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围市场回暖A股牛年开市大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2日 08:58  金融投资报

外围市场回暖A股牛年开市大吉

  编者:尽管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未能收于2000点之上,但由于休市期间周边市场走好,投资者对A股节后走势仍充满了期待。但在部分分析人士看来,由于宏观经济依旧难以好转,再加上年报压力,在实现开门红之后,A股能否持续走高还有待观察。

  ◆本报记者 孙健

  “春节期间也没闲着,都在作功课。”王先生是位有十多年股龄的老股民,春节大假7天,让他觉得特别难熬,“没有股市行情可看,就天天泡在电脑上查资料,每天盯着外围股市看。”其实,对于很多股民来说,没有股市行情的日子都会觉得特别难熬。好在今天A股就要开盘了,而外围股市在春节这一周表现尚可,特别是港股大涨5%以上,让很多投资者对A股开门红充满了期待。

  外围市场稳定心态

  从一月份看,在外围股市普跌的情况下,A股却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独立走势,涨幅达到惊人的9.33%。而从春节A股休市期间外围股市看,美股先升后跌,在连涨四天后又连续两日下挫,道指在上周微跌0.95%;港股则在春节后实现了开门红,连续两个交易日上涨,其中节后首个交易日恒指一度上涨近千点。那么,在外围均向好的情况下,尤其是港股连续出现上涨的氛围下,节后A股能否继续上演独立行情?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出了并不乐观的看法。“周边股市的走高是对于A股市场有着积极的影响,从心态上是最好的鼓励。”国元证券投资咨询总监康洪涛表示,尽管外围股市走好对市场心态有积极作用,但A股要想在节后接下来继续走出相对的独立行情可能性不大,“因为成交量没有放大,前期整体的利好刺激效应也是逐渐衰退,特别是年报和信贷的压力等都不具备大幅走高的可能。”

  康洪涛表示,涉及到关键和直接影响节后股市的主要有两大因素。首先,大盘走势要看中石化在市场走出怎样的表现形式,在目前针对石化行业利好和利空相互干扰的情况下,中石化本身选择哪种走势对大盘很关键。除此之外,其他整体蓝筹股的表现也将在市场起到标榜作用,影响大盘走势;其次,大盘走势还要看前期表现强劲的ST摘帽股的行情能否延续,ST摘帽股的走势,对于整体业绩提升和市场心态都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应该值得注意。

  同时,从节前周线看,1664点开始的第一浪行情有望进入加速上升阶段迹象是很明显,但走向从高点跌到目前为止,主要还是受压于21周均线的压制,突破是个过程,而突破回来站稳又是一个过程,这样的走势都必须要时间来配合。“相信节后股指很难在短期内进入快速的上涨阶段,即使节后出现了短线的快速上涨,也一定要果断的卖出,因为不具备走强的基础和条件,进一步盘整的可能性很大。”康洪涛昨日这样告诉记者。

  而在港澳资讯甘国君看来,影响A股节后走势的核心因素主要还是全球经济以及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对A股市场的影响。他告诉记者,外围股市如美国、欧洲及香港股市对A股的影响较小,近的如春节前的市场走势,远的如本轮6000点以来72.7%的超级下跌均反映出了这种现象。

  甘国君表示,如果从最微观的每日K线图去统计,外围股市与A股市场走势相吻合的走势百分比也不会很大。从概率学原理来说,如果把时间延长到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来看,其概率则应该是50%,“从远的、近的,宏观的、微观的几个方面都无法得出A股市场与外围股市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认为,A股市场与外围股市没有必然的联系”。

  甘国君认为A股和外围股市出现联动只有一个例外情况,那就是在A股市场和外围股市出现极端的暴涨、暴跌时会有联动情况,尤其是暴跌的时候表现尤为突出。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虽然股票市场走势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全球宏观经济走势却有着很大的关联度。出现暴涨时的原因可能会是各国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如果出现暴跌而又没有突发政策因素的话,那就是宏观经济或者金融领域出现突然转坏的情况,经济联动效应必然显现,本次金融危机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就是一次证明的机会。

  就算补涨也会“见红”

  不过,很多专家对于A股节后第一个交易日的表现,还是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出现开门红的几率很大。

  康洪涛认为,A股2月份的整体行情会进一步围绕1800-2000点震荡,加上目前海外市场略为“喜气洋洋”,预计今天实现开门红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此外,加上股市在众多阳线中适当的出现阴线的调整,也是有利于行情的进一步演化,“节前很多资金就是担心节日期间外围股市而暂时出局观望,在外围股市回暖的情况下,A股就算补涨,也会开门见红。”

  甘国君则认为,从影响和联动的角度来说,A股走出独立走势的前提是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没有出现继续恶化的情况,这样中国经济复苏的外围拖累就减少了,投资和内需拉动效果就日渐明显。在以上因素没有完全排除之前,A股市场仍然会维持犹犹豫豫的走势,即震荡走势,涨多了,就调整,跌多了,就恢复性上涨。他表示,从宏观经济角度,尽管目前国内有着庞大的经济救市计划,但具体效果和资金效率甚至资金来源等等仍需要时间,而且有着太多的细节和具体操作方略,虽然可以相信中国已经出现经济恢复的迹象,“保8”的目标能够实现,但这恐怕仅仅只是开始,还有太多的未知需要等待。综合各种因素看的话,牛年开门红还是值得期待。

  事实上,有统计资料显示,最近18年来,历史上春节以后首个交易日上涨居多,上海股市18年历史上,春节后首个交易日上涨概率高达70%,1991年至2008年这18年中,上证指数春节后首个交易日有13次上涨,占比达72.22%。其中,还有几次大涨,如2000年春节后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跳空高开,收盘大涨9.05%,大盘几乎涨停板;其次,1996年及1993年节后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了8.87%和5.65%。

  挖掘走完调整周期的行业

  那么,在短期向好,而长期又比较模糊的走势面前,投资者该采取怎样的操作策略呢?

  康洪涛表示,节后走势“震荡”将成主基调,但部分个股的走好还是可以维持的,在投资者操作思路上,他提倡两种思路:第一,投资者要跟上政策,政策指向哪里,市场热点就会出现在哪里,市场中短线行情很明显,所以短线高手可以积极的博取利润;第二,从2009年开市至今来看,结构性行情的特征相当明显,这也是经济发生变革时期的特有现象,目前国内投资者普遍对牛年相当看重,抓好结构性机会将是把握牛年行情的根本,“不妨多利用长假机会关注身边的经济现象,挖掘率先走完调整周期的行业。”

  甘国君认为,从技术角度来看,大盘从1664点以来的本轮反弹仍然处于良性中,市场显示出的充沛的量能和相对温和的上涨仍然积蓄了延续行情的能量,所以总体上,整个一季度可能会是本年度最好赚钱的时段。一旦大盘在短期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则是卖出股票的时候;如果短期出现大盘大幅下跌的情况,则是大量买入股票的时候。

  甘国君建议,具体操作上,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如果开盘出现大涨,投资者则最好不要追涨,静候调整时买入。如果重仓持股,可在适当高位卖出。对于未来稍长一段时间操作,甘国君则认为,未来如果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则可能是卖出股票的时候,预计接下来的一两个季度会让投资者比较难熬,市场有可能还会创出新低。在热点把握上,国企重组、房地产和权重股以及受惠于救市政策的行业都会有轮番的表现,投资者可以关注这些板块的机会。在近期节后这段震荡行情里,新能源、电池、重组、区域地方概念、甚至农业等题材股应该会反复活跃,具有波段机会,投资者需要细心把握,找准节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上证指数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