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似水流年之7日

  王安

  央行措辞引升值猜想 人类或要向月球移民

  【关注】

  访华前奥巴马放狠话

  美国人房车拉着吉普

  11月15日23时许,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飞抵上海浦东机场。小雨,他穿着一件黑风衣,自己打着把黑伞独自走下飞机。中国驻美大使杜文重和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到机场迎接。这是奥巴马上任后对中国的首次国事访问。

  旁白

  不像在中国有人给打伞,有人陪伴,而是领导孤零零地自己走下飞机,那是美国人的习惯。而在上海机场由中国驻美大使和上海市常务副市长迎接,以及次日下午到京由习近平副主席到机场迎接,也是符合国际礼仪并经中美双方商定的。这并非中国人故意拿架子摆出一种什么姿态,比如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的“不卑不亢”——中美关系已经相当成熟,相当程序化。11月16日奥巴马到京的新闻,在央视新闻联播中只是中间靠前的位置,这不说明中国人不重视中美关系,相反,极其重视。此前小布什政府提出中国是“利益攸关者”,许多中国的美国专家猜测:奥巴马此行可能为美中关系提出什么样的“新概念”?其实,中国人明了,奥巴马怎么说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他怎么做。11月14日奥巴马在东京表示,我们欢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国的责任也在增大,在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影响力竞争不再是一种零和游戏,各国不必惧怕其他国家的成功,但所有国家必须尊重人权,其中包括宗教信仰自由。奥巴马此言基本上被理解为正面,但在此4天前,奥巴马在对华关系上放了狠话:美国视中国为重要的“伙伴和竞争者”,两国需要解决经济不平衡的问题,否则中美关系就将面临极其紧张的风险,最近几十年来,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已经变得“深刻地不平衡”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越来越大,持有的美国国债也数额巨大,“我将在访华期间与中国领导人讨论汇率等一系列问题”。显然,奥巴马心中窝着一股怨气,而他的幕僚们却在刻意抹稀泥,不提人民币汇率问题。11月11日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对中国媒体介绍说,奥巴马和中方领导人的会晤中将涉及全球经济、自由贸易、地区安全和防核扩散、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文化交流等方面。美国主管经济、能源和农业事务的副国务卿霍马茨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尤其是清洁能源合作,将是奥巴马总统在北京行将要讨论的最主要议题,另外两个应是全球健康和国际恐怖主义威胁。实际上,即使是在关于环境等不那么火药味十足的问题上,中美之间也会有相当冲突。中国人富了,假期里许多城里人开私家车到郊外游玩,但美国人游玩开的是越野吉普,不对,开的是有厕所能洗澡的巨大房车,而把越野吉普拖在后面——在能源消费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上,中国人与美国人“深刻地不平衡”。

  【对照】

  声称学习中国五件事

  中国学生直奔美利坚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11月12日刊登文章称,奥巴马将开始他对中国的初访,但这次访问对美国而言是选择了一个尴尬的时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经受住了世界经济衰退的考验,相比而言,美国似乎突然就变老了,变脆弱了,美国的国民情绪仍然低落,经济仍然没有起色,美国可向中国学习五件事:一要有雄心,“我们可以向中国学习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要设立目标、制订计划,全力推动整个国家向前走,中国人有五年计划,包括在五年内建立一个世界级硅片产业,成为有影响的汽车制造业国家等;二是重视教育,中国的文盲比例已经不到10%,美国是14%,中国孩子走在了我们孩子的前面;三是照顾老人,在中国养老成本大部分是家庭承担,而在美国数百万家庭会考虑把年迈的父母送到养老院去;四是大量储蓄,高储蓄可以推动投资增长、创新和就业增加,储蓄是良好经济的种子;五是放长眼光,中国政府积极修建基础设施,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就业。

  旁白

  与西方人打交道,时常感觉他们直率而幼稚,至于这篇学习中国的五件事,似乎更加不着调,令人哭笑不得,几乎每个都是中国人正试图向美国人学习的——中国各省各企业都有自己的规划,于是重复设厂、恶性竞争、产能过剩,惟独国家规划不管用;中国人一直在抱怨中国教育残害孩子,于是纷纷把孩子送到美国;中国的养老院正在快速增加,去养老院度过余生正在成为时尚;中国储蓄太高了,政府正在用各种方式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消化储蓄;中国政府刺激经济的投资工程正在受到质疑,认为压抑了民间投资,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不牢另外,并不是所有美国人都如此虚心,比如世界首富和二富的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他们就认为“资本主义是伟大的”:去年秋天的确让人意外,但不必为整体经济担心,我们可能会犯错误,但这个体系的基本原则,以及这个以市场为导向的体系还在继续,甚至在美国最黑暗的时候,美国企业依然在创新。

  【猜测】

  央行措辞引升值猜想

  陈德铭强吁汇率稳定

  央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一个微小的措辞变动激起外界猜想。《日本经济新闻》11月12日文章认为,中国央行报告有关人民币升值的表述出现松动,报告删除了以前反复强调的“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表述。自去年7月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事实上固定在6.831的水平上,但随着出口出现复苏迹象,预计中国政府将允许人民币升值。

  旁白

  今年一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的表述为“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二季度的表述为“密切关注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较一季度增加了“密切关注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而11月11日发布的三季度报告将“结合国际资本流动和主要货币走势变化”纳入其中。央行到底想说什么?让大家受累去猜吧,以前格林斯潘式语言让大家吃尽了苦头。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的说法与商务部长陈德铭的言论形成对比,陈德铭呼吁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以便为出口商“创造稳定的预期”。甚至在奥巴马访华期间,商务部的口气依然强硬。中国不同部门在为自己所辖而争执?中央高层将支持谁的主张?

  【解读】

  高层关注国际热钱涌入

  币值升否折磨央行两难

  据分析,央行报告的新提法表明,近期国际热钱涌入现象已引起高层关注。央行数据显示,今年8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仅为1187.54亿元,仅一个月后,外汇占款突然飙升至4067.69亿元,这意味着热钱又来了。同时,囤积在香港的热钱也不是小数目,迫使香港金管局连续向市场注入港元。近半个月来大宗商品市场持续走强,也是热钱开始活跃的征兆之一,美元汇率跌至年内低点,国内国际黄金期货价格创出历史新高,各类基准商品指数也纷纷上扬。

  旁白

  看来,央行报告措辞的变化,不是一粒给奥巴马访华的不准备兑现的糖豆,不完全是由于外界的压力,而是央行认真的想法,比如要防备热钱的袭扰。但人民币升值与否,对央行都是两难的选择。在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的机制下,即使人民币兑美元出现一次性升值,但兑欧元等其他货币却未必升值,甚至由于美元贬值的累积,人民币兑非美货币实际上是“假升值”。而人民币与美元真正脱钩并升值,短期内将可能使中国出口企业大量倒闭和农民工大量失业,央行当然不愿意做这等恶人。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长期低估则意味着大量中国利益通过商品出口不断向海外流失,降低中国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采以及目前的通胀风险,也是中国的麻烦事。不论对内对外,短期长期,人民币适度升值确实是平衡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矛盾的一招,但仅依靠人民币升值显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反对人民币升值,11月9日在香港大学发表演讲时林表示,人民币升值可能会扼杀全球复苏,如果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率显著下降,而美国和欧盟经济又不能因人民币升值得到立竿见影的提振,世界经济将面临推动力骤降的危险。林毅夫援引数据指出,中国在2005-2008年之间实际已令人民币累计升值达21%,但这对收窄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收效甚微,中国经常项目盈余只占美国贸易赤字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不能将其它三分之二也归咎于人民币汇率。林强调,目前强制要求人民币升值对中美双方均没有好处,一旦人民币升值,美国要么选择继续从中国进口更贵的产品,要么寻找替代国家,无论哪一种选择,都将导致美国贸易逆差继续扩大。

  【数字】

  CPI环比突意外下降

  各地政府力推涨水价

  国家统计局11月11日公布10月份经济情况。消费、投资等数据依然保持强劲增长,但是CPI数据同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缩小0.3%,环比下降0.1%。CPI环比从7月持平后,8月、9月环比均是正增长。此前市场普遍预期,10月CPI增长将继续保持环比正增长,同比降幅收窄的势头。

  旁白

  确实在市场意料之外。据此国家统计局官员认为,“当前中国并不存在通货膨胀。”但市场认为,通胀是必然的,过剩流动性已水漫金山。11月CPI数据的下降很可能是因为通胀统计的样本权重的设置不合理,从技术上低估了目前的通胀水平,如房价比重不高。但时至今日,主流意见是主张不应该把房价计入CPI统计中,房价在统计上属于投资品,不在日常消费之列,各国的CPI也不包括房价。然而,各地政府官员认为通胀将会很快到来,急于赶在通胀到来之前把水价涨上去。10月8日,宁波宣布将分两步在2010年将居民水价从目前的每立方米2.2元提高到3.2元,涨幅45.5%。11月9日,重庆也宣布拟分两步将自来水价格每吨上调0.6元,先将现行水价由目前的2.1元上调到2.5元,剩下0.2元看经济运行状况而定。北京是目前全国水价最贵的城市,每吨3.7元,也宣布年内召开水价上涨座谈会,北京本次上调水价幅度可能在每吨0.8元。而哈尔滨的水价可能要上涨100%。从环境和资源角度来说,水涨价不是坏事,但城市供水公司总是拿供水管网建设成本和人工工资等上升作为涨价的主要理由,这让公众起疑。

  【势态】

  房地产调控政策或将分化

  富豪榜开发商成串排排坐

  国家层面取消房地产优惠政策的取向还未正式定调,湖南、吉林等省份却分别通过不同方式向开发商表示,当地政府出台的房地产优惠政策2010年不会取消。

  旁白

  房地产是地方政府的命根子。比如杭州,据住建部10月26日至11月1日的监测,在32个城市中,楼市成交面积环比上升的城市有20个,杭州增幅96.84%,排名第一。数据显示,2007年杭州市财政收入788.42亿元,土地出让金约为300亿元,房地产税113.43亿元;2008年杭州市财政收入910亿元,土地出让金达448亿元。到今年8月,杭州市财政局共征收契税3.9亿元,超过去年最高水平28.94%,其中土地契税收入达1.89亿元,占总额的48.4%。10月,杭州财政进账土地出让金159.4亿元,累计收入达484亿元。今年6月,杭州再接再厉,为了吸引开发商拿地,规定每宗地块的土地款首次只支付两成,次年3月再支付40%,剩余款项只需在年底付清,变相降低了拿地门槛。全国一盘棋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或将分化到各省,而地方政府宁肯付出税收损失等代价,也要保持房地产的“健康发展”。房地产不仅造富于政府,也造富开发商。美国《福布斯》中文版11月5日推出其一年一度的富豪榜,首富是比亚迪的王传福,身家58亿美元,合人民币396亿元。这算个有技术含量的低碳经济了吧,但不幸,福布斯榜单公布之日,恒大地产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许家印的身价达到422亿港元,让王传福立即过气。与美国富豪榜相比,中国内地前400名富豪中,有154位个人或家族是搞房地产的,而美国富豪榜的前40位里,房地产商已基本消失。

  【事件】

  废标案广州格力败诉

  将来如何在市面上混

  11月2日,格力“废标案”在广州天河法院开庭,广州格力败诉。去年在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门诊楼变频多联空调设备及其安装采购项目投标中,广州格力报价1707万元,却败给了报价2151万元的广东石化,理由是格力不能满足招标文件中“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行业巨头格力何以如此没有技术含量?此前籍籍无名的广东石化又为何能以高出444万元的价格获胜?广州格力不干了,申请广州市财政局进行行政复议,要求对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采购主管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未果。2009年10月12日,广州格力将广州市财政局告上法庭,要求其撤销行政复议决定,广州格力败诉。

  旁白

  格力律师谷辽海说:“以往总是同情弱势群体的中小企业,呼吁各级政府采购部门应尽最大努力接纳他们。可真没想到,格力这样中外知名品牌,也会在政府采购竞争中遭遇莫明其妙的惨败。”如果没记错的话,格力不是国企吧?而广东石化是。非常担心的是,格力这一通跟政府闹,从行政到司法走了个遍,将来还怎么在广东地面上混?

  【情形】

  七成家长感觉教育负担沉重

  新部长袁贵仁让人重新期待

  国家统计局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高昂的教育费用已成为有适龄子女家庭中的沉重负担,有七成的家长觉得难以承受。这些费用主要包括补课费、择校费、住宿费、生活费等。此次调查的范围为黑龙江省16个市县的1220户家庭。受访者中,政府机关干部、国企职工、私营业主都占一定比例,受访者文化层次较高,家庭人均年收入高、中、低水平均有分布。学生平均每人每月消费金额在600元以内的占37.4%,600元至800元的占23.8%,800元至1000元的占18.9%,1000元以上的占19.8%。

  旁白

  中国教育走到今天实在悲哀,穷人觉得负担沉重,富人把孩子往国外送。虽然大家把希望寄托在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身上,但谁也不相信眼睛一睁情形就改变了。

  【话题】

  内地奢侈品市场逆市增长

  忽明白腾中为何非要悍马

  全球奢侈品市场持续走低的趋势仍在继续。2008年比2007年销售下降两个百分点,2009年同比再次下降8%,从1670亿美元跌至1530亿美元。其中下降最烈的是美洲、日本和欧洲,分别下降了16%、10%和8%。而中国奢侈品市场是难得的一个亮点。贝恩咨询在《全球奢侈品市场报告》中称,中国内地市场预计增长12%。2008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规模为86亿美元,今年年底有望增长到96亿美元。

  旁白

  中国人还是更相信洋人,即使同一个奢侈品,还是喜欢到国外买,怕国内有假。中国人内地的消费额,远远不如他们在境外花的钱多,去年中国人在境外的消费超过116亿美元,而内地消费额只占总消费额的四成左右。这也是为什么腾中重工非要引进又笨又吃油的美国悍马,因为那是奢侈品,是洋玩意。这也是一种盈利模式。

  【纵横】

  中国经济引纽约股市小涨

  新称呼中国再发展中国家

  据外媒报道,11月12日,受美联储将继续维持低利率政策的预期和中国及日本公布利好经济数据的提振,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小幅上涨,道指和标普均刷新了年内的收盘纪录,道琼斯指数涨幅为0.43%,标准普尔指数涨幅为0.50%,纳斯达克指数涨幅为0.74%。

  旁白

  这回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小涨,可能真的与中国经济形势有关。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在“第二届全球创业型经济论坛”上表示,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发展经济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是一个重新发展的国家,是一个再发展中国家,而不是简单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确立一种模式。再发展中国家?如此说来,印度、埃及、伊拉克都有“再发展”的可能。

  【新锐】

  美国证实月球有水

  人类要向月球移民

  美国航天局11月13日说,10月9日进行的撞月试验提供了迄今最有力的证明,证明月球上存在水,这一振奋人心的发现“出人意料”。

  旁白

  早先人们一直认为月球是一片干旱的不毛之地。如果月球上真的有水,也许会有生命?有外星人?另外,人类真的可以向月球移民?并以月球为基地探索火星?不仅要征服地球,还要征服月球,征服太阳系■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