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砝码难挡爆发 |
|
国九条公布之后,国家、政府、管理层都将保护中小投资者作为重要砝码。温总理更每天关注股市,让广大股民倍感欣慰。但事实却难以让人圆满,股民在遭受崩盘之灾之后,大幅亏损的事实已经说明,信誓旦旦说保护中小投资利益的说法仅仅是一句空谈。并不是一两个政策,一两个讲话就能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证券市场讲究的是实效,不是开会,也不是号召,而是用实际行为来挽救股市。想想当年美国如何动用全社会资金挽救股市,我们现在也需要动员更加广泛的力量营造市场新秩序。全流通试点面临启动,一度让市场认为是利好,但从其影响来看,即使有利于流通股东的减持方案,也必然造成股价向下定位,股票数量增多却无法提高市值,除权后走势如何填权才是关键,而这显然很难预期。[发表评论] |
· |
股市危机全面暴发 未来是生存还是死亡 |
· |
预期严重混乱 股市危机难解 |
· |
君之创:股市不会爆发全面危机 |
· |
韩志国:中国股市正在步入全面危机 |
|
 |
心溃=盘崩? |
|
|
 |
危机深层:内忧外患 |
|
|
 |
校正还是重来? |
|
当前股市存在着5个不一致现象,即股市与整个经济增长不相一致,虽然中国股市规模小、不成熟,但还是应当与经济增长的方向趋于一致,而不应该成为经济的反晴雨表股市与上市公司的业绩不相一致,去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达到26%,这与股市的下挫形成了反差。萧灼基认为,现在股市不缺资金,缺乏的是信心,他说,现在有许多股民被套牢在股市中,成交量萎缩,但同时银行的存款每年却能增加一万多亿。萧灼基强调对目前股市绝对不能推倒重来。他批驳有人建议按照美国方式来重建股市。他说,中国的股市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存在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中国与美国在经济发展阶段、监管制度以及投资者构成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别,完全按照美国来是不可行的。他认为,推动重来没有条件,完全不可行……?[发表评论]
|
· |
股市的危机在于没有预期 校正已刻不容缓 |
· |
萧灼基:股市正处于危机边缘 绝对不能推倒重来 |
· |
解除券商危机有待股市制度的根本变革 |
· |
股市战略定位错误导致危机 |
|
 |
药易得口难开! |
|
针对股市,经济学家们没少费神,但结果也只是说说而已,各方并不买帐——吴敬琏指出,对股市当前状况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股市很像一个赌场,而且很不规范。赌场里面也有规矩,比如你不能看别人的牌。而我们的股市里,有些人可以看别人的牌,可以作弊,可以搞诈骗。做庄、炒作、操纵股价可说是登峰造极。”吴敬琏说:“2001年时还有人说我是‘拽着头发却想飞出地球’,很多批评蜂拥而至。现在还有人会说股市没有泡沫吗?我们要作出预测,尤其应尽可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解决股市投机性泡沫,吴敬琏提出三点建议:第一用行政的方法限制市场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用妥善的方法解决全流通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第三应该设计更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创立更好的金融机构来有效的处理危机,获得好的效果……[发表评论]
|
· |
吴敬琏:三点建议解决股市危机 |
· |
萧灼基:股市已到危机边缘 六剂良方为市场解困 |
· |
王志武:股市危机的根本症结及救治难点 |
· |
市场危机正得到化解
股市已现“五立”新局 |
|
 |
新政谁能为? |
|
我国股市目前还主要是一个以“官方”利益为基准的股市。我国股市的市场环境,已严重偏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方针。我国股市面临艰巨的制度与发展观的转型任务:从以股市“圈钱者”的利益为本向以股市“投资者”的利益为本的方向转型。我国股市发展政策的当务之急是给股市一个至少3-5年的“休养生息”的恢复期。第一,我们应显著放缓我国股市的扩容速度。第二,我们应显著降低新股上市的一级市场发行价格,让利于投资者。第三,对国企大盘股和超大盘股可考虑采取“一次审批,分次发行”的方法上市,以缓解市场压力。迅速制订鼓励上市公司分配“现金红利”的股市发展政策,应建立把上市公司的现金红利分配水平与其未来的融资再融资机会相联系的股市发展政策。全面清理、整顿我国股市管理架构中的各类法规、制度、议事规则、决策规则等,全面清理、纠正其中漠视投资者利益的有关规定。迅速建立能充分考虑投资者利益的股市管理框架,我国股市的管理方针应迅速扭转到符合党中央“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大政方针上来。[发表评论] |
· |
用新政策来扭转股市发展的危机 |
· |
谢达锋:拯救股市危机
证监会要有所作为 |
· |
中国股市别自暴自弃
解决危机其实办法还有不少 |
· |
看股市如何在危机中酝酿变局 |
· |
风雨兼程14年濒临生存危机 中国股市或已见底 |
|
|
|
 |
边缘化——比危机更可怕 |
|
宏观调控的重拳不经意间刺痛了股市的神经。1500点岌岌可危,人们再度发出警惕股市被边缘化的呐喊。尽管本轮股市回调,看上去像是宏观调控所付出的代价之一。但并没有人刻意打压股市,股市的低迷也并非管理层愿意看到的结果。然而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股市本就该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或者说是某种结果的接受者,而不是解决问题的逻辑起点。如果国家在考虑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把对股市涨跌的影响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岂非本末倒置?更何况只有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建立起来了,股市才会有长期走牛的底气。所以从长远看,宏观调控与股市走牛之间并不矛盾,毕竟中国经济向好是大势所趋。但股市的边缘化并非一个伪命题,只不过它只存在于股市的内部而不是外部。因为只有落后的制度才会被边缘化,只有落后的文化才会被市场摈弃。说穿了,即便没有中央的此轮调控存在,股市也会跌下来。[发表评论]
|
· |
中国股市依然面临边缘化危机 |
· |
阿蒙:“股市生态圈”正游离在危机边缘 |
· |
专家析中国股市“三大混沌”:边缘化是最大危机 |
· |
股市谋变--边缘化危机使简单地救市已难见成效 |
|
 |
未来风险叵测 |
|
沪深股市实际上已经到了对任何利多措施都可能视而不见,对任何利空都会效应放大的危机阶段。这种状况国务院高层领导应当知道,应当重视,更应当采取尽快措施加以扭转。因为股市兴衰涉及国家经济金融稳定,还因为中国股市离不开政策调控。政策和措施对股市的影响力是不可替代的。股市波动有这样特点,当市场处在极端状态时要扭转这种局局,仅靠一个调控措施,一般不起作用,甚至火上浇油,作为反方向措施来消化。当1996年下半年和1997年上半年沪深股市进入大牛市时,主管部门要想调控,开始出台的降温措施,根本不起作用,直到组合性利空措施相继出台,一道道金牌越来越严厉时,沪深股市才开始由牛转熊。同样,当市场陷入大熊市阶段,主管部门要想活跃股市,一定要了解股市运行规律,推出组合性措施才能扭转危局。[发表评论] |
· |
顾铭德:股市危机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
· |
墨西哥股市狂泻
政治危机可能转化为经济危机 |
· |
徐向华:股市投资者如何应对突发危机 |
· |
韩志国:中国股市应当直面危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