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欧洲新铁幕:金融海啸第二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7日 15:19  中国经营报

  作者: 楼阳

  3月初的欧盟特别峰会上,傲慢的西欧国家领导人拒绝了匈牙利总理久尔恰尼·费伦茨恳求施援的方案,这套1800亿欧元的“拯救”计划宣告受挫后,东欧国家开始对那些曾经力邀加他们入欧盟和欧元区的西欧近邻们,抛却最后一丝幻想。

  欧洲“新铁幕”已然悄悄降临,然而,在新一波金融风暴即将袭来之际,选择独善其身恐怕并不那么容易。几周前,波罗的海地区曾经的“经济领头羊”拉脱维亚政府刚刚宣布倒台,挑起俄欧斗气的乌克兰又濒临主权违约,巴尔干半岛上的高风险国家比比皆是。

  种种迹象显示,金融危机在经历了爆发、扩散之后,正进入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新源头就是遭遇破产危机的中东欧国家。

  外资“依赖”:危险的种子

  自2004年起,中东欧国家成批加入欧盟。这一度为其获得了充分的外资支持和市场空间。随后东欧地区取代亚洲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新兴市场,当年全球投资于新兴市场的7800亿美元中有3650亿美元流向了东欧。与此同时,中东欧国家与欧盟成员间的贸易额大幅增长,外贸成为一些中东欧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然而,对外资和欧盟市场的过分依赖也给中东欧经济埋下了高风险的种子。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由于外资抽逃和欧盟市场萎缩,中东欧国家直接失去了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本动力和市场需求。中东欧经济出现了崩盘式的下滑。2008年,被欧盟和经济合作组织称为“中东欧优等生”的匈牙利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0.3%,失业率高达8%。波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一直处于动荡下行的趋势中,世界银行预测其今年经济增长率为2%。

  尤其关键的是,外资抽逃引发的本币贬值直接将部分中东欧国家推上了破产的边缘。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统计,东欧国家现在拥有1.6万亿美元的外债,占GDP比重为15%~25%之间,其中波兰和捷克的外债水平已达到本国GDP的100%,匈牙利的外债水平则增至GDP的两倍多。

  在当前各国本币大幅贬值的情况下,有关国家实际已无力偿债。东欧经济体已经在直线滑坡,而且至少已经有一个国家濒临主权违约,那就是乌克兰。

  经济民族主义:祸起萧墙

  偿债能力不足,首先冲击的就是已经十分脆弱的西方金融系统。据统计,中东欧国家1.6万亿美元的外债中,3/4来自西欧国家。西欧国家对中东欧的风险贷款是美、日等的5倍。

  目前,奥地利、德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和瑞典等欧洲银行对外贷款占中东欧地区银行贷款总额的84%,而银行业过于依赖中东欧的奥地利可能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奥地利两家最大的银行都在中东欧地区广泛开展业务,其总收入的80%来自该地区。此外,近40%的欧元资产流向以美元计价的国际金融市场,西欧金融体系动荡将进一步推动全球金融风险升级。

  中东欧国家面临困境正处于西欧各国自救不暇的时期,金融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抬头,这必会加深业已存在的新旧欧洲分歧。欧盟主要国家虽敦促欧盟积极援助中东欧,但事实上,欧盟内部不仅出现成员争抢国际援资的状况,法、意等国在援助本国产业时,还推行了歧视新成员国的自保政策。

  西欧国家混杂着金融与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经济民族主义倾向”引起中东欧国家强烈不满。欧盟轮执主席捷克总理称,西欧“以邻为壑”的自私做法将成为“加剧危机、破坏欧盟团结”的最大威胁。

  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各国民众均经历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东欧地区的社会不安与动荡有可能在更广范围内扩散。一旦社会动荡浪潮蔓延,将会促使欧洲的金融危机向政治和社会危机转化,从而导致欧洲政治格局乃至地区形势的改变。

  作者为国际信息研究所学者

    相关专题:

    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