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零佣金怎么赚钱

2014年02月21日 07:14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张佳昺

  “XX券商零佣金”的新闻最近好不热闹,互联网的“思维模式”终于传播到了证券行业。只是,把佣金降到近乎交易所规费的“零佣金”之后,券商靠什么赚钱?

  第一种,最直接的,自然是赚衍生金融产品的销售费。支付宝[微博]做了那么多年,一直免费。但是推出余额宝后,通过收取货币市场基金的渠道服务费和管理费,轻松把免费用户 “变现”。以眼下余额宝4500亿元规模计算,按照两项0.55%的费率计算,一年的收入就是24.75亿元。从成熟市场来看,股票和债券资产的比重应该远高于准现金类资产,这意味着相关的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的市场应该数倍于货币市场基金。当然,要吃下这些金融产品的代销份额并不容易。

  第二种,间接的,向证券交易产品提供商收费。在美股市场,不少券商也会推出 “免佣ETF”交易品种招揽客户,当然“免佣”的范围仅限特定基金公司的产品。

  第三种则是针对高端交易模式收取高昂费用,就好比QQ是免费的,但是你想成为会员,获得诸多特权就要支付会员费。相比成熟股市,证券交易还非常原始,诸如跟踪止损单、算法交易等复杂的订单还都无法实现,记得早年某软件厂商针对权证交易者推出可模拟跟踪止损单的软件,一年收费就达近千元,可见此类增值交易模式确有前景。

  第四种,经纪顾问的平台费。对冲基金收取表现费的模式令许多投资高手心生向往,只可惜国内类似的私募基金门槛极高,不适合民间高手。其实,在成熟市场,普通投资者也可以通过一对一的模式为其他投资者提供经纪服务,同样可以自行设定表现费,而券商提供的经纪平台则是为此提供了后台的清算、扣款等方方面面的支持。目前,国内不乏民间投资者私下进行代客理财,而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将这一业务阳光化、专业化,未尝不是一种新模式。

  你或许会问,貌似这四种思路看着都得从长计议,短期来看都不怎么靠谱啊?没错,“从长计议”这四个字用得好。想想眼下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正数以亿计地烧钱招揽客户,你就当明白这是一个烧钱也要积累客户的互联网年代,重要的是圈到客户,有了客户就有风投的追加注资,就有证券市场的追捧,这样的背景下“想赚钱”,你就输了!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冀文林郭永祥履历背景暴露巨大腐败网络
  • 体育CBA-明显犯规没吹!辽宁冤死 郭士强辞职
  • 娱乐大张伟:春晚观众没花钱 我凭啥真唱
  • 财经中石化如意算盘:引入民资后可做文章很多
  • 科技北京公交WiFi一小时3元部分成摆设
  • 博客方舟子:不要轻信最强大脑“超能力”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最牛求职简历仅34字被赞萌 考研成绩
  • 李迅雷:城镇化均衡观念下的非理性
  • 袁一泓:香港楼市没有启示
  • 江濡山:断电是政府卡民营实体的狠招
  • 林采宜:信托刚兑是福还是祸?
  • 朱大鸣:唱空楼市伤不了房地产毫毛
  • 叶檀:公务员体制如何打破黄宗羲定律
  • 陶冬:新兴市场值得买吗?
  • 连平:流动性问题再反思
  • 李锦:大集团重组成国企改革两大看点
  • 张庭宾:万吨黄金为人民币危机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