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证券网 上官梦露
随着“三·八”妇女节即将到来,乐蜂“桃花节”、京东“蝴蝶节”、聚美优品“301四周年庆”及天猫、苏宁等大小电商又掀起一轮“美妆大战”,凭借在网络、分众、电视等多渠道的广告宣传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关注。继“双十一”、“双十二”电商狂欢以后,选择在2月底、3月初集体“造节”促销,电商看中的就是网络上的3月7日“女生节”和实实在在的3月8日“妇女节”,最适合围绕女性做促销方案。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3月,乐蜂网在桃花节期间完成了单日1.22亿元的销售额,聚美优品在去年3月1日三周年店庆的促销活动中,首日交易额达到5亿元,订单数超过200万。
某化妆品企业高管认为,目前美妆线上渠道的竞争已经进入贴身肉搏阶段。而艾瑞数据更是预计到2015年,化妆品网购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1273.2亿元,届时化妆品网购占化妆品总零售额的比重将达27.5%。而在这一领域,无论是淘宝、京东,或是垂直类化妆品电商,都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因此,这块尚未被寡头占据的化妆品市场,正在成为各大电商今年鏖战的又一发力点。今年,唯品会、乐蜂“桃花节”打出“2月27日-3月1日全场折后高达满188减100”的促销口号;而京东“蝴蝶节”则力推“美妆个护满200返120元券,优选品牌再送200豪礼”,聚美“301四周年庆”则推出“超级0元购”,买美妆返无限制现金红包的噱头,并推出品牌提前看,单品抢先藏,提前把商品加入心愿单的饥饿营销战略,吊足消费者胃口。
曾有业内人士表示,“美妆电商想要获得主流消费群体的认可,必须获得品牌授权。很多电商声称支持专柜验货‘假一赔十’,但是,如果拿不出品牌商白纸黑字的授权书,任何承诺都没有价值。”乐蜂在宣传广告中重点突出“行货正品、拒绝水货”,而京东则声称“不光低价,真才靠谱”,聚美虽未在活动专题页面强调“正品”,但却把“正品保证”放在了网站首页的显著位置。然而,化妆品本身就是一个容易触发消费者投诉的品类,而且由于渠道混乱导致水货假货真假难辨,国际高端品牌也可能为了自身权益而发起投诉。从乐蜂、聚美及京东等化妆品电商的产品销售记录和产品评论里可以看到,用户对产品的真假质疑声并不鲜见。而2013年3月聚美优品“前员工”曝出的轰轰烈烈的假货风波,就涉及“真假掺卖”、“稀释勾兑”等问题。这一切猜测最后都在央视新闻联播的辟谣中结束,关于聚美优品打假反遭同行抹黑的风波才渐渐平息。
但是,因为这些比线下较为低廉的产品并未得到消费者充分的信任,致使这种高人气最终是否能转化为净利润依旧是个亟待破解的难题。此次化妆品电商集体炒作“美妆大战”,凭借高流量与降价促销的刺激,会不会让消费者产生折扣花样百出,虚实难辨的感觉,并引发电商行业不健康的生态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美妆大战”如火如荼,但是如果不是实实在在的折扣而只是噱头,不是以诚意真正的回馈消费者,让用户在“价格战”中体验到真正的让利,或者因为备货、物流或售后问题导致投诉,不管是“桃花节”、还是“蝴蝶节”都不可能在这场争夺“女人心”的战争中赢得真正的胜利。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