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球富豪谁是股市大输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8日 17:41  南都周刊

  从钢铁大王米塔尔到赌王阿德尔森,从“股神”巴菲特到“亚洲股神”李兆基,从俄罗斯能源寡头到中国地产新贵??亏损百亿美元以上,有望跻身前列。

  杨惠妍:去年“中国第一人”缩水九成

  在去年10月《福布斯》亚洲版发布的2007年中国富豪榜上,杨惠妍的个人净资产高达160亿美元,跃居榜首。当时,碧桂园的股价最高曾攀升至每股14.18港元。

  今年,这位八零后女富豪的福布斯排名虽然只下滑到第三位,身家只剩下151亿元——请注意,这一次的货币单位是人民币。也就是说,这一年中杨惠妍有1060亿元、将近90%的财富蒸发殆尽,这笔“入会费”着实昂贵。

  一方面,碧桂园目前一蹶不振的股价自然是将杨惠妍拖进“大输家俱乐部”的罪魁祸首。到今年11月26日,该股价格已经从巅峰14.18港元缩水至1.48港元。

  更雪上加霜的是,股价下跌还在制造恶性循环。根据碧桂园与投行美林签订的掉期协议,若最终价格低于锁定价格,碧桂园还要向美林支付对赌协议中规定的款项,这进一步加大了碧桂园的浮亏,并直接影响到杨惠妍财富缩水的速度。

  把杨惠妍放进另一个参照系——胡润百富榜中看,财富一年缩水一千亿的上榜富豪,百富榜十年来还是第一次遇到。

  李嘉诚:李超人栽在“箱底股”

  这位向来光芒耀眼的亚洲首富在“大输家俱乐部”的会员招募活动中表现同样不遑多让。在今年年初出炉的2007《福布斯香港40大富豪排名榜》中,他的财富一年增值45%,达到330亿美元,蝉联香港富豪榜之首,其中单和记电讯国际在2007年就为他劲赚110亿美元。

  近一年时间过去,今年11月16日,李嘉诚以本人名义持有并控股的上市公司共计8家,其中和记黄埔、长江实业以及长江基建的市值最大,是他“资本系”中最重的筹码。而港交所资料显示,长江实业从今年1月1日到11月跌幅已经超过四成,虽然李嘉诚在本年度多次增持,略微降低了持股成本,但以总持股数和从年初到现在的差价计算,该股已经让首富浮亏500多亿港元。

  和记黄埔这只“箱底股”更是蚀掉了箱底——年初股价还有88.5港元,迄今降幅已超过40%,浮亏高达808亿港元。光是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李嘉诚就亏掉了1300亿港元。

  相比之下,和记电讯国际已经相当客气,从今年初到11月14日,跌去三成多。饶是如此,持有总股本65.66%的首富也有118亿元浮亏。好在除此之外,其他三只重仓股今年均能站稳股价,独立于大势,才没有让李嘉诚为加入“大输家俱乐部”付出更高昂的代价。

  郭氏兄弟:祸起雷曼or祸起恩怨?

  身为2007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排名榜的榜眼,新鸿基地产的郭氏三兄弟在今年年初财富总值达到240亿美元,2007年财富积累比上一年增加71.4%,是香港第二富豪家族。他们也是2006年《蒙代尔》中国500富豪榜上“中国最有钱的兄弟”。

  在摘得香港富豪榜榜眼之后,郭氏三兄弟共同掌控的新鸿基地产开始公演比电视剧还精彩的真实“豪门恩怨”。引发恩怨的奇女子姓唐,与郭氏兄弟中的老大郭炳湘有着港版卡米拉与查尔斯王子的瓜葛,这引起了郭氏家族其他掌权者的强烈不满,并因此与郭炳湘反目。两个弟弟坚称郭炳湘有躁郁症,先是双方协商让哥哥休假三个月,并以一纸罢免书来欢迎哥哥休假归来。遭遇废黜的郭炳湘不甘示弱,干脆将包括弟弟在内的公司高级决策者共16人告上法庭,指控两个弟弟迫害自己。两个弟弟随即提出“反指控”。

  愈演愈烈的郭氏兄弟纠纷,部分影响了资本市场对新鸿基地产的信心,而就在家族内讧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大洋彼岸的另一“兄弟”雷曼兄弟的倒掉,直接导致雷曼迷你债券的“协议分销商”——新鸿基地产在港股从9月14日至10月14日的一轮暴跌中狂跌30.9%,郭氏兄弟累计达浮亏805亿港元。

  “亚洲股神”李兆基自拆招牌

  230亿美元,有“亚洲股神”之称的香港恒基兆业掌门人李兆基在今年初凭这个数字锁定了2007福布斯香港富豪排行榜上的探花位置。

  这位年近八旬的“亚洲股神”在港股市场素来高调,每逢出席公开场合,都会分享自己的投资心得,顺便推荐几只心仪个股。就在李嘉诚频频减持股票之际,李兆基坚持看多香港市场,预测恒指2008年秋季将见33000点,并看好在香港上市的国企股表现。

  从去年11月港股进入长达4个月的深度调整后,李兆基还斥资80亿至100港元逢低吸纳自己曾公开推荐过的中国神华江西铜业中石油等港股,可惜甫抄底便惨遭被套命运。到今年4月25日,这几只股票就分别跌掉两成或近两成之多。或许觉得有负众望,李兆基在一次谈话中曾自拆“股神”招牌,称自己也不过是普通股民。

  不过,能让李兆基加入“大输家俱乐部”的486亿港元,完全是他旗下的恒基地产受雷曼兄弟垮台后港股的一轮深跌所致。

  张茵:从绩优股到垃圾股

  现在用大起大落这个词来形容中国第一位女首富张茵的财富传奇,可能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贴切。在今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前二百位内已经找不到她的名字,这距离她以270亿元身家成为内地首富仅仅过去了两年。去年,她的排名虽然掉到了十名以外,财富也还维持在253亿元。如今,这个数字锐减为18亿元,甚至不足去年的十分之一。

  在过去的13个月里,张茵的玖龙纸业股价从26.75港元直落到0.71港元,已经沦为机构和股民眼中的“垃圾”,甚至“张茵破产”的小道消息也在四处流传。从将军到奴隶,与玖龙过分依赖融资的过度扩张有相当大的关系。

  有数据显示,玖龙纸业的总投入在5亿美元左右,而其负债却直逼200亿人民币,杠杆比例之高令人咂舌。在高投入高产出的造纸业,当市场红火一片时,对未来的信心可以帮玖龙在资本市场顺利进行杠杆式融资,之后的投资又会产生规模效应,形成良性循环。然而一旦市场掉头并急转直下,愈演愈烈的悲观情绪又会使得玖龙融资求告无门,深陷巨额债务压力无法自拔。这与次贷危机在核心问题上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都是高杠杆率的破灭。曾经的女首富,如今不小心成为了帮助普通投资者解读次贷危机的另类个案。

  荣智健:衍生品亏损还没有完

  澳元合约造成的巨亏,已经成为中信泰富挥不去的噩梦,比起年初中信泰富2007年年报中的数据,到今年10月22日,中信泰富市值从597.93亿港元急剧缩水到108亿港元,规模仅相当于年初的18%。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受此连累,财富流失近百亿港元。

  导致本次巨亏的金融衍生品是Accumulator(累计股票期权),这种产品可以和外汇或者股票挂钩,通常合约为期一年,投资人可以在牛市以折扣价买股票或外汇赚钱,但在熊市时也必须按协议价格买入,风险极高,所以港人依照谐音,戏称其为“Kill me later”(稍后杀我)。

  中信泰富的澳元合约规定,每份澳元合约都有最高利润上限,当达到这一利润水平时,合约自动终止。所以在澳元兑美元汇率高于0.87时,中信泰富可以赚取差价;但如果该汇率低于0.87,却没有自动终止协议,中信泰富必须不断以高汇率接盘,理论上亏损可以无限大。

  由于澳元兑美元自今年7月触及25年来的高点以来,已大幅贬值约30%,10月21日,中信泰富向港交所公告盈利预警,宣布此项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可能已造成账面损失147亿港元。消息公开当天,中信泰富便大跌55.10%,一夜之间荣智健的财富蒸发33亿港元。到10月22日,中信泰富再跌24.96%,报收4.91港元,根据荣智健持股4.19亿股计算,仅这一项,他的身家便比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9月1日的统计数据少了近94亿港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