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9版)
主要负责制定公司工程建设方面的标准、规程、制度和办法及重大问题的协调和处理;负责公司基本建设安全质量管理;负责公司重点工程项目的优化设计、造价控制、概算审批、竣工验收等管理;负责公司基建项目的初步设计管理、技术管理和定额管理。
8、建设运行部
主要负责公司直接投资交流750KV及直流±500KV以下电压等级电网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初步设计、建设、概预算、质量安全、生产运行等管理;负责跨区电网运行、维护、检修等合同的签订。
9、信息化工作部
主要负责贯彻国家有关信息化工作的政策法规;负责指导和协调公司各单位的信息化规划、年度计划的编制与实施;负责组织、管理并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负责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管理;负责制定公司信息化工作的标准、规程、制度和办法;负责协调和处理信息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10、产业发展部
主要负责除网省公司、金融企业外直属单位的归口管理;负责研究并管理上述直属单位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等重大事宜;负责上述直属单位资产产权管理、优化整合、资产和业务重组、资本运营工作;负责上述直属单位的业绩考核、奖惩以及各类人员培训工作。
11、营销部
主要负责公司用电营业、电(热)能计量、电费回收、优质服务等管理工作。
12、特高压建设部
主要负责制定公司特高压电网工程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13、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主要负责公司所辖电网的调度运行工作。
公司治理结构图详见本期债券募集说明书全文。
五、发行人与子公司的投资关系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发行人主要下属单位的基本情况详见本期债券募集说明书全文。
六、发行人领导成员情况
截至目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基本情况如下:
■
以上领导成员简历详见本期债券募集说明书全文。
第十条发行人业务情况
一、行业现状及前景
(一)电力行业现状
1、发电和用电情况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柱产业。多年来,中国电力行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截至2009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8.74亿千瓦,同比增长10.23%。其中,火电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为6.52亿千瓦,约占总容量74.60%,同比增长8.16%;水电发电设备装机容量1.97亿千瓦,约占总容量22.51%,同比增长14.01%。
2009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量为35,9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6%;全社会用电量36,4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6%,增速比上年提高0.4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6%;第二产业用电量26,9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5%;第三产业用电量3,9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1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5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7%。
近年发电装机容量和用电量情况表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2009年,全国基建新增电力生产能力依然保持较大规模,基建新增发电设备容量8,970万千瓦,其中,水电1,998万千瓦、火电6,076万千瓦、风电897万千瓦。在新增设备容量中,水电占22.17%,火电占67.73%,风电占10.00%,分别较上年降低1.16、3.39和上升4.58个百分点。
2009年全国电力建设投资完成额达到7,558.4亿元,其中电源建设完成投资3,711.3亿元,同比增长8.91%。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呈现了继续加快结构调整的态势,核电、风电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同比分别增长74.91%和43.90%,火电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11.11%。
2009年上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用电需求减少,全国电力供需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下半年,受国内投资拉动及宏观政策等因素影响,全国经济开始企稳回暖,用电需求开始逐月增加,到年底呈现电力消费需求明显加快的趋势,电力供需基本持平。全年全口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回落幅度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火电已经接近上年同期水平。2009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累计平均设备利用小时数为4,527小时,同比降低121小时,其中,水电3,264小时,同比降低325小时;火电4,839小时,同比降低46小时;核电7,914小时,同比上升89小时,风电1,861小时,同比降低185小时。
2、电网建设步伐加快
长期以来,我国电源、电网投资严重失衡,一边是电源建设投资过剩,电厂在建规模不断扩大;另一边却是电网投资严重不足,电网投资短板成为制约电力工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据统计,“八五”、“九五”期间,我国电网投资仅占电力投资的13.7%和37.3%。“十五”期间电网投资只占电力投资约3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电网投资占50%以上比重的平均水平。
近年来,电网投资落后于电源投资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善,电网投资在电力投资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31.1%上升到2009年的50.9%。国务院“十一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建设西电东送的北中南三条大通道推进全国联网。
2009年电网投资增长继续加快,完成投资3,847.1亿元,同比增长32.89%,同比上升14.77个百分点,投资规模占电力投资比例已达50.90%,比上年同期上升4.97个百分点。其中送变电项目投资占电网投资比例为87.82%,5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投资占送变电投资总额的33.43%,特高压(含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投资占送变电投资总额的5.56%。
截至2009年底,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达到39.97万公里,同比增长11.38%,其中,500千伏线路回路长度为12.19万千米,同比增长12.85%;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公用变设备容量16.51亿千伏安,同比增长17.09%,其中500千伏公用变设备容量为6.28亿千伏安,同比增长19.44%。
2009年,全国跨区、跨省的特高压、超高压电网建设取得辉煌成就。1月6日,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累计完成投资57.36亿元)正式投运,这是我国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投入商业化运行;5月25日,我国首条同塔双回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兰州东—平凉—乾县输变电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43亿元)正式竣工投产,标志着西北750千伏送端电网已覆盖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四省(区);6月30日,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超高压、长距离、较大容量跨海电力联网工程500千伏海南联网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8.6亿元)正式投运,结束了长期以来海南省“电力孤岛”的历史;2009年8月,世界首个±660千伏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宁东—山东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正式开工。11月13日,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800千伏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51.78亿元)全线竣工;12月24日,历时三年,世界第一个±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云南至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累计完成投资92.84亿元)单极成功送电,树立起世界直流输电领域新的里程碑。这些均标志着我国交直流输电技术,装备制造以及电网建设管理上升到一个新水平、新台阶,进入了世界领先行列。其他一批跨境、跨区、跨省重点建设项目也取得了阶段性建设成果。
3、电价调整情况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6月19日宣布,自7月1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同时,为了控制火电企业的经营成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通知,在销售电价调整的同时,为防止煤、电价格轮番上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自2008年6月20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对全国发电用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在临时价格干预期间,全国煤炭生产企业供发电用煤的出矿价,不得超过2008年6月19日实际结算价格。7月2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再次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对主要港口和集散地动力煤实行最高限价。
2008年8月1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提高火力发电企业上网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电[2008]259号)要求自8月20日起,将全国火力发电(含燃煤、燃油、燃气发电和热电联产)企业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分钱,电网经营企业对电力用户的销售电价暂不做调整。这是国家为缓解火电企业经营困难采取的价格干预措施,有利于保证正常的电力生产经营秩序。
2008年电价两次上调,但8月20日宣布的“上调上网电价但销售电价暂不调整”政策,实质上是电网企业补贴发电企业,让电网经营企业分担了部分成本压力,这使得电网公司的利润受到挤压。
200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09年将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深化电价改革,逐步完善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形成机制,适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这是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启动以来,电价改革问题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3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公布了《关于清理优惠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开展电解铝企业直购电试点工作的通知》。2009年4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工业企业参与大用户直购电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9年7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公布了《关于完善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9年10月1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电能交易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从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的交易价格、跨省区电能交易价格以及电网企业与终端用户的交易价格等方面对电价行为进行了全面规范。
2009年1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11月20日起全国非民用销售电价平均提高0.028元/千瓦时,居民电价暂不调整,未来居民用电将逐步推行阶梯式递增电价。这次电价的调整主要是为了疏导2008年8月20日上调上网电价而未调整销售电价的方案。
以上方案的出台说明“市场主导,政府为辅”将成为电价体制改革的主旋律。
(二)行业前景预测和对公司的影响
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决定了“十一五”期间是公司发展的黄金时期和关键时期。
1、电力需求
电力需求平稳快速增长,为公司增加售电量奠定了基础。“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要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根据这一目标,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速度预计在8%左右,2010年达到3.63万亿千瓦时。其中,公司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89万亿千瓦时,年平均增长率为7.8%。
2、电网建设
经济增长与能源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日益突出,为特高压电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我国水在西南,煤在“三西”,主要负荷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为了保证全面小康社会的电力供应,客观上需要加快特高压骨干网架建设,形成坚强的国家电网,实现大规模、长距离、经济高效的输送电力,实现我国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提高电网的整体经济性。目前电网建设已成为我国电力建设的主要方向,“十一五”期间,我国电网建设总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到2010年,随着国家电网特高压及500千伏跨区、跨国电网联网的建成,跨区输电容量将达到7,000万千瓦,比2005年提高5倍多,占全国合计最大负荷的11%;电量达到3,200亿千瓦时,比2005年增长3倍多。
3、电力法制建设和电力行业改革情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未来五年,政府对电力工业的管理职能将逐渐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十一五”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有望修改出台,电力法律法规将逐步健全完善,这将进一步规范公司与政府有关部门、监管机构、发电企业、用户的关系,明确电力行业各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推进公司“四自”功能的建设,同时也将促进公司规范化经营。
2002年以来,电力行业改革打破了原国家电力公司的垄断,新成立的五大电力集团已逐步重组完成,发电规模迅速扩大,市场竞争地位进一步提高。资产质量高、规模大的地方电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另一些资产质量差、规模较小的小火电企业已纷纷被大发电集团收购或者退出竞争。
“十一五”期间,电力行业将以尽快落实“十五”未完成的改革任务为前提,以电价改革为核心继续深化改革。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主辅分离、主多分开、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电力市场建设和电价改革。主辅分离改革如能顺利推进,有利于公司减轻辅业单位安全生产和队伍稳定的压力和负担;主多分开改革以及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如期完成,有助于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电力市场的建设和运营,将市场理念和竞争机制引入电力行业,为公司发展带来新的活力;电价改革的实施、合理的输配电价机制的形成,将为公司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科技进步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企业要在技术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在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和信息等关键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电网发展正面临着征地难、环保要求提高、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增加等方面的挑战。发展特高压电网,一方面将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现有电网建设和运行中遇到的问题,促进电网技术升级,满足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全面提升国内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制造水平,显著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国家要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方向,为公司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全面提升电网技术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电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为电网发展和稳步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5、国际化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供求矛盾日益显现。特别是能源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能源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要求树立起全球配置资源的战略思维,更好的开发利用境外资源和市场。国家非常重视境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公司参与国际电力资源开发、向国内送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发行人在行业中的地位及竞争优势
(一)电网发展建设成效显著
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电网公司一直以强化核心能力为目标,大力发展主营业务。2008年,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79亿元,同比增长14.4%;新开工110(66)千伏及以上线路63,396公里、变电容量26,043万千伏安、换流容量2×1,300万千瓦;投产110(66)千伏及以上线路56,799公里、变电容量26,578万千伏安、换流容量2×150万千瓦。售电量完成21,2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国家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完成2,6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9%。
(二)电网安全运行保持良好局面
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提出了确保安全的要求,切实把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作为首要任务,以人为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严格安全监督管理,落实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防止了各类事故发生,确保了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水平,促进了公司和电网安全和谐发展。
(三)技术水平同业领先
国家电网公司坚持基本建设与技术改造并举,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特高压项目是指由1,000千伏级交流和±800千伏级直流系统构成的高压电网。特高压电网的最大特点是长距离、大容量送电,一回路特高压直流电网可以送600万千瓦电量,相当于现有500千伏直流电网的5-6倍,同时送电距离也是后者的2-3倍。
2009年1月初,中国首个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入商业运营,该工程全长640公里,总投资约58亿元,是目前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输送能力最大、代表国际输变电技术最高水平的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标志着中国在特高压核心技术和设备国产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计划年内开工建设淮南—上海、锡盟—上海、陕北—长沙三大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而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已于2008年开工建设,其中,四川向家坝—上海奉贤±800千伏直流示范工程2008年12月全线开工建设,四川锦屏—江苏苏南±800千伏直流工程于2008年11月通过国家核准。按照规划,公司将在2020年前后基本形成覆盖华北、华中、华东地区的特高压电网,实现“西电东送,南北互供”。
(四)精细化管理不断加强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一强三优”(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三抓一创”(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的工作思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优化管理层级、强化激励约束等措施,健全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内质外形建设,坚持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在组织优化、企业运营、机制建设、风险防范等方面大胆突破创新,公司的经济效益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为公司今后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积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国家产业政策,认真研究制订配套制度和办法,积极支持风电、小水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地热能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为积极参与新能源开发,国家电网公司已经成立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加快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布点和开发力度,促进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
三、发行人主营业务分析
(一)公司经营范围
国家电网公司的经营范围为:许可经营项目:输电(有效期至2026年1月25日)、供电(经批准的供电区域);对外派遣实施所承包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有效期至2009年12月31日)。一般经营项目:实业投资及经营管理;与电力供应有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电力生产调度信息通信、咨询服务;非职业培训;进出口业务;承包境外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出口;在国(境)外举办各类生产性企业。
(二)公司主营业务分析
国家电网公司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公司经营区域包括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以上。公司拥有54个全资企业(含区域电网公司和省电力公司30个(含西藏))、控股企业,参股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直接服务客户1.45亿户,公司直属单位员工87.22万人。在国内电力传输领域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公司名列2009年《财富》全球企业500强第15位,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
1、公司主营业务地区分布
按照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全国电网划分为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国家电网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华东、华中、华北、西北、东北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广东、云南、贵州、广西、海南五省(区)。
全国电网主网架示意图
■
根据《全国电力系统联网规划研究总报告》规划,全国电网按地理位置分片形成北、中、南3个跨区互联电网。北部电网主要是通过开发山西和蒙西火电基地主送京津唐,并扩大到送电山东,开发西北大型水电东送华北,实现水火调节,逐步形成以华北电网为中心,包括东北、山东、西北电网的北部电网;中部电网包括华东、华中、川渝、福建电网,葛洲坝电站已开始送电上海,随着三峡及长江中游水电基地等的建设,实施向华中、华东地区送电,中长期考虑开发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电基地东送华东、华中和川渝电网,形成以三峡为中心的中部电网;南部电网主要通过天生桥、龙滩、小湾等水电和贵州的火电基地建成,向广东沿海送电,形成包括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和香港、澳门电网在内南部电网。在中、南、北部电网形成后,通过中部电网的三峡电力系统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送电,形成“西电东送”、“南北互联”、统一调度的全国电网格局。
2、公司经营特征分析
(1)基础性和公益性。国家电网公司是国有能源骨干企业,不仅服务于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而且对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力供应提供全社会需要的公用产品,对社会的覆盖是全方位的。因此,国家电网公司的经营具有显著的基础性和公益性。
(2)垄断性。国家电网公司处于电力产业链的高端,各大发电集团的产品均出售给电网公司,其经营效益和还本付息有保障。各区域电网公司在经营地域上没有交叉,业务经营无竞争关系,都属于垄断经营企业。
(3)资本密集和投资长期性。电力行业属资本密集型行业。同时,电网项目投资周期较长,客观上对国家电网公司的资金周转能力和融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收益稳定性。目前,电力市场仍然是成长型,从中长期看,电力需求将保持稳步增长。根据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目前,输变电价格和配电价格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决定,国家电网公司的收益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3、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情况
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骨干企业,公司一直以强化核心能力为目标,大力发展主营业务。2007年,公司新增用电容量1.7亿千伏安,完成售电量19,7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完成年计划的100.7%;国家电力市场交易电量2,1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4%,完成年计划的108.4%;利税突破千亿,达到1,142亿元,增长39.8%。公司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25,8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市场占有率同比提高1.15%。各区域电网频率合格率均在99.99%以上,城、农网综合供电电压平均不合格时间分别同比下降9.6和11.2小时,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分别同比下降3.6和4.4小时。
2008年公司面对连续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等情况,公司综合计划主要指标处于可控、在控状态,完成情况良好。2008年,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79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电网投资2,475亿元,增长15.9%;新开工110(66)千伏及以上线路63,396公里、变电容量26,043万千伏安、换流容量2×1,300万千瓦;投产110(66)千伏及以上线路56,799公里、变电容量26,578万千伏安、换流容量2×150万千瓦;变电开工2.9亿千伏安,投产2.7亿千伏安。2008年,公司完成售电量21,2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6%,增幅回落8个百分点。
根据国务院有关灾后重建文件精神,国资委在200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向部分中央电力企业提供了126.7亿元灾后重建资本性支出,其中,向国家电网公司注资87.3亿元。
2009年1-9月,公司实现售电量16,66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实现售电收入7,948.3亿元,同比增加496.9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因售电量上升增加149.0亿元,因售电单价提高增加347.9亿元。
四、发行人未来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公司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坚强的国家电网为核心,以加快电网发展和拓展电网服务为主线,以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安全为基础,效益为中心,服务为宗旨,人才为根本,管理为手段,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环境友好,实现公司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实现管理创新,为支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总体思路及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目标: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全面加快电网发展,强化经营管理,优化资产结构,推进自主创新,深化优质服务,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构筑先进企业文化,全面提升服务能力,营造诚信共赢、和谐互动、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氛围,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协调、全面发展。
(三)基本电网建设规划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及早建成交流1,000千伏试验示范工程,在成熟基础上加快推广;开工建设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和锦屏水电站外送的±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全面建成三峡输变电工程;抓紧新建一批跨区输电工程,大幅提高跨区配置资源的能力;西北750千伏网架将初具规模;继续加强和拓展500千伏和330千伏网架;建立稳固的电网三道防线;继续加强城乡配电网的建设改造,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促进电网与电源、输电网与配电网、一次系统与二次系统、有功与无功协调发展,全面迈向坚强国家电网的目标。
(四)智能电网建设规划
根据国家对发展清洁能源的战略部署,2009年,本公司在基本电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将加快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
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是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为原则,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国家电网。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包括“三华”(华北~华中~华东)同步电网、西北和东北电网,涵盖所有电压等级,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环节有机组成,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电网。
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对于全面提高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保障安全、优质、可靠的电力供应,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对于推动公司创新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阶段性目标是:2010年前,完成发展规划的制订,开展关键技术设备研发和试点工作;到2015年,在关键技术和设备上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到2020年,全面建成统一坚强智能电网,使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水平、运行效率,以及电网与电源、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显著提高。
第十一条 发行人财务情况
一、发行人经审计的2006年、2007年、2008年与未经审计的2009年9月30日主要财务数据与指标
发行人2006年-2009年9月末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单位:万元
■
发行人2006-2008年度及2009年1-9月利润表主要数据
单位:万元
■
发行人2006-2008年度及2009年1-9月现金流量表主要数据
单位:万元
■
发行人2006年-2009年9月有关财务指标
■
注:1、2007年、2008年和2009年1-9月,主营业务利润率中主营业务利润取自营业利润;
2、净资产收益率经过年化处理;
3、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采用2006年应收账款、存货、总资产、所有者权益数进行计算
4、财务指标计算公式为:
(1)流动比率=期末流动资产总额/期末流动负债总额
(2)速动比率=(期末流动资产总额-存货净额)/期末流动负债总额
(3)资产负债率=期末负债总额/期末资产总额
(4)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5)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6)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7)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8)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含少数股东权益)
二、发行人经审计的2006年、2007年、2008年与未经审计的2009年9月30日财务会计报表详见募集说明书全文。
第十二条 已发行尚未兑付的债券
一、已发行尚未兑付的企业债券
截止本期债券发行前,发行人已发行未兑付的企业债券为:
1、发行人承继40亿元2002年电网建设企业债券中的16.67亿元,期限15年,并已按照《2002年电网建设企业债券发行章程》约定及时足额向投资者支付利息。
2、发行人于2003年12月31日发行50亿元2003年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债券,期限10年,并已按照《2003年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债券发行章程》约定及时足额向投资者支付利息。
3、发行人于2005年7月8日发行40亿元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债券,期限10年,并已按照《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债券发行章程》约定及时足额向投资者支付利息。
4、发行人于2006年5月29日发行60亿元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债券,其中10年期固定利率品种10亿元,15年期固定利率品种50亿元,并已按照《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债券发行章程》约定及时足额向投资者支付利息。
5、发行人于2007年9月7日发行50亿元2007年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债券,其中10年期固定利率品种40亿元,15年期固定利率品种10亿元。
6、发行人于2008年2月28日发行200亿元2008年第一期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债券,其中7年期固定利率品种50亿元,10年期固定利率品种150亿元。
7、发行人于2008年7月4日发行195亿元2008年第二期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债券,其中7年期固定利率品种74亿元,10年期固定利率品种121亿元。
8、发行人于2009年9月9日发行200亿元2009年第一期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债券,其中7年期固定利率品种150亿元,10年期固定利率品种50亿元。
9、发行人于2009年12月24日发行200亿元2009年第二期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债券,其中7年期固定利率品种163亿元,10年期固定利率品种37亿元。
10、发行人于2010年2月5日发行300亿元2010年第一期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债券,其中10年期固定利率品种200亿元,15年期固定利率品种100亿元。
截止本期债券发行前,发行人已发行未兑付的企业债券余额为1,311.67亿元。
二、已发行尚未兑付的中期票据
截止本期债券发行前,发行人已发行未兑付的中期票据为:
1、发行人于2009年4月20日发行300亿元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期限为3年。
2、发行人于2009年6月26日发行300亿元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期限为5年。
3、发行人于2009年11月20日发行300亿元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期限为3年。
截止本期债券发行前,发行人已发行未兑付的中期票据余额为900亿元。
三、已发行尚未兑付的短期融资券
截止本期债券发行前,发行人无已发行尚未兑付的短期融资券。
第十三条 募集资金用途
本期债券募集资金100亿元,其中60亿元用于德阳-宝鸡直流工程等项目建设,20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20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一、募集资金用途介绍
(一)部分募集资金用于德阳-宝鸡直流工程等项目
本期债券募集资金中的60亿元用于以下工程项目:德阳-宝鸡直流工程、500千伏大同-房山三回线及串补工程、220千伏青冈输变电工程、220千伏开发变扩建工程、220千伏望奎输变电工程、500千伏上海漕泾输变电工程、220千伏聚宝等输变电工程、500千伏乐清-温东线工程(乐清电厂送出)、220千伏余杭云会等输变电工程、500千伏重庆北碚输变电工程、220千伏湖南新中等输变电工程、500千伏瀑布沟输变电工程、500千伏康定输变电工程和750千伏陕西延安至渭南输变电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德阳-宝鸡直流工程
本项目已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西北至华中(四川)直流联网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发改能源[2008]695号)批准。
本工程动态总投资为57.1103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2亿元。
2、500千伏大同-房山三回线及串补工程
本项目已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华北电网大房Ⅲ回等3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核准的批复》(发改能源[2008]1683号)批准。
本工程动态总投资为12.7689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3亿元。
3、220千伏青冈输变电工程
本项目已经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省电力有限公司开展“十一五”时期第三批220千伏电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黑发改能源[2008]67号)批准。
本工程动态总投资为2.4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44亿元。
4、220千伏开发变扩建工程
本项目已经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省电力有限公司开展“十一五”第四批220千伏电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黑发改能源[2008]598号)批准。
本工程动态投资约1.65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0.99亿元。
5、绥化220千伏望奎输变电工程
本项目已经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省电力有限公司开展“十一五”第四批220千伏电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黑发改能源[2008]598号)批准。
本工程动态投资约0.86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0.35亿元。
6、500千伏上海漕泾输变电工程
本项目已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上海漕泾等两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发改能源[2008]1659号)批准。
本工程动态投资约20.0932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2亿元。
7、220千伏聚宝等输变电工程
本项目已经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核准江苏电网2009年220千伏输变电(聚宝等)工程第一批项目的批复》(苏发改能源发[2007]1230号)和《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核准江苏电网2009年220千伏输变电(聚宝等)工程第二批项目的批复》(苏发改能源发[2008]437号)批准。
本工程动态总投资约183.3326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4亿元。
8、500千伏乐清-温东线工程(乐清电厂送出)
本项目已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浙能乐清电厂送出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核准的批复》(发改能源[2008]1041号)批准。
本工程动态总投资为3.6548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亿元。
9、220千伏余杭云会等输变电工程
本项目已经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发改委关于220千伏余杭云会等输变电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浙发改能源[2008]420号)批准。
本工程动态总投资为35.6842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3亿元。
10、500千伏重庆北碚输变电工程
本项目已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重庆北碚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发改能源[2008]307号)批准。
本工程投资5.35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亿元。
11、220千伏湖南新中等输变电工程
本项目已经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湖南电网长沙新中等输变电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湘发改交能[2008]366号)批准。
本工程动态总投资约57.4731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6亿元。
12、500千伏瀑布沟输变电工程
本项目已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四川瀑布沟水电站送出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发改能源[2008]1711号)批准。
本工程动态总投资为21.03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5亿元。
13、500千伏康定输变电工程
本项目已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需抓紧开展前期工作的330千伏及以上电网项目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6]829号)批准。
本工程动态投资约18.4118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1亿元。
14、750千伏陕西延安至渭南输变电工程
本项目已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同意国家电网公司开展西北(陕甘青宁)电网750千伏工程前期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8]888号)批准。
本工程动态总投资约14.6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7.02亿元。
(二)部分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本次企业债券募集资金中的20亿元将用于偿还银行给予国家电网公司的贷款。
这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优化融资结构并降低融资成本。上述偿还贷款安排已获得银行书面同意。
(三)部分募集资金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公司拟将本期债券募集资金的20亿元用于补充公司业务对营运资金的需求,重点满足技术改造、设备大修、信息化建设等新建、续建及技改项目的生产运营资金,保证业务运营的顺利进行,促进公司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募集资金使用计划和管理制度
(一)发债募集资金管理框架
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及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管理模式的特点,以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保证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向投资者和公司决策层、管理层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为目的,设立财务管理机构、确定会计核算体系和资金管理政策。
公司在总部设立财务资产部,行使公司总部层面的预算、财务、资金的整体管理职能;在各子公司设立财务部,行使子公司的财务管理职能。
(二)发债募集资金的运用
1、发债募集资金运用原则
公司将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本期债券募集资金的用途对资金进行支配,保证用于工程项目的募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不超过60%;公司已取得银行同意以债还贷的证明;公司保证用于补充营运资金的募集资金不超过募集资金总额的20%。
2、发债募集资金运用制度
公司已经制定了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对募集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本公司财务资产部负责本期债券募集资金的总体调度和安排,对募集资金支付情况建立详细的台账管理并及时做好相关会计记录。财务资产部将不定期对各募集资金使用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核实,确保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将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日常监查。
第十四条 偿债保证措施
一、本期债券的偿债计划
(一)本期债券债务负担分析及偿债计划概况
本期债券发行总规模为100亿元。其中,10年期品种和15年期品种的发行规模分别为50亿元和50亿元,按年付息,到期一次还本。
本期债券偿付本息的时间明确,且支付金额不会发生变化,不确定因素较少,有利于提前制定相应的偿债计划。
为了充分、有效地维护债券持有人的利益,发行人为本期债券的按时、足额偿付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计划,包括确定专门部门与人员、设计工作流程、安排偿债资金、制定管理措施、做好组织协调等,努力形成一套确保债券安全兑付的内部机制。
(二)偿债计划的人员安排
公司将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管理还本付息工作。自成立起至付息期限或兑付期限结束,全面负责利息支付、本金兑付及相关事务,并在需要的情况下继续处理付息或兑付期限结束后的有关事宜。
(三)偿债计划的财务安排
针对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本期债券自身的特征、募集资金使用项目的特点,公司将建立一个多层次、互为补充的财务安排,以提供充分、可靠的资金来源用于还本付息,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期债券的本息将由公司通过债券托管机构支付。偿债资金将来源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收入,并以公司的日常营运资金为保障。
二、本期债券的保障措施
(一)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
发行人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资本债务结构合理,负债总量适中,偿债能力充足。
发行人资产负债结构在过去几年中始终保持合理水平,既较好地运用了财务杠杆,提高了净资产回报水平,同时将负债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财务状况稳健,近年来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发行人2006年-2008年的EBIT利息保障倍数也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内,表示发行人偿债能力良好。
(二)良好的募集资金项目是偿付企业债券本息的保障
本期债券募集资金中的60亿元将用于德阳-宝鸡直流工程等14个项目,以上这些项目经营期内经济效益良好,市场竞争力强,项目建成投产以后,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电网网架结构,增强公司的输配电能力,增加公司的输配电量,增加现金流量,提高公司经营效益。公司将加强上述项目的内部管理,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争取提前投产,确保项目投产后的预期收益,为本期债券的偿付提供稳定的收入保证。
(三)强大的综合实力和优良的资信是本期债券到期偿还的重要支撑
公司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家能源政策,以市场为导向,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核心、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国家电网,不断扩大电网核心产业经营规模,增强公司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公司信用良好,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被合作银行授予很高的信用等级,授信空间充足,间接债务融资能力很强。截至2009年6月30日,国家电网公司从国内各商业银行获得的授信额度为7,500亿元,已使用授信额度5,600亿元,剩余授信额度1,900亿元,主要授信合作银行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
公司将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战略结构,改进管理方式,努力降低融资成本,调整和改善债务结构,优化财务状况,提高经营业绩,为本期债券的到期偿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十五条 风险与对策
一、风险
投资者在评价和购买本期债券时,应认真地考虑下述各项风险因素:
(一)与债券有关的风险
1、利率风险
受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况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市场利率存在波动的可能性。由于本期债券为固定利率债券,且期限较长,可能跨越一个以上的利率波动周期,市场利率的波动可能使实际投资收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2、兑付风险
在本期债券存续期内,如果由于不可控制的因素如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发行人不能从预期的还款来源获得足够资金,可能会对本期债券到期时的按期兑付造成一定的影响。
3、流动性风险
由于具体上市审批事宜需要在本期债券发行结束后方能进行,发行人目前无法保证本期债券一定能够按照预期在合法的证券交易场所交易流通,亦无法保证本期债券会在债券二级市场有活跃的交易。
(二)与发行人相关的风险
1、政策风险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调整将影响公司的经营活动,可能对发行人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经济周期风险
电力工业的盈利水平受经济周期影响。目前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实体经济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经济也受到波及。2009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比上年同期回落9.3个百分点。受实体经济影响,用电需求减少,全国电力供需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下半年,受国内投资拉动及宏观政策等因素影响,全国经济开始企稳回暖,用电需求开始逐月增加,到年底呈现电力消费需求明显加快的趋势,电力供需才基本持平。目前我国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回升过程中还存在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这将影响上网电量和最终售电量,从而影响发行人的经营效益。
3、输配电价格风险
理顺输配电价、适当调高输配电价水平和输配电价占销售电价的比例是改善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途径。尽管近两年国家对电价的构成作了适当调整,但上网电价的调整力度大于终端电价的调整力度,全面反映市场供需变化、合理的成本补偿定价机制和电网监管规则尚未完全形成,公司盈利水平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
4、安全生产风险
由于电网发展长期滞后,网架结构薄弱,且公司部分设备老化,在外力破坏呈多发趋势的情况下,电网发生大面积停电的风险始终存在。同时发供电新设备调试和投产集中,电网运行方式变化频繁,都构成了电网安全的潜在风险,增加了基建和安全运行的风险。
(三)与投资项目有关的风险
1、本期债券的投资项目建设规模大,如果工程建设管理中出现重大失误,有可能对项目按期投产、实现收益产生影响。
2、尽管本期债券投资项目投入运营后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但由于投资回收期较长,如果电力市场发生变化,项目实际效益可能与设计产生差异,从而影响项目收益和偿债资金的归集。
二、对策
(一)与债券有关的风险对策
1、利率风险对策
本期债券的利率水平已适当考虑了对债券存续期内可能存在的利率风险的补偿。本期债券拟在发行结束后申请在国家规定的证券交易场所交易流通,如交易流通申请获得批准,本期债券流动性的增强将在一定程度上给投资者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便利。
2、兑付风险对策
发行人将进一步提高管理和运营效率,严格控制资本支出,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尽可能地降低本期债券的兑付风险。
3、流动性风险对策
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将推进本期债券的交易流通申请工作。主承销商和其他承销商也将促进本期债券交易的进行。另外,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企业债券流通和交易的条件也会随之改善,未来的流动性风险将会有所降低。
(二)与发行人相关的风险对策
1、政策风险的对策
电网是能源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是能源、特别是电力输送的枢纽,具备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方式、提高能源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功能。电网作为由国家绝对控股经营的垄断性行业,将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政策支持。同时,发行人也将积极收集相关行业及监管政策信息,准确掌握行业动态,了解和判断监管政策的变化,并根据国家政策变化制定应对策略,以降低行业政策和经营环境变化对公司经营和盈利造成的不利影响。
2、经济周期风险的对策
虽然经济周期对于电力行业的影响比较明显,但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使电力需求始终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周期变动的不利影响。发行人也将进一步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降低经济周期对发行人盈利能力的影响。
3、输配电价格风险的对策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围绕“推动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独立输配电价形成机制,提高电网环节电价水平”的工作目标,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配合,开展电价机制研究,推动电价改革,落实电价调整方案,争取提高输配电价水平。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家将根据电网发展情况及电力体制改革进程,考虑到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分阶段进行,新的电价形成机制将逐步建立和完善,输配电价格将逐步到位。
2009年1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11月20日起全国非民用销售电价平均提高0.028元/千瓦时,居民电价暂不调整,未来居民用电将逐步推行阶梯式递增电价。销售电价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水平。
4、安全生产的对策
发行人不断加强区域主干网架和各省受端网架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完善电网结构,实现全网优化调度。同时,在统一调度基础上,发行人强化以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电网安全管理模式,加强二次系统的监督和管理,完善电网应急处理机制,从而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降低管理风险打下坚实基础。
(三)与投资项目有关的风险对策
首先,发行人将通过加强项目管理、统筹安排,保障各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其次,债券融资占债券投资项目实际投资量的比例较小,还款压力较小。即便投资项目短期资金紧张,由于发行人每年现金流充裕,足以支付债券偿付款项。
第十六条 信用评级
经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国际”)综合评定,本期债券的信用等级为AAA,发行人的长期主体信用等级为AAA。
一、评级观点
国家电网公司主要经营中国26个省(市、区)电网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评级结果反映了我国电力需求长期处于增长态势、公司在行业内领导地位显著,能够实现能源资源在较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电网运行稳定性和输电效率不断提高等优势,同时也反映了电网公司经营受多方监管以及公司未来资本支出规模较大等不利因素。综合来看,公司具备极强的债务保障能力,本期债券到期不能偿付的风险极小。
预计未来1~2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全社会用电量仍将保持增长,公司仍将会保持较为稳健的发展态势,大公国际对国家电网公司的评级展望为稳定。
二、主要优势/机遇
(一)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时期,电力需求长期处于增长态势;电力供应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二)公司在行业内领导地位显著,经营区域广泛,能够实现能源资源在较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并得到政府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有力支持;
(三)公司电网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特高压电网等重大建设项目建设使电网运行稳定性和输电效率不断提高,有利于提高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三、主要风险/挑战
(一)电网公司经营受到政府监管,购电成本和售电收益状况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
(二)公司未来建设项目较多,资本支出规模较大。
四、跟踪评级
自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报告出具之日起,大公国际将对国家电网公司进行持续跟踪评级。持续跟踪评级包括定期跟踪评级和不定期跟踪评级。
跟踪评级期间,大公国际将持续关注发行人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影响其经营或财务状况的重大事项以及发行人履行债务的情况等因素,并出具跟踪评级报告,动态地反映发行人的信用状况。
跟踪评级安排包括以下内容:
(一)跟踪评级时间安排
定期跟踪评级:大公国际将在债券存续期内每年出具一次定期跟踪评级报告。
不定期跟踪评级:不定期跟踪自本评级报告出具之日起进行。大公国际将在发生影响评级报告结论的重大事项后及时进行跟踪评级,在跟踪评级分析结束后下1个工作日向监管部门报告,并发布评级结果。
(二)跟踪评级程序安排
跟踪评级将按照收集评级所需资料、现场访谈、评级分析、评审委员会审核、出具评级报告、公告等程序进行。
大公国际的跟踪评级报告和评级结果将对发行人、监管部门及监管部门要求的披露对象进行披露。
(三)如发行人不能及时提供跟踪评级所需资料,大公国际将根据有关的公开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并调整信用等级,或宣布前次评级报告所公布的信用等级失效直至发行人提供所需评级资料。
第十七条 法律意见
本期债券的发行人律师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已出具法律意见书。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认为:
一、主要观点
(一)发行人的设立已取得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必要的批准,其设立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发行人自成立之日起至今有效存续,不存在根据法律、法规及其章程需要予以终止的情形;
(二)除尚需完成国家发改委的备案程序外,发行人已取得本期债券发行必要的批准与授权;
(三)本期债券发行募集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四)本期债券发行前发行人2006年、2007年及2008年的业绩为连续三年盈利,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可以支付本期债券发行的一年的利息,现金流状况良好,具有偿债能力;
(五)本期债券发行的利率确定方式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本期债券发行的利率尚待政府主管部门的最终核准;
(六)发行人最近三年不存在违法和重大违规行为;
(七)发行人此前已发行的企业债券不存在延迟支付本息的情形;
(八)根据发行人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发行人系全民所有制企业,本次发行的债券为企业债券;
(九)本期债券发行的主承销商、评级机构、审计机构具有相应业务资格;
(十)申请文件的原件和复印件一致。募集说明书不致因所引用法律意见书的内容而出现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二、结论意见
发行人具备《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企业债券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财金[2004]113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财金[2008]7号)、以及《中央企业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发产权[2008]70号)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债券发行的主体资格和实质条件。
第十八条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一、税务说明
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投资者投资本期债券应缴纳的有关税收由投资者承担。
二、上市安排
本期债券发行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发行人将尽快向有关证券交易场所或其他主管部门提出本期债券上市或交易流通申请。
第十九条 备查文件
一、备查文件清单
(一)国家有关部门对本期债券的批准文件;
(二)《2010年第二期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债券募集说明书》;
(三)《2010年第二期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债券募集说明书摘要》;
(四)发行人2006年、2007年和2008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与2009年1-9月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五)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为本期债券出具的信用评级报告;
(六)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为本期债券出具的法律意见书。
二、查询地址
投资人可以在本期债券发行期限内到下列地点或互联网址查阅本期债券募集说明书全文及上述备查文件:
(一)国家电网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
联系人:金小伟、董军、王琼
电话:010-66598583、66598305、66598482
传真:010-66598306
邮政编码:100031
网址:http://www.sgcc.com.cn
(二)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7号北京英蓝国际金融中心十八层1807-1819室
联系人:耿立生、张毅、张益、郑焱晶
电话:010-66273333
传真:010-66273300
邮编:100140
互联网网址:www.gsgh.cn
如对本期债券募集说明书或上述备查文件有任何疑问,可以咨询本公司和主承销商。此外,投资人可以在本期债券发行期内到如下互联网网址查阅本期债券募集说明书全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www.ndrc.gov.cn
中央国债登记公司网站:www.chinabond.com.cn
附表一:
2010年第二期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债券发行网点表
■
姓名
性别
现任职务
刘振亚
男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郑宝森
男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陈月明
女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舒印彪
男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曹志安
男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栾军
男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李汝革
男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
潘晓军
男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成员、中共中央纪委驻国家电网公司纪律检查组组长
年度
装机容量(万千瓦)
装机容量增长率(%)
用电量(亿千瓦时)
用电量增长率(%)
2001
33,849
6.00
14,683
9.04
2002
35,900
6.06
16,200
10.33
2003
38,450
7.10
18,910
16.73
2004
44,070
14.62
21,735
14.94
2005
50,841
15.36
24,689
13.59
2006
62,372
22.68
28,367
14.42
2007
71,329
14.36
32,458
14.42
2008
79,253
11.11
34,268
5.23
2009
87,407
10.23
36,430
5.96
项目
2009年9月30日
2008年12月31日
2007年12月31日
2006年12月31日
资产总计
178,363,065
164,345,848
136,175,202
121,278,614
所有者权益
61,253,169
60,709,597
54,276,716
47,960,590
少数股东权益
3,326,063
2,989,898
2,114,350
1,536,236
负债合计
117,109,896
103,636,251
81,898,486
73,318,024
资产负债率
65.66%
63.06%
60.14%
60.45%
项目
2009年1-9月
2008年度
2007年度
项目
2006年度
营业收入
91,278,126
114,073,711
101,073,254
主营业务收入
85,452,374
营业成本
88,828,361
107,461,230
93,578,748
主营业务成本
79,645,908
营业利润
-1,324,861
1,821,288
4,693,718
主营业务利润
5,086,670
利润总额
-1,605,175
975,190
4,709,817
利润总额
2,698,530
所得税
319,586
521,980
1,288,804
所得税
867,523
净利润
-1,924,761
453,210
3,475,064
净利润
1,783,983
项目
2009年1-9月
2008年度
2007年度
2006年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7,810,226
15,028,139
18,521,197
15,368,164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1,194,154
-26,862,383
-19,336,742
-16,801,627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384,440
14,600,963
864,771
-554,73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000,512
2,760,501
48,511
-1,989,351
项目
2009年1-9月/末
2008年度/末
2007年度/末
2006年度/末
流动比率
0.52
0.40
0.43
0.49
速动比率
0.43
0.32
0.39
0.45
资产负债率
65.66%
63.06%
60.14%
60.45%
应收账款周转率
32.14
49.37
49.00
46.11
存货周转率
16.80
31.92
50.40
46.48
总资产周转率
0.53
0.75
0.78
0.70
主营业务利润率
-1.46%
1.61%
4.69%
5.95%
净资产收益率
-4.19%
0.79%
6.80%
3.72%
项目
2009年1-9月/末
2008年度/末
2007年度/末
2006年度/末
总资产(万元)
178,363,065
164,345,848
136,175,202
121,278,614
流动资产(万元)
31,413,945
24,250,199
21,511,615
20,494,284
流动负债(万元)
59,848,585
60,602,688
50,173,939
41,869,273
净利润(万元)
-1,924,761
453,210
3,475,064
1,783,983
所得税(万元)
319,586
521,980
1,288,804
867,523
短期偿债指标
流动比率(倍)
0.52
0.40
0.43
0.49
速动比率(倍)
0.43
0.32
0.39
0.45
长期偿债指标
资产负债率
65.66%
63.06%
60.14%
60.45%
EBIT利息保障倍数
-
1.4
3.9
2.7
地点
序号
承销团成员
销售网点
地址
联系人
电话
北京
1
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7号北京英蓝国际金融中心18层1807-1819室
张益
010-66273333
2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收益总部
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6 号光大大厦17 层
陈红
010-68561358
3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债券销售交易部
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6号京城大厦13层
窦长宏
010-84588960
4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债券融资总部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5号国际企业大厦C座2层
杜乐
010-66568411
5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
投资银行部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乙18号院1号楼英大国际大厦
郑秀慧
张清
010-51960623
010-51960625
6
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固定收益部
北京市西城区武定侯大街6号卓著中心5层500单元
胡劲松
010-66290486
7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收益部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5号国际企业大厦A座4层
杨晓
王硕
010-88092288
8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收益证券总部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28号盈泰中心2号楼9层
袁震
赵治国
010-59312882
010-59312887
9
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投资银行部
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胡同1号海运仓国际大厦7层
黄宪奇
010-84001673
10
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银行总部固定收益部
北京市崇文区忠实里南街甲6号远洋德邑A座1509室
袁裕彬
刘晗
010-87750960
010-87750979
11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债券销售交易部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0号首钢国际大厦6层
汪浩
张华
010-82292869
010-82295547
12
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债券销售交易部
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大街188号
邹迎光
杜永良
010-85130668
010-85130869
13
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固定收益部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7号英蓝国际金融中心15层
方婷
010-58328536
14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债券部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甲56 号方圆大厦1410 室
夏睿
熊欣
010-88027977
010-88027189
15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收益证券总部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兴盛街6号国信证券大厦5层
樊莉萍
0755-82130833
010-66211553
16
瑞信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甲九号金融街中心南楼15层
付蓉
王锦
010-66538661
010-66538673
上海
1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收益总部
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1508号19楼
孙倩
刘凌云
021-22169835
021-22169836
2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债券销售交易部
上海市世纪大道1500号东方大厦3258室
马逸伦
汪纯冰
021-68407995
021-68407689
3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收益证券总部
上海市银城中路168号上海银行大厦29层
夏阳
021-38676701
4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固定收益总部
上海市徐汇区肇嘉浜路750号
贺家余
唐靖舟
021-64336900
天津
1
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南开区宾水西道8 号806 室
周敏
022-28451520
山东
1
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馆驿街318号
苗玉振
010-51960295
广东
1
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债券销售交易部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与福中路交界处荣超商务中心A栋第20层
曾艳
聂冬云
010-66276596
010-66276985
2
中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江苏大厦B座15层
赵佳
0755-23990081
3
财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固定收益部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2008号凤凰大厦B座15层
张燕莉
0755-82575665
江苏
1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收益部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90号25层A区
陈健
025-83290776
安徽
1
华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固定收益部
安徽省合肥市阜南路166号润安大厦A座2505室
张文君
何长旭
0551-5161853
0551-5161802
湖南
1
财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融资并购总部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80号顺天国际财富中心28层
向丽
0731-8440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