。顺势操作,不判断点位。”一家基金公司表示。
事实上,这波反弹中比较大的受益者是保险公司,包括平安、国寿在内的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都在下跌过程中的2200点附近开始加仓,并大幅度增加买入基金。据悉,人寿加仓基金在150亿元以上,平保则在50亿元以上。
主要看六大因素
造成目前市场情绪起伏不定的因素很多,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利好的,也有利空或中性的。它们相叠加产生的效果,将直接决定反弹行情的走向。
美国金融风险和市场波动,是影响A股反弹空间的首要因素。本轮A股跌破2000点,就是受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保险巨头AIG出现巨大风险所致。上周,又爆出华尔街原五大独立投行中仅存的高盛和大摩转型为传统银行控股公司,出现了新的美国银行倒闭等事件。至上周四,美国政府正与国会协商解决这场华尔街危机,最终决定美国财长保尔森提出的7000亿美元的援救计划能否被实施。
9月23日,中国银行全球金融部高级分析师谭雅玲女士表示:这是一场可控、目前也得到控制的风险。对于后期变化,她认为:考虑到即将进入美国大选高峰期,应当不会再有太大波动,同时在前期果断出手之后,美国政府在政府信用的投入上将重趋谨慎。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目前全球债务链条大断裂,危机还刚开始,“水有多深还不知道。”对于短期风险,他认为在于市场心理,特别是当保险巨头AIG风险爆出之后,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挤兑风潮,需要过段时间才能平息。
大股东增持则是又一决定市场的因素。中国石油,以及工行、建行、中行等公司的大股东在二级市场增持,直接推动了相关股票强力反弹。不过,9月24日,市场一度期待很久的汇金只公开表示增持中行、工行、建行,三大银行各200万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