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美股 > 正文

彭博视点:中国钢铁业必须进化

2015年12月03日 15:32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新浪美股北京时间3日讯  在大约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逐步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而且遥遥领先于所有其他国家。彭博视点今天刊文指出,曾经,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刺激了从基础设施到房地产等一系列领域的需求,而这些地方都需要大量的钢材;然而现在, 中国经济减速了,这些庞大的产能已经变成了负担,而且是经济和环境的双重负担。去年,中国的钢铁行业炼出了8亿2200万吨钢材,平均每吨亏损50美元。与此同时,中国那些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工厂还成为了全球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绝对主力军”,后者占全球总排放的6.7%。

  眼下,气候大会正在巴黎举行,北京必须找到办法解决经济和环境的双重问题。在这方面,美国的历史或许值得借鉴。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副秘书长王方杰提供的数据显示,与美国钢铁行业不同,中国的钢厂依然高度依赖铁矿石,而且90%的产量都来自于高能耗的、以煤炭为燃料的高炉。这直接损害了钢厂的利润——平均说来,高炉每吨钢要多消耗三倍的能源,更不必说其环境代价了。近期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和美国及其他地方的现代化钢铁厂相比,中国每炼出一吨钢的排放量相当于前者的12倍之多。

传统工艺的污染要比新工艺严重得多传统工艺的污染要比新工艺严重得多

  美国和其他地方多是所谓“紧凑型钢铁厂”,规模较小,成本较低,完全是用废旧金属炼钢,而且是由电力而非煤炭来提供能源。在世界大多数地方,废金属已经占据了钢铁生产原料的近40%(美国超过60%)。紧凑型钢铁厂有几大好处,包括能够定制化生产,能够轻松开关等。(传统高炉必须持续运转,通常都会是很多年。)这样,生产者就可以较为轻松地控制产量。

  三十年前,中国没有足够的废金属,自然也就无法向紧凑型转型。事实是,尽管工业化废金属回收可以追溯到150年前,但美国也是直到1970年代才开始大规模推广紧凑型技术的,只有在那时,我们的中产阶级消费者才开始产生出足够的废旧汽车和电器,才使一切成为了可能。此外,从1980年代开始,美国的钢铁行业一直面对着更廉价的竞争对手的压力,这也是推动他们进行转型,采用更高效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可能也在走近一个类似的转折点。王方杰介绍,中国的废金属产量已经从2001年的500万吨增长到了2014年的1亿6000万吨。(美国2014年是8800万吨。)将来,这一数字注定还将不断膨胀。与此同时,中国的“废金属存量”,即目前在使用当中的钢材——从摩天大楼钢梁到自行车框架——也从2001年的13亿吨增长到了2014年的68亿吨,而且国家发改委估计,这一数字2030年将增长至300亿吨。

  回收这些金属,使用更先进的炼钢技术予以利用,这应该是政府最优先考虑的事情。许多官员都相信,在2020年前,将新技术炼钢的市场比例提高到20%是并不困难的,而只要这样,就足以每年减少数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诚然,正如美国钢铁行业转型所证明的,这过程当中会损失一些就业机会,但是行业整体会变得更加强大,更富有竞争力,而且会大大减少碳排放。

  长期以来,政府一直向那些大钢铁厂和国内的铁矿石企业提供补贴,而这其实是将废金属炼钢厂和进口商置于了非常不利的竞争位置。比如,2005年到2014年,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从占全世界的20%增长到了43%,而同期内,废钢铁进口却从11%减少到了4.7%。

  这些支持——包括5月间为了让铁矿石企业能够维系下去而推出的欠考虑的减税——都必须结束。要不然,中国就必须彻底取消全部废金属的进口税和增值税,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让那些有关系的,规模大的企业享受优惠。只有这样,才能让钢铁行业对供应情况更加确定,有更明确的动机去投资于更加清洁也更加高效的未来。(子衿)

文章关键词: 钢铁行业碳排放中国改革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IS杀害中国人质 外交部连夜回应(图)
  • 体育NBA科比31分湖人胜 库里40分勇士20连胜
  • 娱乐《康熙》最后一次录影 李晨范冰冰当嘉宾
  • 财经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已获国务院通过
  • 科技盘点那些被资本赶出局的CEO
  • 博客曝光美国加州枪击案最新细节(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三好生坠亡: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教育盛典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钮文新:中国的银行业正在走向没落
  • 易宪容:人民币纳入SDR影响七类人
  • 罗毅:现在上车大金融还不算很晚
  • 陶冬:不如将钱放在床褥下?
  • 徐斌:做空A股的美国空头这次应该输
  • 刘植荣:交养老保险比存银行亏多少?
  • 林采宜:中国经济进入通缩时代
  • 董少鹏:中国股市行进在“大治”路上
  • 易宪容:人民币入篮欧元成最大输家
  • 金岩石:大众创业背后是大众投资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