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警惕贸易保护主义陷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2日 04:23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明金维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许多国家经济陷入困境,反对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浪潮再次开始升温,贸易保护主义也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抬头趋势。然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贸易保护主义都难以拯救陷入困境的世界经济。相反,它只会加剧各国经济困境,延缓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无论是对于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国家而言,还是对于受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危害的国家而言,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都需要警惕贸易保护主义所制造的“陷阱”。

  目前,世界经济正面临1929年到1933年“大萧条”以来的最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正显露出其“致命的诱惑力”。对于许多国家的政客和民众而言,通过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限制进口,似乎成了应对金融危机、减轻国内经济困境的自然选择。

  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截至今年2月初,全球反倾销案件总数同比增加了40%。纵观世界各地,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断涌现,正构成一幅“危险”的画面:美国在其2月份通过的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保留了所谓的“购买美国货”条款;欧盟许多成员国也在通过提高部分产品进口关税、对一些进口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等措施,限制进口;而去年11月份以来,俄罗斯先后出台了28项提高进口关税和补贴本国出口的措施。此外,过去几个月,印度也先后对中国玩具等实施了进口限制措施。这些迹象都表明,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全球范围内抬头,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和全球化进程正面临严峻挑战。

  越是经济困难时期,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就越显得有“诱惑力”,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诱惑力”对于深陷困境的世界经济而言恰恰有可能构成“致命”的打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伯顿·马尔基尔近日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指出,“购买美国货”运动不符合经济学原理,它威胁到了贸易和资本流动的稳定性,有可能使当前的全球衰退最终演变为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1930年,当时美国经济像今天一样摇摇欲坠,美国国会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通过大幅提高进口关税,实质上停止了美国的进口。随后,美国主要贸易伙伴采取报复行动,导致全球贸易急剧下滑。多数经济史学家认为,美国实施《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当时的全球大萧条负有很大责任。

  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建立和维护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2001年以来,世贸组织成员为完成多哈回合谈判从而达成一个新的全球多边贸易框架的努力迟迟不能取得进展。如果各国任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过去多年来世界经济在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方面取得的进展有可能遭遇重大挫折。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日前访问澳大利亚时曾表示,他反对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因为这会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公平和公开的贸易活动。他还警告说,一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有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2月底率领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在欧洲访问时也指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困难,保护主义拯救不了世界经济。各国应以更加理性的思维和更富全局性的眼光,共同保障市场的开放性,努力维护开放、公平、公正的全球经济贸易体系,才能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危机的阴影。

  对于中国而言,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已经超过60%,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中国出口和整体经济势必将产生严重不利影响。具体来说,从对欧盟出口的螺丝和螺母,到对印度出口的玩具,再到对美国出口的禽肉……“中国制造”可能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面临更多的反倾销调查和其他各种进口限制。对于中国政府而言,有必要在国际双边和多边场合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进行遏制,甚至不排除通过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对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提出诉讼。对于广大中国出口企业而言,则需要为危机下的出口严峻形势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并通过积极开拓非传统市场以规避风险。

  用历史的眼光看,任何经济危机都有过去的时候,但一个国家的政府采取何种应对危机的行动将会在历史上留下记录。美国《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是否会出现“21世纪版本”尚无法得知,但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这种狭隘的做法,最终将为历史所嘲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