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国移动[微博]支付标准已确定主要采用13.56MHz标准。这对2.4GHz标准阵营的国民技术来说,未来业绩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21世纪网 从上市初的每股184元到现在的36.45元,国民技术仅用了30个月。
伴随国民技术股价一路下跌是业绩的下滑。
2011年,国民技术上市第二年,公司净利润1.07亿元,下跌39.15%。而根据近日发布的三季报,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351.21万元,同比下降36.11%。
屋漏偏锋连阴雨。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IC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枫透露,中国移动支付标准已确定主要采用13.56MHz标准。这个消息对2.4GHz标准阵营的国民技术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其未来业绩将不避免的受到影响。
高盛高华证券在研报中将国民技术2012-14 年移动支付业务收入预测从人民币1.64亿元、2.62 亿元、3.93 亿元,下调至1.08 亿元、1.72 亿元、2.58 亿元。
不过即使如此,国民技术仍在深交所的互动易平台上表示:“从战略上讲我们会坚定不移推动2.4GHz移动支付技术。”
而同样是手机支付的生产商,相对于国民技术的执着,其他上市公司显得颇为“圆滑”。恒宝股份确认,中国移动不会再给公司下2.4GHz标准的SIM卡订单,今后将主要为其提供13.56MHz标准的SIM卡。此外,长电科技、大唐微电子、东信和平也都兼顾两个标准。
业绩下滑明显
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351.21万元,同比下降36.11%。事实上,即使这样的数据,也主要依靠政府补贴。
国民技术的三季报显示,年初到报告期期末营业外收入为6107万元,营业外收入同比增加136.95%,其主要原因为政府补助增加。
而对于今年前三季度业绩下滑的原因,国民技术解释称:一是由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公司主营产品USBKEY安全主控芯片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4%;二是受移动支付标准不确定和移动支付芯片升级影响,移动支付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9%;三是其他产品线对报告期营业收入贡献度尚不甚显著。
中报显示,国民技术的移动支付类产品及其整体解决方案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4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2.24%。受移动支付国家标准不确定和手机深圳通移动支付芯片升级影响,第三季度移动支付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9%。
上市至今股价跌8成
国民技术业绩下滑始于2010年第四季度。
根据国民技术发布的年报,2010年公司净利润为1.77亿元,增幅为51.37%。这一增幅看上去很漂亮,但是细看人们却能发现国民技术的业绩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2010年国民技术上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2%和196%,而到下半年净利润却出现至少8.5%的下滑。
2011年国民技术发布半年报,净利润骤降44%。2012年7月,国民技术公布了其2012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公司上半年盈利预计约为2946万元-3535万元,同比下降幅度达40%-50%。
在业绩连续下滑的背后,是股价的一路走低。
2010年4月30日,以芯片设计为主营业务的国民技术登陆创业板。上市初期,股价曾经一度冲高到接近每股184元。
不过上市不到3年,国民技术的神话就已破灭。到今年11月1日,国民技术的股价已跌至36.45元(后复权),股价缩水81%。
船迟又遇打头风。股价、业绩下滑同时,国民技术还将受累移动支付标准花落13.56MHz技术。
事实上,此前屡次传出移动支付将选用13.56MHz的NFC技术,但国民技术一直不为所动,坚守2.4GHz技术阵营。
据悉,目前我国移动近场支付技术实现方案主要有两种:基于13.56MHz的NFC技术、基于2.4GHz频段的RFID-SIM/SD技术。前者是中国银联主导,主要用于终端POS机;后者由中国移动研发,主要用于手机上,现在还无法与银联的终端POS机互联互通。两种标准各有千秋,一直牵动着整个产业链的走向。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0月宣布,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标准(送审稿)已通过审查。这意味着历时一年半的移动支付标准编制工作,将进入最后报批阶段。10月18日,第二届支付创新(中国)大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IC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枫透露,中国移动支付标准已确定主要采用13.56MHz标准。这也意味着,国民技术的2.4GHz标准在国标之争中或已落败。
此外,之前一直作为2.4GHz技术主要支持力量出现的中国移动也开始出现动摇。
今年6月,中国移动和银联在上海签署移动支付合作协议,中国移动宣布未来将统一移动支付方案至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10月16日,浦发银行移动金融部副总经理薛建华表示,浦发自2010年底与中国移动合作后,双方就一起采用13.56MHz的标准。
由于中国移动的临阵倒戈,国民技术正遭遇着不小的尴尬。
国民技术的招股书显示:2009 年下半年,公司新产品移动支付芯片及解决方案获得国内主要通讯运营商中国移动技术认可,进入推广试商用阶段,并已实现了5165.84 万元销售收入。该产品有望在2010 年进入全面试商用阶段,获得快速发展。
原先美好的前景,随着国标竞争失败,成为了成为“水中月”。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投资者们很郁闷。
有股民表示,国民技术募资最大看点就在2.4GHz项目,如没有2.4GHz项目也谈不上上市。国民技术面对如此大的变故不但不作公告披露,也没有应变计划,反而从一开始就遮遮掩掩,误导了投资者。
对于未来的发展路径,国民技术颇为执着。
该公司在深交所的互动易平台上表示:“从战略上讲我们会坚定不移推动2.4GHz移动支付技术。”对此,21世纪网数次致电国民技术求证其是否还继续坚守2.4GHz标准,但公司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股东争相跑路
事实上,除了投资者在网络上一片埋怨之外,国民技术的大股东也选择了早早离去。自去年原始股解禁后,国民技术第二和第三大股东救开始了大规模减持。
中兴通讯[微博],刚上市时持有国民技术20%股权,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2011年5月3日,国民技术原始股解禁日。5月17日,国民技术实施了10转10送5的分红方案。18日,中兴通讯发表公告称拟在适当时机、合理价位区间出售国民技术。
公告显示,自2011年5月24日至2011年5月27日,中兴通讯共计出售国民技术股份557.66万股,占国民技术总股本的2.05%。其中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竞价交易系统出售7.66万股,出售均价为28.52元/股;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出售550万股,出售均价为26.94元/股。随后,中兴通讯一路减持。国民技术中报显示,中兴通讯持股比例已降至1.15%。
再看国民技术上市时的第三大股东,持有公司6.99%股权的深圳市深港产学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2012年3月8日至3月9日,深圳市深港产学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及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30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3%,深港产学研持股比例下降到5.85%。
除自家股东不断减持外,众多基金也逐渐离国民技术而去。
2010,上市之初的国民技术吸引了众多机构的追捧。2010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机构占据了9席。到了三季报时,前十大流通股东都是机构。然而到2011年一季报时,公司十大流通股东机构减至4席。到今年3季报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仅兴和证券投资基金一家。
对于国民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外界并不看好。
高盛高华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尽管国民技术已进军哈尔滨和青岛市场,但我们将2012-14 年移动支付业务收入预测从人民币1.64亿元/2.62 亿元/3.93 亿元下调至1.08 亿元/1.72 亿元/2.58 亿元,以计入行业不利因素(国标委正在讨论将13.56M作为移动支付标准)。投资影响我们将2012-14 年每股盈利预测从人民币0.4/0.64/0.81 元下调至0.27/0.40/0.53元,以计入我们将UKey 和移动支付业务收入预测下调24%/22%的因素。(21世纪网 陆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