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粮系资本新篇:两三年内整体上市(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1日 01:30  21世纪经济报道

  于是,中粮开始尝试“业务单元专业化”,启动了宁高宁上任之后最大一次重组。

  2006年10月,中粮对中粮国际实施了一套大规模的分拆重组计划:中粮国际以53.3亿元向中粮旗下的中粮香港收购食品、饮料及农业相关业务,同时将旗下从事农业生产业务的中粮控股分拆在香港主板独立上市。

  2007年3月,成功上市的中粮控股和中粮国际同系公司,中粮国际则更名为“中国食品有限公司”,专注于长城葡萄酒、可口可乐、福临门、金帝等食品业务。

  “中粮国际涉及的业务比较多,定位不是很清晰,而香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又青睐于投资专业化的公司。”联合证券一位分析师认为,这是中粮国际分拆的原因所在。

  对此,宁高宁也表示,分拆中粮国际为中国食品和中粮控股,就是希望清晰地分开品牌消费品和农产品加工两个不同的业务体系,目标都是专业化。

  据记者了解的情况,中粮正在按此模式,继续整合其他业务。目前,中谷粮油集团和新疆屯河相关资产,已整合到中粮旗下不同平台,其中,中粮屯河就将被打造为中粮旗下非粮食加工业务的整合平台。

  不仅如此,中粮分拆旗下业务后,还在整合过程中,继续深化“业务单元专业化”思路。2007年7月,中粮组建专门的中粮食品营销公司,该公司将统摄中粮旗下全部品牌食品。这是分拆后,中粮系专业化整合的又一动作。

  下一步整体上市

  “中粮集团是个多元化的企业,这将对整体上市形成障碍。”宁高宁坦言,因此他为中粮制定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整体上市路径。

  按照他的思路,目前中粮旗下已经逐步形成了各有不同业务的专业化公司,如果这些公司下一步可以上市,那么,中粮集团只须对这些控股企业进行资源配置,就可以拿这些企业的股票再去上市,从而实现整体上市。他表示,整体上市是中粮的下一步计划。

  不过,宁高宁认为中粮整体上市的时机,要看各个业务单元发展情况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而定。“中粮每次筹资首要就是不摊薄每股盈利,不摊薄每股资产,这是公司基本原则,最少要遵守一条。”宁高宁曾如此表态。

  值得关注的是,中粮新近上市的中粮控股。按照中粮的规划,中粮控股将逐渐形成生化能源、油脂加工、面粉加工、麦芽加工和贸易、大米加工和贸易等业务,并成为中粮农产品加工业务的旗舰上市公司。据中粮控股上市时的公告显示,其上市融资所得的20多亿港元,将绝大部分用于生物燃料及生化业务的投资及收购。

  然而,在生物燃料及生化业务领域,除了中粮控股外,中粮还拥有华润生化(600893.SH)、丰原生化(000930.SZ)两家上市公司。那么,将中粮控股打造为生物燃料及生化业务整合平台后,华润生化、丰原生化两家上市公司又将如何整合?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粮曾计划将中粮控股和丰原生化整合起来。不过时至今日,上述上市公司之间的整合仍未完成。对此,中粮方面没有予以回应。

  除了已被中粮规划为核心业务的生物燃料及生化业务尚未整合完外,中粮旗下仍有土畜产品业务、包装业务等资产尚未上市。

  据了解,这部分资产的上市计划已有进展。有消息称,中粮正在逐步推进将子公司分拆上市的战略。此前,中粮集团财务总监马王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近阶段中粮集团旗下的土畜产品业务和包装业务,有望分拆上市,1-2年内可能会完成上市日程。

  据悉,中粮旗下的土畜产品业务涉及几十家土畜类公司,这几十家公司的产权整合涉及到在英国、香港地区和内地的多家不同性质企业,其产权将通过挂牌交易等方式合并到一家公司,最后实现土畜资产上市。有数据显示,土畜产品业务年销售规模约在60亿-80亿元,年利润约在5亿元。

  另外,中粮还在整合旗下包装类资产,计划组建“中粮包装”,将包装类资产集合到一个平台之上,然后,在境外上市。

  对此,中粮一位内部人士表示,一旦上市,H股、A股,或者A+H股的方式都可以选择,把相关业务整合起来、在不同的专业化运营公司平台上去实现整体上市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