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票 > 大盘分析> 新闻报道















您还可以通过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基本面专家:牛市中的操作思路必须变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6月17日 15:42 158海融证券网

  相对于中国股市10年历史经常性的熊市、牛短熊长市和平衡市而言,今年牛市历时之长(6个月)、行情之连续(22周单边上扬)、涨面之宽、人气之旺,政府利好之多,可谓前所未有。当然,今年牛市日涨幅之小,热点是变化之快,指数与个股背离之大,投资者获利之难,也是前所未有。这种“二律背反”,促使人们的操作思路必须进行变革。

  一、大盘无须靠主流热点领涨

  首先,由宏观经济面决定的牛市的长期上涨趋势的威力,远比主流热点重要。据国家权威部门的报告,从今年年初起,可以有把握地说,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周期已真正开始:未来10年,中国经济年增长率将保持在7%左右,未来15年,年增长率将保持在6%左右。请注意,这是在过去20年中国经济平均10%的高增长率基础上再保持的次高增长率,是当今世界上最高的增长率。按此速度发展,届时中国综合经济实力有可能由目前的世界第七位,上升到第三位。这也就是有关权威人士所称10年后上证指数将达1万点的最重要的根据。中国经济的长期牛市,这本身就是一种“势”,决定了中国股市的长期走牛,决定了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将受到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累累硕果。这个“势”,远比以往通涨或通缩态势下的熊市、熊长牛短市和平衡市中的市场主流热点的作用,来得重要。

  其次,牛市中的政策取向在股市中的辐射,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部的;是战略性的,而不是战术性的;是长期的,而不是权宜的;是持续的,而不是短暂的。这也削弱了主流热点的领涨作用。那么,什么是当今牛市中的政策取向呢?我以为:(1)股市要为发展经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作出实质性的贡献,如交易量、印花税、财富效应、吸引新人入市等。(2)股市要为发展高科技和国企改革提供更多的直接融资服务。(3)股市要为国有股减持,以增强社会保障基金的实力,担当重任。(4)股市要为保持社会的稳定分流、减压。为此,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至今,管理层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发展股市的积极政策举措,如对券商增资扩股,允许券商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允许三类企业入市,允许保险基金入市,将成立开放式投资基金,新股发行价与二级市场接轨,提高保险基金入市比例,允许法人机构成立投资基金等,利好政策出台之多,推出之集中,力度不大,前所未有。凡此种种,均旨在激活发展整个股市,其对股市的利好恩泽面,决非只限于某主流热点,而是全部,只是有大小先后的区别而已。正因为此,从今年元旦至今,沪深股市已走出了连续22周的单边上扬和连拉5根月阳线的稳步攀升行情,此乃中国股市历史上之奇观。

  再次,机构投资者实力的增强和中小投资者新增资金的增多,也淡化了“主流热点”的领涨作用和一花独放的局面。在熊市和平衡市,由于行情平淡,扩容压力大,入市资金不足,故只能出现“局部牛股”或“局部牛市”。此时,主流热点的作用十分突出。而牛市的最本质特征是人气和信心长时间走“牛”,吸引了大量机构和新人入市。他们一般不会甘心在早已炒高的“主流热点”板块中去“抬轿”,而是立足于自己的长期打算,遵循商品市场最根本的原则——比价原则,将落后于指数涨幅的个股,恢复其应有的水平;将冷门股变成热门股,将价值长期被低估的国企大盘股一个一个进行再发现;用个股和板块的轮涨代替主流热点个股独涨。于是,在2月17日1770点,网络主流热点泯灭后,大盘靠着板块和个股的轮涨,照样令指数相继创出1858、1940、1950点新高,主力这种各自为战。长期为战、百花齐放的运作方式,与原先的大盘唯“主流热点”动向是举的运作方式大相径庭。

  二、大盘股照样炒得动

  在熊市中和平衡市中,因市场资金的扩容跟不上股票的扩容,长期以来,市场形成了在同样业绩的情况下,“大盘股炒不动”,“大盘股的股价应该比小盘股低”的习惯思维和既成事实,人们只能靠小盘股获利。

  但是,今年的牛市却不同,年初,当众多投资基金和券商狂炒小盘的高科技股和网络股,把股价大幅炒高至60元、80元甚至100元以上时,后知后觉的追涨者全部成为套牢族,被一网打尽。而一批以三类企业、民营机构和券商为主的新主力却另辟蹊径,在长期被市场冷落的国企大盘低价股(如钢铁、石化、水泥、分用事业股等)的炒作中,掀起了一场大盘股革命,动辄令股价翻番。近期又有转向大盘蓝筹股的迹象。这表明,比投资基金更大的主力相继进场了。

  真正的牛市是不惧怕大盘股的。如美国的微软,股票盘子比中国股市所有流通盘的总和还要大,道琼斯指数成份股中的每一只股票和香港的汇丰控股的盘子,都大于上海所有大盘股的总和,人家却照炒不误。可见,炒大盘股的前提是牛市和有大资金两项。有这些作保证,大盘股反而比小盘股更能吸引众多主力同时入驻攻坚,涨势如虹,人气更旺,获利更快,出货更易。甚至可以说,只有大盘蓝筹股启动了。才算是真正的牛市。人们的操作思路,必须随牛市而改变。

  三、技术分析必须弱化

  应该承认,在熊市和平衡市中,技术分析有一定的作用,但也不能迷信。早在1994年5月31日,我曾经在上证报发表整版长文《从技术迷信的迷梦中惊醒过来》,用庄子,康德式的震撼语言,对照国外技术分析的做法加以抨击,认为划线方法、波浪理论、形态分析、指标分析、周期界定等,不能算是科学方法,而只是投机的工具,尤其是没有经过中国股市的实践检验。该文虽遭到许多反驳,但至今没有被驳倒。反而有现在大机构中担任操盘手的技术派人士对我说:“技术分析是让大众看的,有趋同预示和共振作用,引起他们套牢杀跌割肉,踏空后追涨吃套,而我们机构是专门与技术分析反做的。否则,去赚谁的钱?”我想,这倒是道出了技术分析的真谛。

  尤其在牛市中,技术分析的作用更是弱化,如许多牛股在KDJ和RSI均在80-90长期钝化的情况下,靠换手率或主力有效控盘,照样能再涨十几元甚至几十元;上升趋势线被打破、形态遭破坏、30天线被击穿后,大盘硬是拒绝按黄金分割位进行深幅调整,相反,还快速收复失地,创出新高;江恩的周期理论被吹得再“高明”,也无法阻挡主力屡创新高的现实。凡此种种,都是今年上涨600多点的大牛市中,许多硬搬技术分析的人不赚反亏的根本原因。

  看来,牛市中应以经济面分析、政策面分析、供求面分析、主力(持筹持币状况)分析和市场(大盘指数与股指数关系)分析,价值分析和心理分析为主,而以技术分析为辅,才能在操作中获取胜券。

  四、“长期卧底”才能尝“牛杲”

  在熊市和平衡市中的取胜理念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强弱的转换周期较长。所以,只能是追强势股的一部分人才能富起来,多数人则是一年中赚了指数却赔了股价。

  而牛市中,按“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理念去追强弃弱,则必输无疑,而应提倡“长期卧底”、“战斗在敌人心脏里”,靠充分的耐心来饱尝“牛杲”。这是因为:(1)牛市的特点是绝大多数个股都会全面上涨,只是有先有后轮涨。(2)凡大主力都是经过在个股上的长期卧底,吸饱底仓,才会发动行情的。(3)主力卧底时间越长,其培育的黑马今后就越“黑”。(4)即便没有大主力卧底的个股,在大盘大幅上扬后,根据比价原则,早晚也会有中小主力进来炒一把,至少有相当于大盘的涨幅(个别问题股除外)。

  当然,长期卧底,主力能做到,而大多数人却做不到,因为其走势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一,当大盘上涨,甚至连涨几百点,其他个股腾飞,而手中的个股依然卧底,甚至不涨反跌。此时,急功近利的思想会使人放弃长期卧底,割肉换股。第二,当大盘波段见顶回落,热门股跳水,市场皆谓“深幅调整即将开始”。此时,恐惧患失的思想也会使人放弃长期卧底,割肉停扣。第三,当“长期卧底”的个股几次拉高到某价位又打回原地,此时,做差价、贪小全家的意识便会作崇,于是,想到了高抛低吸。岂知,一两次得手后,最终便将主力赶下了“马”,以致赚得“葱姜钱”踏空了大行情。

  试看今年的大牛股,哪一个不是“长期卧底”的。只要坚信选股正确,只要发现自己的持仓成本与主力相仿,只要没放巨量,认定主力没机会出局,就完全可以与主力同舟共济。因为主力的卧底是要化资金成本的,是有时间概念的,是为了获利而大量持仓的。其重仓筹码今后若不制造题材,不拉出空间,主力是难以出局的。以此观之,牛市中,唯有具备自信、勇敢、坚毅、平常心、“手中有股,心中无股”品格的“长期卧底者”,才能最终尝到“牛杲”。

  (华东师大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李志林)


关闭窗口

 新浪推荐
台湾海峡局势
2000高考专题
三联生活周刊网络版
“周末特刊”6月16日更新
NBA季后赛
欧洲杯足球赛专题(24小时滚动报道)
新浪商城,全新改版!
新浪50M免费电子邮箱
上海都市生活
中国ICP与纳斯达克
新浪网歌手卢庚戌
2000年港姐评选专题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