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少平
【编者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吴少平教授在经济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考察的基础上,探索性、系统性地提出了“资金血论”,可称之为吴氏理论。吴氏理论的“资金血论”视角独到、引人深思,给我们以借鉴与启示。本刊分两期特发此文,以飨读者。
资金作为企业的命门与血脉,对于企业的成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特此提出“资金血论”,由企业资金“血论”的十五说构成。现将“资金血论”的基本内涵阐析如下。
1、分析资金构成与运行质量:相当于验血。应当结合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现实,深入分析资金的总体规模、内在构成及其运行质量,偏小的规模(如低于资金安全存量)、失衡的结构(如近期偿还压力过大),以及资金闲置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资金运行的效率及保障性。
2、依靠银行贷款维系企业存续:相当于输血。有时对人体的输血是必要的。企业需求资金可以取得必要的贷款,在一定条件下适度的借入资金是可取的,但不能仅仅维持输血状态,或依赖输血,而是要运筹好贷款规模与结构,如长短期贷款比例、不同贷款用途的比例等;要力求使借入资金到位后尽快转入实效运作和高效运行。
3、凭借主营品牌创造利润:相当于造血。我们对企业的造血机能寄予厚望。企业应当具有很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和科技创新意识;聚合主营、塑造并主打品牌,以其拳头产品或服务抢占市场制高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科技创新与市场创新相互叠加,可孕育出企业富有生机的基因强势和造血机能,提高企业抵御风险及抗干扰的能力,以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资金严重短缺周转不灵:相当于贫血。资金短缺、周转减缓将导致企业生产经营乏力,效率降低。缓解资金短缺有多种方式和途径,包括合理的资金筹集与运用,实施恰当的筹资与用资策略,强化现金流控制与信用管理,加快货币资金回笼,并继而投入运行以求实效。
5、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相当于活血。舒筋活血对于人体健康颇有裨益;而对于企业来说,实施严密规程、监控资金流向、统驭时空组合、科学调度运用、合理规划安排,无疑会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强的效应。资源有益的融合本身就可以聚能和产能。如产业有机的重组,企业适时的并购,可使血流丰沛,机体勃发。我们要善于不失时机地在产业重组中升级,在企业并购中多赢;实现资金等各类资源的整合,可使企业与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应得以充分提升。
6、改善优化资金质量:相当于补血。血色素不足就需要补血。针对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企业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控制成本,减耗增效,实现投入产出的合理化,以期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从优化企业资金内在质量着手,实现科学合理的生产要素配置,以求得促进管理、改善经营、提升效益,作为补血良方,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7、理性等待项目投资机会:相当于备血。企业需要寻求项目、投资运作,但必须理性和审慎。无论是资本运营还是生产运营,其项目投资都需要从战略的高度,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客观、严密、系统的投资项目论证,组织进行规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在可行性结论形成之前,可以保有必要的资金储备,理性地等待经过严密论证的项目投资机会,该出手时才出手。
8、高消耗成本趋升不下:相当于失血。成本费用上升会消耗企业的动能,甚而至于因其失血而伤及元气。加强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监督与成本分析在内的成本管理是企业强化管理、增强内力的有效路径,也是提高企业适应力、控制力、执行力和免疫力的“内功”与“定力”所在。
9、堵塞漏洞与规避风险:相当于止血。针对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弊端或漏洞,以及可能面临的市场、经营和财务等各类风险,管理者特别是决策层必须及时洞察、判断评估并开出止血“药方”,加强对各种风险预期及其风险控制点的监管,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